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科生到大国总工

22、一旦研判正确,立即发表(额...18、申诉没通过,我再想想办法)

    “黄老、黄老。”

    沈奇岚带着白玉的两片论文飞快地跑向了黄另一的办公室。

    而黄另一呢,则是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气喘吁吁地年轻人----至少比黄另一年轻。

    不由地关心到。

    “怎么了,奇岚,你是遇到什么重要的事情了吗?”

    “黄老”,沈奇岚的缓慢地向着黄另一腾挪着,“我、我。”

    “我们的【180nm的CMOS工艺】,不是失败了吗?”

    “然后,我刚才突然发现了两片论文。”

    “那两片论文,怎么了?”黄另一问询到。

    并给予了沈奇岚继续喘息的机会。

    “那两片论文,是关于【90nm的CMOS工艺】!!!”

    “嗯???”这一下,震惊的轮到黄另一了。

    “黄老,你不知道。”说着,沈奇岚就将手中U盘里面的论文拷贝到了黄另一的电脑里面。

    寻常而言,他肯定不能这么做。

    但是,此时的情况,非比寻常!

    所以,还管那么多干什么?

    “你看,这两片论文”,沈奇岚指着白玉的两片论文,“价值非常之高啊。”

    “它们不仅给出了确切的工艺制造技术,而且。”

    “更重要的是。”

    “它们是承上启下、接踵而至、一来二去的关系啊。”

    瞧把这孩子给激动的,语文水平都快赶得上高修的了呢。

    不过,黄另一却是听明白了。

    一来,两片论文的质量确确实实很高。

    二来,这两篇论文,还是连续着的工艺。

    由此可得,投稿人有极大的概率还能拿出来真材实料的、后续的工艺!

    只是。

    “这都是同一个作者的吗?”

    这个东西很重要。

    如果不是的话,那就是由着一个顶尖的团队来完成的----而华夏境内,除了他们自己,还有其他的顶尖团队吗?

    要知道,【龙芯1号】这个项目,可是直接上了故宫的名单。

    这,保不齐又是西方列强的阴谋。

    可惜。

    如果只是一个人的话。

    有太扯了啊。

    这,着实让黄另一伤透了脑筋。

    “是的,两篇论文,只有同一个作者,白玉。”沈奇岚回答到。

    “哪个单位的?”黄另一继续问询到。

    “京都理工大学。”

    “那好”,国防七子的名头,还是比较值得信任嘀,“待会儿你组织一下人手,专门去研判一下白老师的论文。”

    理所应当的,黄另一是将白玉视作了一个老师。

    否则,【90nm的CMOS工艺】。

    闹呢?

    还是“闹台套”呢?

    谁家的学生搞得出来,真当自己是,爱因斯坦+希尔伯特+法拉第+尼古拉斯·赵四儿,了不成?

    “如果全部正确的话,立即去到京都理工大学询问一下白老师,后续的工艺,还有没有?”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白玉极大的概率,有!

    “那这两片论文还发不发了?”沈奇岚好奇道。

    毕竟,价值如此之高,万一被别有用心的人给盯上了,怎么办?

    “发”,黄另一肯定道,“一旦研判正确,立即发表。”

    “反正西方早就有这个技术了。”

    “从而,他们只是小气而已,但绝对不会惦记!”

    “并且,还要带着新发的期刊一起去找白老师!”

    “如若不然,效果不太好。”

    “而且,态度一定要尊敬!”

    ------

    一晃眼,半个多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华夏终于来到了入世的前夕----此时,距离正式签字的日期,也就只剩下最后一周时间了。

    所以,在华夏内部,但凡某一个地方的经济还不错的话。

    那么,其必然会谈论起这么一个事情。

    更别说,京城这么一个国家的经济中心了----哪怕是京都理工大学这么一个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学校。

    都一下子涌现出来了一大波的声音。

    当然。

    不管怎么说,所有人对于国家的未来都极为的看好。

    自然。

    不管怎么说,可背地里,暗流却是极为地汹涌啊----对于西方列强来讲。

    怎么可能会容许你过得这么舒坦?

    阻挡不了前进的大势----这有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这个,实在难以在短期内扭转过来。

    可给你来上几个下脚的绊子,把你给绊倒。

    让你出出丑。

    西方的那些个阴暗的老鼠,就做不到了?

    不至于、不至于。

    以及。

    显而易见的,他们也不会刚好等到签字的那天进行----字都已经签完了,还下个屁的绊子啊。

    早一点开始,才刚刚好。

    以及。

    同样的。

    华夏也不会傻不拉几的束手就擒,等候人家的发落。

    不过,这一切,都和白玉没有多大的关系。

    顺便,一直在忙碌着自个儿事情的他,也没有去主动关心这些事情。

    然后。

    白玉终于将【90nm的CMOS工艺】的最后一道工艺,【高速高精的自减振六自由度工件台掩模台技术】,给搞了出来。

    白玉将自己眼前的笔记本电脑给合了上去。

    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而后,再看看外界的天空----此时,天空是夜景。

    此外,北平的天气也越来越冷了。

    他身上的衣服也由着毛衣替换掉了短袖。

    其实,白玉感觉系统本来可以弄出来更加厉害的CPU工艺。

    但毋庸置疑,CPU的研制和流片,都是需要大批人来一起工作的----少说,需要几百人。

    而到了远厉害于【180nm的CMOS工艺】的【90nm的CMOS工艺】,更是估摸着需要近1000人的缺口。

    要知道,这1000个人,可不是1000个农民工,而是1000个实打实的、正儿八经的、相关领域的高科技人才。

    然后,人家还得愿意来----咱们又不是地痞流氓,怎么可能去干那种硬性绑人的事情呢。

    从而,单以现在的华夏来看,凑出这么1000个人。

    都能要了自己的老命啊。

    直接点,这就是现如今,华夏的极限了。

    因此,白玉有理由怀疑。

    狗系统,还挺懂华夏的实力的哈。

    此外。

    白玉上一次投稿的时候,上一期的《计算机学报》刚好发行。

    因此,下一期的期刊,还要再过几天才能见到----因此,黄另一等一行人,尚未来找过白玉。

    还有。

    由于【DS6-K5B计算机联锁系统相关代码】的交付时间也可以靠后一些。

    白玉就将之前胡影儿的工作给先做好了。

    顺便,看在胡影儿的脸面上,他只捞了1万个票票。

    最后。

    这一次,白玉要将新写出来的那4篇论文给一块儿投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