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王莽

第十五章:皆兵与目标

    这些老弱妇孺,其实还是可以看成辅兵,为这只基本上脱产的军队,展开非常全面的后勤工作,比如……

    关于披甲计划中的:甲,的制作。

    在古代战场中,士兵披甲和不披甲简直就是两回事,即使是到了火器初步发展的明朝,普遍性的披甲士兵就是要比不披甲的士兵要强上很多。

    但是由于物资是真的缺乏,就是最普通棉甲,王莽也是置办不齐全,但是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啊!棉甲不够可以用其他的甲吗!

    藤木甲!这是王莽想到的办法,取山间随处可见的藤条煮好晒干,用胶(骨胶)刷好硬化,编制成藤甲然后在在重要部位加上干制后的木片,藤制木制的头盔护臂护腿还有面罩,组合成一件防御力客观的藤木甲。

    让这只流民军的着甲率提高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五十几,基本上前排的盾牌手还有一些站在最前面的长矛的是披上了这些铠甲。

    虽然服装是不太整齐,但是王莽细心的调动刚刚排列之间的位置,让这个方阵看起来颇为壮观。

    (注:其具体办法请参考军训)

    花了一天的时间安排站位的问题。

    然后就是为期三天的急训,时间紧任务却很重,短短三天的急训以后这些农民、流民就要蜕变成战士,就要直接去“上岗”了实习都免了直接就要开始“工作”!

    三天的时间太短了,队伍之间的配合以及各项战术命令的意思,这些起义军其实都还没有完全明白。

    不过这一切都会在战场上弥补……

    据这几天散出去的人打探的消息,目标已经确定!

    王莽准备在吃过午饭后,就集结士兵宣告明天的行动任务,此乃战必先告!

    王莽则是认真的听谢二哥辛苦打探到的消息:

    通过各方协调以及本地人的指引带路,王莽最终还是选择了离营地最近的一个目标点:李庄!

    李庄是离王莽所在营地五十里外的一处庄园,占地辽阔农田颇多,其拥有者被本地人称为:李大老爷的一个乡下地主,仗着自己有钱先是捐了官,在贿赂最近的……城,让他的小儿子当了个守备将军。

    午饭时分的一个帐篷中,三人坐在粗糙的木桌前一边商量,一边吃着面前陶碗中的午饭,干的!

    谢二哥率先吃完,用漏在皮甲外的衣袖擦了擦嘴,开口道:

    “这庄子外竟然起了一圈近一丈高(3米)高的土围墙,从明面上看只有东面有一个出口,就像一座小城一样……

    还打听到,这个李老爷圈养不少家丁护院,好像还有火器!”

    大伯王玉安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茶,对着王莽说道:

    “这可有点难办啊?莽啊怎么看……”

    两人的视线都转到了还在细嚼慢咽吃“饭”的王莽。

    “我怎么看?这饭味道感觉不对味啊?跟前几天差远了”

    王莽答非所问的对着这一碗:草籽糙米肉干饭吐槽道,明明材料比以前好了那么多,怎么还越做越难吃了?

    “啧~”大伯王玉安捂了捂头,这家这个侄儿怎么想的,好像对后几天的战事有点也不关心,反而对这些吃食如此“挑剔”。

    坐在一旁的谢二可能知道事件的原因,就忍不住搭嘴了:

    “行了吧莽哥儿,要不是你现在跟大家伙儿一起吃饭,非得被那刘家小娘子毒死不可!”

    王莽感觉有些莫名其妙,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以后的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大伯想让他为自己解惑。

    大伯亦是该当如此的表情,喝罢一“杯”茶开口道:

    “那刘秀才有一个闺女,厨艺不错就在篝火旁上为大家煮饭,你那天整那么一出,还想让人家给你好饭吃?”

    “就是,那天的事好像是有那么一点过了……”

    “是过了一点吗?要不是……”

    “……”

    然后大伯直接开始了对王莽的素质教育。

    “那个秀才是个读书人!还有功名在身,莽你也曾读上几年私塾,怎么能这样呢!”

