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科生到大国总工

37、新课题组(改一下写法,看一下效果)

    (数据奇差)

    (之前写的可能稍微有点问题)

    (改一下写法)

    (看一下效果)

    -------

    在经过了两天的学习之后,白玉终于累得有点扛不住了。

    而且,他也终于将基础的东西给吃透了。

    其实。

    这也要多亏系统的熏陶。

    虽然各个学科具体的只是内容大不相同,可用来学习的方法,却十分相似。

    直白点。

    白玉在经历了【胶新铁路】和【龙芯1+】的醍醐灌顶之后,直接获得了学习理工类专业知识的方法了。

    当然。

    这只关于基础知识。

    至于说高级知识,那显而易见,是需要经过专门的研究才能领悟得到的。

    区区学习,无法获得。

    不过。

    白玉并不担心这一点----他有系统的嘛。

    ------

    白玉将自己桌子上的东西稍微收拾了收拾之后。

    就走掉了----京都理工大学的学生,素质还好、还好。

    从而,偷东西的人,虽然有,但却少。

    更别提。

    此时放了假的学校,人更少了----人一少,那么,如果丢了东西的话,就很好去抓到罪犯了。

    “苦吃、苦吃。”

    前几日的时候,北平城里面下雪了----这也正是白玉脚底下。

    而2001年的各个学校,都不怎么有钱。

    所以,他们也就都没有请人去处理积雪了。

    而让留校的师生们去处理。

    得。

    更不可能了----这才几个人啊,不得累死人。

    顶多。

    学校就让一些个后勤人员,捎带着用铁锨铲出来一小条人行道便可以了。

    -----

    白玉这一下要去的地方是自己学校的、材料学院的某一个实验室。

    此时的电池方面,最令人头大的问题就是能够储备的电量不够了。

    更别说后面还有充、放电一类的难题了。

    而白玉这一次所要解决的就是,第一个问题----储备电量的问题。

    “老师好。”

    白玉要去的实验室旁边,就是休息室了。

    然后,休息室没有关门。

    从而,他就站在门口直接问好了起来。

    “哦,是白玉啊。”

    白玉的名气太大了,以至于很多老师都知道自己的学校里面是出现了这么一个天生大才。

    “来、来、来,快进来、快进来。”

    顺着老师的话语,白玉果断地走进了教师休息室。

    “怎么样,最近关于材料和电池方面的理论知识,看得怎么样了?”敖元福老师知道白玉打算要去解决的事情。

    “有一点想法了。”

    “是想去和【龙芯1+】一样,直接搞出一个十分新颖的电池材料吗?”敖元福疑惑到。

    “没有、没有。”白玉果断的摆了摆手。

    “之前的【龙芯1+】,也是参考了一下国外的架构。”

    “所以,这一次我对电池的想法,也是和之前一样,参考一下国外的、已有的知识。”

    “找到方向了吗?”敖元福询问道。

    “找到了。”

    “什么方向?”

    “磷酸铁锂(LiFePO4)方向。”

    “这个我知道啊。”敖元福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磷酸铁锂国外虽然已经研究了好多年了,可国内的相关研究,却屈指可数。”

    “而且,也都不咋地。”

    “更别说,国外的磷酸铁锂,也才只是存在于实验室之中。”

    “哎,对了。”敖元福叫了一下白玉。

    “我听说你的想法是,造车?”

    “对。”白玉回答到。

    “你这个直接要应用到实际的话,其实,不就相当于,从头去搞出来一种新的材料了吗?”敖元福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太难了、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说罢,敖元福就连连摇头道。

    “搞这个磷酸铁锂的电池,是难上加难。”白玉解释到。

    “但是,我有两个无法逃避的理由。”

    “一则,一旦这个东西能够大规模地生产,并应用到实际当中去。”

    “那么,其必然会极度适于华夏的老百姓使用----它的原物料来源更广泛,价格更低廉,无环境污染,并且能量密度极度高、安全性极度够、寿命十分长。”

    “而且,它也利于我们反过来打开国外的电池大门!”

    “所以,第二个理由呢?”敖元福提醒道。

    “二则,我已经有了一丁点的思路。”

    ------

    “什么思路?”敖元福紧急地质问道。

    一个已经被印证过的、天才的想法,值得他如此慎重。

    “老师,你看是这个样子的。”

    说着,白玉就把自己的U盘插入到了敖元福的笔记本电脑里面----敖元福需要随时随地地去记录实验的数据。

    并且,在实验的间隙中,还要去写一写论文。

    从而,他的笔记本电脑,和白玉一样,一旦能随身携带,那么,其必定随身携带。

    “从这篇,1997年大漂亮国的、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所写出的论文来看,磷酸铁锂这个材料,具有可逆性地迁入、迁出脱出锂的特性。”

    白玉的意思是说,磷酸铁锂的这个特性,能够使得锂离子反复地进行充电、放点。

    “从而,其具有很高的概率能够制成真正的电池。”

    “但是现在还没有这个电池,而且,以后的几年之内,可能也没有!”敖元福用一个事实打击白玉到。

    “不是的,老师,你看。”白玉又翻出来了另外的几篇论文,开口说到。

    “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其经常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使用。”

    “所以,我们可以一步、一步的往过走。”

    “即,第一步就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让磷酸铁锂能够成为稳定的正极材料!”

    ------

    接下来的一小段时间里面,白玉和敖元福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甚至于,连周围的几个老师都给惊动了过来。

    然后,所有的老师得出来了一个结论。

    白玉的思路,大体上十分正确,可一旦涉及到了更加具体的方向,还有待探讨啊。

    不过,鉴于老师们的心思都被白玉给弄得紧了起来。

    所以,他们直接一人出了一个研究生,以供白玉使用。

    而至于他们自己呢,则向白玉保证到。

    一旦新成立的、以白玉为主的课题组如果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

    该课题组完全可以随时随地的向任何一个老师询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