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大歌厅崛起

第27章 电话

    万盏美酒浸衷肠,乘醉聊发少年狂。风流多被风吹散,岂独一人欺霸王!

    宾主兴尽之时,天光早已破晓。

    送走贵宾之后,洗漱完毕后的侯大师依然神采奕奕。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传说中那样练过纯阳功,虽然没有孩子,但他的身体一直保养的不错。

    一夜宴饮,他的脸上丝毫不见疲态。

    看了看时间,已经将近早上八点,按照那个人的自律,肯定已经起床了。

    再说因为这件事打电话,无论如何也不算打扰。

    电话很快被接听。

    “早上好,侯大师!”

    一道清冷的女声似乎微带讶异,却又不是太以为意的样子。

    这么早打电话本来就略嫌冒昧,侯大师没有客套,直奔主题:

    “蔡小姐,您前一阵儿跟我说过的事,我找到了一位大家,或许老夫人能喜欢!”

    “哦。”

    清冷女声立刻专注:“是京城或者沪海哪个团里的老先生吗?”

    “都不是。”

    侯大师很自豪:“我现在星城,是这里的一位年轻人,一个票友!”

    票友?

    那就是业余爱好者了!

    但什么样的文艺发烧友能当得起大家的称谓呢?

    对面更好奇了,但声音反而愈发沉静:

    “具体怎么回事儿?您仔细说说!”

    侯大师深吸了一口气,斟酌着开口:

    “一个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现在每天晚上在星城歌厅里唱歌,出道不到两个月,即如日中天,当前已经是湘南乃至全国夜场里公认的第一把交椅!”

    “而且能唱善写,目前已经问世的两首歌,业界评价都很高,并且风格迥然不同。”

    “他没有梨园师承,唱京剧全凭听老前辈的录音学习。”

    “所以他无门无派,唱法很杂。但不管什么戏,到他那里都是举重若轻,同样都能演绎的摄人心魄!”

    “天赋悟性更是惊人,一点即透,一通即精。”

    “我昨晚点拨了他几下身段,现在表现出来,已经不亚于别人的十年之功了。”

    “如果放在解放前,他一定是个能开山立柜的大家!”

    能被无数人尊为大师,侯大师自然也非等闲之辈。

    凭借一些古老的相术,和人情练达的阅历,他私下里自认为最擅长的还是观人。

    周一航虽然方方面面表现的都很谦和,但他骨子那种重生者独一档的心态,那种上帝视角、众生皆醉我独醒的洒脱,那种我永远不会错的无畏自信,在他的眼里就像夏夜里的萤火虫一样醒目。

    更难得的是,才华横溢的人他见过很多,其他像周一航这么自信的人,往往伴随的就是目无余子的狂妄。

    而周一航却始终绵里藏针,给他的感觉既有儒家的中庸,又有佛家的悲悯。

    对此他的理解是人中龙凤、君子如玉、少年早慧、宗师风范!

    真以为他对谁都是倾盖如故、折节下交的吗?!

    侯大师还是忍不住感慨,一时心情激荡又说了句黑话,把原本想说的“开宗立派”,说成了“开山立柜”。

    那不成绿林好汉了吗?反正就是当老大的意思,都是昨晚跟周一航对唇典的后遗症。

    好在蔡小姐联系前后语境,听懂了他的意思,并不以为忤,反而对侯大师的郑重回以同样的慎重。

    略一沉吟,又多问了一句:

    “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句话稍微有点越界,基本情况刚刚不是已经介绍半天了吗?

    其实是在问侯大师,以他的玄学功力,有没有看出点什么。

    虽然不是太讲究这些,但这不正好对面是大师嘛,宁可信其有吧。

    用长辈的话说,这叫有枣没枣三杆子!

    侯大师听懂了她的言外之意,虽然从不对外标榜,但《麻衣相》、《水镜集》什么的,确实倒背如流。就算是江相派的秘传,他也机缘巧合学过一些。

    毫不含糊地就掷出了自己的上上签:

    “虎豹之子,虽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气;龙章凤姿,虽未麟羽,已见九天之奇!”

    喜欢神神叨叨的人太多,俺老侯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也是背过一些文言文的,不然凭什么被那些人奉为上宾!

    蔡小姐有些错愕!

    自打认识侯大师以来,听他说的最多的就是一些怎么解释都说得通的模棱两可的话。

    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语焉不详,问就是天机不可泄露,听不懂是你缘分不到!

    偏偏事后还都能自圆其说,让人也拿不准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法力。

    也有人在做重要决策前向他请教,然后按照“悟到”的真谛去行事……

    还真有赚到大钱的,而后大肆宣扬,重金酬谢,这也愈发助长了他的神秘!

    蔡小姐是在长辈家里认识侯大师的。

    一直看不太懂这位到底是个大师还是骗子……

    明明没什么文化却极有豪气,明明没什么钱却把别人酬谢的重金都资助回了家乡,她们家反而是不方便捐太多款的,所以对侯大师也不乏敬意,后来就依照祖籍叙了老乡!

    近年来那个长辈春秋日高,渐起桑梓之念,可她的身份又不方便回到内地。

    长辈是真正的大家名媛,年轻时留下的照片,摩登的她都觉得惊艳。

    老人家年轻时还是个著名的票友,正经给梅先生敬过茶的(拜师)。

    这些年也一直没有放弃挚爱,偶尔自娱自乐,偶尔有国内的名家出国访问演出,有机会时总是邀请小聚,她小时候就没少看到过那样的场景。

    眼看今年又快到了老人家的生日,还是大寿,自己就想给她办个堂会,热热闹闹的以慰思乡之情。

    别的还好说,就是请演员犯了点儿难。

    老太太极为挑剔,又是从京剧最巅峰的时代走过来的,当年的名角儿几乎都去过她家里献艺,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

    对近年来涌现出的很多知名演员,她很多时候都不置可否,偶尔只会跟宝贝孙女悄悄嘀咕一句,说什么“过于规矩了,不是以前的味儿”!

    蔡小姐耳濡目染,小时候也跟着老太太学过几年戏。

    虽然碍于种种原因,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成就,但绝对不是外行,却也始终没搞明白“以前的味儿”到底是什么味儿!

    原本想着侯大师见多识广,三教九流认识的人多,就顺口托付了他一句。

    没想到,居然听到他如此清晰地给一个人下断语,难道还真有可能是个惊喜?

    能让他如此赞誉的人,应该……不俗吧???!!!

    她这次沉吟的时间有点长,侯大师看不见她的表情,拿不准她的想法,又主动开口道:

    “这样吧,我这里有他的录影。您给我说个地址,我马上邮寄过去,您先看看再说。”

    蔡小姐及时回过神来。

    “不用了。”

    稍微停顿了一下,“我也有很久没回过老家了,刚巧这两天有时间,正好回去收拾下老宅子。”

    “也顺便去看看您说的那位年轻——大家!”

    声音里难得地微带笑意,似乎是觉得称呼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为“大家”很好玩儿。

    挂掉电话,侯大师微微一笑。

    那姑娘虽然身份尊贵,但这方面的见识到底还是少了些。

    艺术这东西就是最不讲理的,从业资历和专业功力从来都不是水涨船高。

    天分不够,跑一辈子龙套的人多的是。

    天资聪颖又能勤学苦练,十来岁火遍半边天成为名角儿的孩子,同样不胜枚举。

    要不怎么以前怎么那么多六岁红、七龄童呢?都是少年得志的典范!

    他很期待这位大小姐看到周一航演出时瞠目结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