    “还有那小娘子现在头上还有一个包还没消了,你……”

    这些“感人肺腑”的话语真是绵绵不绝于耳,王莽听后倍感虽然内心倍感忏愧,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觉是一点过火了但是效果还是很好的吗。

    “唉!停停,这件事是我错了,但是我不后悔!今后我比如会补偿刘秀才一家的,这件事就过去了吧,现在还是让我们好好探讨一下战术问题吧……”

    “……”

    分界线————————————

    经过一番探讨,在拒绝了大伯还有谢二哥放弃李庄的意见后,王莽还是制定了一个三人都觉得合适的方案,并马上为其开始了准备。

    让先大伯通知秀才让所有队伍中午饭后集合,然后大伯去仓库拿防具还有装备中准备授甲,在让谢二哥去看看辎重队准备得怎么样了。

    打发走两人后,王莽开始在心里打起了腹稿。

    …………

    还是那个台子还是那个人,所有的士兵都看着台上熟悉的身影,狰狞恐怖的盔甲狂傲不羁的语气,在这群初入军伍的士兵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既然你们在我王莽手底下当兵,那这件事我就不瞒你们了,部队里的粮食有多少想必你们也清楚吧!,照我们这么吃(吃饱)撑不了五天!哪怕是抢也要抢到吃的,不然等待我们的就只有饿死!”

    “怎么都不说话吗!也是说多了你们也不懂,那我现在就问……”

    “你们到底想不想每天都吃饱饭!到底是想吃干的还是吃稀的!是想饿死还是活着!”

    “有没有人想要饿死的,举个手给我看看,放下手里的家伙现在就走,我王莽绝不留他!”

    王莽站在矮台之上,大声问着这些还有些迷茫的人,随便还朝一个方向隐蔽的打了一个眼色。

    “我不想死!我想像这几天一样吃饱饭!”

    “对!我也不想饿死,好久没有……”

    “将军我们跟着你……”

    王莽很满意的点了点头,给与士兵(托)一定的鼓励,果然这大型演讲还是要有些准备啊!

    王莽有些高兴,决定趁热打铁。

    “我王莽为人正直从不恃强凌弱仗势欺人!我等也都是活不下去了才举旗造反,但是还是要有一个名号,我提议让我们这里学识最高之人,为我们这只部队取一个名字。”

    王莽说罢直接走下台,把身穿长袍的刘秀才扶上了矮台。

    “来军师你且上台来……”

    刘秀才面无表情的走了上去,随便还瞟了王莽一眼,王莽回以一个点头。

    “五代之时有一支乞活军威名赫赫,现在我们和乞活军都是为活下去而成军,所以我提议我们就叫:乞活军!”

    台下的王莽手稍稍一挥,马上队伍中就响起呼喊“乞活”的人。

    声音越来越大响彻云霄,看来这秀才还是挺好用的,这这些大字不识一个乞活军中,读书人的地位很高秀才第位更高,越贫穷的地方读书人的地位就越高,例如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都说明着这个问题,人们总是对自己得不到的美好事务,给于足够的尊重。

    何况……(知识改变命运!)

    然后就是授甲仪式,王莽想靠这种仪式感和军队中的集体意思,让这些新兵真正的属于乞活军。

    王莽看着站在一旁的大伯点了点头,大伯亦是点了点头心会神领,招呼那几队辎重队从旁边的一个帐篷中,直接拉出了车车各式甲具武器。

    兵器和铠甲不管在那个时代,都能吸引男人的目光,在人类的基因中隐藏着暴戾和热血。

    王莽站在板车前,手里拿着队伍中为数不多的甲具,旁边放在一些这几天打造的武器。

    “现在,每队的什长出列!”

    莫名齐刷刷的出来了一排人,靠训练的时候也没看你们这么整齐啊?

    王莽站得笔直,一米八几的身高穿上铁甲带上头盔就像一座铁塔一样。

    “排队上前领甲!来你第一个,你叫什么名字!报上所在队伍,职称……”

    “我叫谢小二,弓箭手一队什长!”

    ……为了授甲效果,王莽特地安排了谢二哥为其他打个样。

    “那个,我叫熊岳,盾牌手一队什长”

    “我叫……”

    “……”

    (稍稍省略一部分,免得以为我在水字数)

    稍好一点的皮甲还有一些棉铁甲(棉甲中夹铁片),都发给了这些什长(队长)了,然后后勤自制的藤木甲发放给了伍长(副队),然后就是把多余的藤木甲发放给了前排的盾牌手。

    “虽然甲具不过,但是相信以后会有的,我王莽向你们保证,要不了多久大家都可以穿上属于自己的甲具,最差也得是棉甲!”

    “现在各自回去拿好自己的武器,一刻钟后回到这里,都知道了吗!”

    “知道了!

    知道了~”

    王莽感慨道:“有托带节奏的感觉果然不错……”

    对着站在旁边的大伯说道:

    “大伯你也准备一下吧,看看干粮准备好了吗?”

    “好,对了莽,要不要把刘秀才也带上?”

    “?要!当然要!”

    王莽现在坐在矮台上,静静享受着最后的安宁,穿越者嘛,戎马一生也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