流金岁月之青春无期

第10章 新转变

    第1节

    春节后,大家陆续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新一年的奋斗。开工后,各个公司接到通知,上海金属交易所将于5月28日搬到上海浦东松林路的上海期货大厦,进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试运营。

    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说上海金交所要变,因为技术内测的原因,这搬家延期了半年。现在这一天终于来了。对此各个公司早已做好了准备,去年年底各家公司就各自开始布局。以前大家的重头交易基本都在郑州交易所,而慢慢的从去年年底开始很多资金就逐渐转移到了上海。刘总上次的上海行也是为此做布局。

    三月初,刘总又到上海了。这次她依旧住希尔顿酒店。她没有到交易所,直接通知安南和李芸收盘后过去找她。

    下午收盘后,安南和李芸到了酒店。刘总叫安南她们上行政酒廊找她。她两坐电梯上去,走进酒廊看见刘总在和一个帅气的中年男人在谈事。刘总看见她们两个立刻挥手,然后说:“安南、李芸,你们过来。”

    安南她们走上前,刘总指着边上的沙发说,“来坐吧。”

    刘总对着男人说:“谢总,这就是金安期货上海部的安南和李芸。”

    然后刘总转过头对安南和李芸介绍到,“这是谢总。他之前在台湾和香港地做外汇期货。现在他准备在内地发展。”

    这个时候服务员上来送咖啡,刘总停下话。谢总那边礼貌而客气的对安南、李芸打招呼:“你们好啊。刚刚刘总还在和我介绍两位在上海的工作情况。两位小姐年轻有为啊。”

    服务员走后,刘总继续说:“5月份上海金交所就要搬浦东了。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也是亚洲的金融中心之一,未来上海期货交易所势必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期货交易中心。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金安期货的上海部业务必须扩大。所以公司有个决定。从下个月开始,也就是4月开始,金安期货上海部正式升为金安期货上海分公司。而谢总则是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谢总具有十多年的国际外汇期货的经验,我相信他也能做好我们上海分公司。而安南你以后就是谢总的助理。李芸继续负责上海分公司的出纳和交割工作。谢总这边应该还会再根据岗位需求做些人员增加,这个就交给谢总了。”

    安南对于公司这个计划倒一点也不吃惊。上海作为中国的超级都市,本来在期货行业应该占据龙头地位。但是前些年一直因为中国的期货交易市场主要以绿豆为主,所以郑州交易所在交易额上反而占了龙头。之前除了君安期货在上海搞的业务大,其他各地期货公司在上海的驻扎都是以部门的形式存在。现在上海要发力是很正常的。

    而李芸对于新计划则是无所谓。于她而言,做好出纳和交割员的本分,然后到一定时间了结婚嫁到苏州才是她的生活重心。她的男朋友是苏州交易所的交易员,收入不菲,要养活李芸是很容易的。

    谢总笑着说:“未来上海这边肯定还需要增加人手。到时候可能还需要二位给新人做些业务培训。到时候就辛苦大家了。”

    开完会后刘总请谢总和李芸、安南吃饭,餐厅订的小南国。夜晚的小南国人声鼎沸,生意兴隆。点好菜后安南去卫生间,刘总也起身要一块去。从卫生间出来,刘总边走边对安南说:“我很高兴看到你在成长。女生在金融圈尤其是期货圈打拼很难。女人很容易心软,在关键时刻很容易缺乏果断绝杀。但是女人外表的柔弱有时候又是最好的伪装,用好了也是一件利器。”

    安南觉得这话实在有点深奥。

    第2节

    接下来的一个月,安南和李芸就为谢总的上任做准备。

    首先是要换个大点的办公室。虽然交易所要搬到浦东,但是考虑到大多客户都是在浦西的,所以新办公室还是准备放在浦西。由于大多期货公司都在物贸大厦,所以就安南她们就也准备把办公室放在物贸大厦。新办公室比金交所那间屋子大了很多。除了有独立的财务室,总经理办公室,还弄了一个贵宾室,专门供本地客户来看盘的。

    老办公室的东西不多,也就一个保险柜、两个文件柜、两张办公桌加沙发之类。安南和李芸找了个周末叫了个货车一趟就搬完了。搬家的时候方超和刘建利也来帮忙。这些东西放进新办公室依旧显得新办公室空荡荡。安南就寻思和李芸改天去江阴路花鸟市场买些绿植回来。

    弄完后时间还早,才下午四点过。方超说:“今天就别出去吃饭了吧,要不你们到我们家吃饭。安南你还没吃过河南菜吧。今天我做河南菜给你们。”

    安南和李芸本身就累了,也不想回去做饭,自然就说:“好”。

    方超和刘建利家就在物贸大厦背后的公寓楼,走路也就两分钟。刘建利先带安南和李芸回家,方超就自己去买菜了。

    方超和刘建利的房子也是公司租的。这是一个两室两厅的房子,装修比安南她们的简单。虽然是两个男生住,但是收拾得相当整洁。安南有点惊讶,一边换拖鞋一边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男生家这么整齐的。”

    刘建利说:“嗨,方超是处女座,有洁癖。你要是但凡敢把袜子扔在客厅他可以把你念死过去。”说着他打开自己那间屋的房门,只见里面一片凌乱,一堆衣服都快把椅子压塌了。

    刘建利把自己外套往椅子上一扔,拉上房门,说:“这样只要他看不到就行。”

    刘建利打开电视,拿起游戏遥控器问李芸和安南:“你们要不要打游戏?”安南是游戏白痴,就摇头:“我还是看书吧。”

    李芸拿过遥控器对刘建利说:“我们来!”

