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科生到大国总工

29、到底是谁人在【奔腾】?

    教室内。

    白玉的左右两边都没有人坐着----他在进行期末考试。

    而考试的科目,则是《华夏近代史纲要》了。

    白玉一面咬着笔帽,一面苦思冥想着相对应的知识。

    在这里,他必须吐槽一下。

    就像高等数学这一类动脑子的课没有划过重点也就算了----只要上过的知识,全部都是重点。

    直白点,只要上过的只是,全部都有可能会考。

    怎么就连这些不需要动脑子的课程,也没有重点了呢----它们只有一份老师们上过的全部知识点总结罢了。

    顶多,不需要自己再在书籍里面去寻找罢了。

    可记忆,还是需要全部记忆的。

    然后。

    白玉前天和昨天才记忆结束的----很遗憾,白玉的那个狗屁系统,只和理工类的东西有关。

    至于文科类的东西,它一遇到,就马上“死机”了。

    由此一来,白玉才是做得费劲了不少。

    最后。

    迫于无奈,白玉只得能写上一些什么东西,就写上一些什么东西了。

    以及,白玉真的十分感谢,在这个世界上,除了70%的考试成绩,还有30%的平时成绩啊。

    否则,他可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才好。

    总不能真的挂科了吧?

    哦。

    还有。

    这些个不需要动脑子的课程,终于他娘的有选择题了!!!

    ------

    白玉花费在思考上的时间是多了些。

    可他花费在书写上的时间,却是少了许多----请叫他,ABC之手!

    所以,拢共两节课+一个课间的考试时间,最后还是给白玉留下半节课的溜号机会。

    而等到白玉的身影再度出现在了图书馆里面的时候。

    他的眼前,也重新展现出了系统的虚拟模板。

    【研发点数:0.94】

    【胶新铁路:6/11(+)】

    【龙芯2e(-)】

    【研发进度:4/4】

    【已研发项目:90nm的CMOS工艺、微体系结构、64位MIPSⅢ指令集技术、多线程技术】

    早在,2001年,12月11日,也就是华夏入世那日过后没几天,白玉就将【微体系结构】的最后一部分,【片内集成DDR控制器】给写出来了。

    而又等了大半个月之后,【64位MIPSⅢ指令集技术】就跟着从白玉的冒了出来。

    就像之前的所言所语一样。

    【90nm的CMOS工艺】,等同于,打地基。

    【微体系结构】,等同于,盖高楼。

    等到白玉将【64位MIPSⅢ指令集技术】的所有信息都吸收了之后。

    他发现这个东西,则是等同于,搞装修,了。

    不过前三个小分类最大的作用,是填补国内的芯片空白了----在有了自个儿芯片的前提下,哪怕它稍微贵一点。

    官府的相关部门,都会为了支持国产品牌,而去强硬性地要求采购部门进行采购了。

    当然。

    如果太贵了的话,那就只能等着通过下一代的技术迭代来降低成本了。

    可等到了最后的【多线程技术】一出来,则直接就意味着华夏的【龙芯1+】,不仅可以被广大的官府部门所认可!

    还能一下子就能反过来打开国外的芯片大门了!

    【多线程技术】,也就是,通过利用晶体管资源,开发线程级并行度,来,提高系统性能、提高功能部件的利用率、降低设计复杂度。

    以达到,提升处理器性能,的目的。

    直白点。

    【多线程技术】可以,提高功能部件的利用率。

    说得再直白点。

    就是一款芯片,有的部件用得多,那就给它多一点的资源。

    有的部件用得少,那就给它少一点的资源。

    而不是给得都一样多。

    那得多浪费啊。

    如果非要说得愈加通俗一点的话,那就是----打完地基之后,盖高楼。

    盖完高楼之后,去装修。

    而等到了装修。

    则是,有的地方,装修费多一点----就像三人床。

    而有的地方呢,则是装修费少一点----就像修马桶的皮搋子。

    总而言之,【多线程技术】的作用可以概括成一句话。

    省钱!

    甚至于说,鉴于这项技术的先进性,能一下子省掉非常、非常多的钱。

    不仅仅是前期制造芯片的费用,还有后期芯片在使用当中的电费等费用了。

    虽然说一块【龙芯1+】可能升不了多少钱,可是,1000万块呢?

    那就非常值得欧美等发达国家惦记了啊!

    ------

    京城。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黄另一等一行人就站在实验室的外面。

    其实,早在几天前的时候,【龙芯1+】这个芯片就被制造了出来。

    在最主要的技术都被白玉给解决了之后,这并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自然,《巴啦啦小魔仙》这个新闻节目还是专门花了好几分钟进行了单独报道嘀。

    以及,故宫博物馆的馆长和副馆长,再度对此表示了高度的赞扬。

    而此时呢。

    实验室外的众人,则是在等着,这一批的【龙芯1+】样品,能有什么样的性能了。

    这非常重要。

    毕竟,东西再好,也得能拿过来用啊。

    所以。

    检测、检测、再检测----【龙芯1+】,一共有着三个样品在同时进行着检测。

    ------

    又过去了好几个小时。

    终于,实验室的大门被打开了。

    自其中走出来的、三个小组的科研人员,也各自手抱着一份实验数据。

    “怎么样?”

    这是,中科院,的干部在问。

    “实验结果怎么样?”

    这是,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的干部在问。

    “【龙芯1+】的实验结果怎么样?”

    这是,家国改发委、江省苏、常市熟,的干部在问。

    “结果,良好!”其中一组的科研人员没能控制住自己那激动的心情。

    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声。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黄另一,一连说出了3×3个“好”字。

    随后,她就立即要求三个实验组分别说出了自己的实验结果。

    第一组对标的是英特尔的【奔腾2】。

    结果,全面碾压,【奔腾2】!

    然后,理所应当的,全场振奋不已。

    但这种振奋却是有限度的,毕竟,【奔腾2】都已经是英特尔好几年前搞出来的芯片了。

    【奔腾2】,采取【250nm技术】、【5层金属技术】、【450MHzCPU主频】等技术。

    【龙芯1+】,采取【90nm技术】、【7层金属技术】、【800MHzCPU主频】等技术。

    早在【龙芯1号】的时候,【龙芯】的科研团队就将其视作了自己将要对标的对象。

    而等到了现在的、更加优秀的【龙芯1+】。

    也就更加理所当然地应该超过【奔腾2】了。

    以及。

    【奔腾2】在芯片市场上的认可度也在逐步下降了。

    这也就导致众人其实也没有以前那样的重视【奔腾2】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