    安南从客厅的书柜上抽出一本卡夫卡的《城堡》,然后又转到厨房打开冰箱拿了一听可乐就坐沙发上看书了。

    大概一小时后,方超拎着一堆东西回来了。他进门先把门口安南他们的顺好,然后才换鞋进来。安南一看,放下手中的书去帮忙,李芸和刘建利正打得如火如荼,压根顾不上帮忙。

    两人把一堆菜拿进厨房,方超把菜一一拿出。只见方超买了鲤鱼、黄瓜、排骨、豆芽、尖椒、豆皮这些,还有一袋小米。安南接过菜,把菜放进水池。她取下手表,挽起袖子准备帮方超洗菜。

    安南问方超:“你准备做什么菜啊?”

    方超报上菜谱:“红烧鲤鱼、拍黄瓜、酸辣豆芽、尖椒炒豆皮、糖醋排骨。主食就是小米粥。”

    安南说:“看不出你还会做菜啊。”

    方超说:“说什么呢?我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出来的。我家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呢。我读大学之前都是我做饭给他们。”

    聊天间安南才知道,方超家原来是河南洛阳下面一个小乡村,他父母都出去打工了,他和弟妹是留守儿童。作为长子,他既是哥哥也是父亲。一直以来他带着弟妹相依为命。他也是很争气,读书一直很努力。高考他考了全省第一,是当年的理科状元。因此他顺利的进入了BJ航空航天大学,然后又继续留校读完了研究生。他说:“你知道吗?读书是穷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渠道。这个社会有钱有地位的人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去优先获得普通人得不到的资源。但是,惟独在高考前人人平等。”

    安南想到发小应亚君的人生路线,觉得方超说得挺对,说:“可惜我当年没有领悟到这个真理。要是当时我能懂就好了。”

    方超对安南说:“你啊,就是小富即安心态。”说着他从安南手里拿过洗好的鱼,这时候他一眼看到了安南手腕上的刀疤。刀疤早已褪色,但是留下了凸起的痕迹,在水泡过后显得尤为显眼。方超楞住了。

    他伸出手握住安南的手,摸着刀痕,问:你这是怎么回事?”

    安南语塞,只能回答道:“没有什么,只是曾经幼稚过。”

    方超放开安南的手。他拿过鱼,埋头开始弄,对安南说道:“你出去看书吧。我自己来。”

    第3节

    一个多小时之后,方超在厨房里喊,“刘建利,放下你手头的游戏,摆桌子吃饭了。”

    刘建利放下游戏,跑向厨房拿餐具,刘建利看着灶台上的菜,说:“我这是托了安南和李芸的福啊,和你合住两年都不知道你会做饭。所以看来我是不配你做饭啊!”

    方超端着电饭锅对着刘建利说:“你也从来没想过给我做啊。你有什么资格说我。”

    刘建利拿出餐具,摆好桌子,然后再把菜端出来。方超进房间拿出一瓶红酒,说:“人家送的一瓶红酒,正好这次开了。”但是问题来了,方超家里没有开红酒的工具。他拿着瓶子转了一圈,最后找到一把螺丝改刀,然后用菜刀把螺丝刀拍进瓶塞,搞了半天算是打开了。刘建利去找出一次性纸杯给大家倒上。倒上后,他举起杯子,对着大家说:“来来来,祝贺安南、李芸新公司乔迁之喜。也托二位小姐的福,今天有幸能让方超下厨。”

    方超的手艺还算是不错,除了糖醋排骨咸了,其他几个菜都还挺好吃。最失败的是小米粥。由于方超没控制好小米的量,小米放太多了,煮出来一大锅介于粥和饭之间的物体。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准备下桌,方超舀着锅里还剩的大半锅小米饭对大家说:“先别走,一人分一碗把这个消灭掉。”

    李芸说道:“吃不下了。”

    安南也说:“那哪吃得下啊。留着下顿吧。”

    刘建利拍着肚子说:“这都快爆炸了。”

    方超不同意,说:“放下顿就不好吃了。这每个人消灭一部分就消灭掉了。”

    刘建利说:“真的吃不下了。不行就倒了吧。”

    方超怒了:“我最讨厌浪费的人了!你知道这是农民多辛苦种出来的吗!!”

    安南想到他之前讲的小时候在农村的事情,知道刘建利可能触到了他的痛处,连忙说:“这样吧,我们打包带回家,我明天拿来当早餐。”

    方超不同意,说:“拉倒吧。你们都在交易所吃早饭,你调头就给我扔了。来,你们一人一碗,剩下的全部归我。”说着他就不由分说的把小米饭盛到了每人碗里。剩下的还有两碗归了他自己。

    李芸和刘建利不约而同地说:“方超,你怎么就那么专治呢!!”

    众人好不容易把剩下的饭吃完,刘建利去洗碗。安南和李芸就准备回家了。她走在回家的路上终于想明白了为什么总觉得方超和自己不太是一个世界的人的地方——方超是一个独断专行而又敏感的人,而安南则是外表柔弱、耳根子软,但是内在其实也蛮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