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里的柯学战士

第十六章特级新闻

    宛如在平静地水面上投入一颗深水炸弹,懵懵懂懂的市民们被震惊地不知所措?

    数吨毒气?还有杀死数百万人?

    难道自己没睡醒?!

    这……这,这地方还是东京么?

    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件事情的走向,屏幕里面切换成了两个画面。

    黑白相间的警视厅直升机起起落落,源源不断运来的人员踩着阶梯走向内部的工厂,NHK的航拍直升机在随行记者的指挥下绕着工厂盘旋游走,巨大的风浪中,清晰地可以见到工厂中央竖立的几个巨大的金属桶,还有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成套化工生产装置。

    一瞬间,包括日卖电视台在内的几家电视台收视率像股票走势图一样迅速上涨,狠狠地向上攀登来到了个高峰。

    见到收视率如此迅猛,电视台高层们暗自庆幸先见之明,原本能派出来的摄制组全部派了出去,包括富士山下的奥姆真理会山梨县总部工厂还有位于东京都的警视厅本部,米花町的临时指挥中心各有一支摄制组拍摄,保证新闻时效性确保零误差。

    另一个画面里面,实时拍摄着工厂的内部造型,卖相绝佳的北川秀树带领着记者团们在庞大又简陋的工厂内部停停走走。

    他看着这些破旧厂房里面的机械设备,颇有种步入中世纪炼金术士实验室的感觉。

    据随行的山梨县警察介绍,这个工厂原本是一家战前创办的一家旧式炼铁厂,后来在十年前因为城市经济结构转变、产业升级调整,老旧厂房被关停,这个地方后来被出售给奥姆真理会。

    看来奥姆真理会接手之后就将原本废弃的厂房改造成了化工厂,破旧的红砖墙被整个拆下,并且在工厂的周围逐步购买地皮,渐渐由工厂为中心建立起了一个多达三十多栋建筑的地下教会基地。

    在这个过程中与周边的居民发生过好几次冲突,在之后奥姆真理会通过打手上门恐吓威胁,也不拳脚殴打就在居民妻子儿女上班上学路上默默出现尾随跟着,时不时还有眼神示意,山梨县的警察接到报案来过几次都不了了之,在如此高压下许多居民选择逃离,逐渐这地方人烟稀少,被奥姆真理会低价收购一手遮天变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为了防止信徒逃跑他们在周围修建了探照灯和锯齿状铁丝网,甚至还拉来了一条电线通上了高压电,严密封锁仿佛一座巨型监狱。

    这帮家伙用单词“萨蒂安”来给建筑群里面的房屋挨个取编号,“萨蒂安”意为真理,比如现在这种工厂在他们的语境里面就是“第七萨蒂安”,为了节约建筑成本,所有建筑包括入会的教徒礼拜休息的地方都修成了这种工厂的样式,导致他找了半天才走到工厂的位置。

    “诸位,在今天早上奥姆真理会的长老麻原彰晃策划了在东京数个站点释放毒气,威胁整个东京都居民的计划,身后的化工厂就是他们提炼生产毒气的实验室。”北川秀树一句话如同石破天惊。

    “在东京地铁的各处站台和枢纽站,奥姆真理会每个站台都派了一个三人袭击小组,总计十五人,他们带着由沙林毒气制作的化学武器来到站台预计在人口汇聚最密集的上班时刻释放。”

    北川秀树环顾四周,一字一顿:“这些犯罪分子预计在这些地方释放毒气足够杀死三千到四千人,受到间接伤害的人员更多。”

    沙林毒气?!奥姆真理会?!

    屏幕背后的一众当事人被这一连串消息震惊得目不暇给,这实在是太惊人了!东京的居民八个蛋袭击事件见过不少,毒气袭击却是从未有过的。

    现在乍一听有人准备东京袭击,仿佛感觉像在做梦一样。

    看着面前的记者面露惊讶,北川秀树知道没问题了向佐藤教授示意,做出邀请姿势。

    单说沙林毒气背后的观众肯定是没什么概念的,就像美利坚研制出原子弹的时候向曰本再三通告,对方也当他放屁,在广岛长崎连续两颗原子弹爆炸之后才切身体会到这种武器的可怕之处,只是,这份刻骨铭心背后的代价对于普通人来说可太大了。

    所以要让东京都的居民知道自己曾经要遭遇什么经历才能放大救助者的功劳,这其中就要有人向他们灌输有关沙林的知识。

    警视厅对此早有准备,身为此行业权威的佐藤教授立刻走到台前,用深入浅出的大白话向公众科普沙林毒气是种什么东西。

    不得不说佐藤教授确实是化学领域的高端人才,讲话简单明了没有刻意用什么高深术语,只求话语质朴简洁,在他口中沙林毒气的危害还有可怕性三言两语就勾勒出来,最重要的这种毒气人一旦吸入究竟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哪怕侥幸存活又会什么样可怖的严重后果,在他的口中这些危险都娓娓道来。

    这么恐怖?!

    让所有观众听得脊背发凉,感觉自己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在早上警视厅接到情报,警视厅迅速动用了数千名警员在东京地铁线路和各个环状线数百座站台上隐蔽布防,整个站点行动全部在警视厅的掌握中,并且迅速将准备实施恐怖袭击的恐怖分子抓获,在这个过程中乘客无一伤亡。”

    “麻原彰晃准备在袭击东京的交通运输线之后,再通过空中运输泼洒成吨的毒气在东京居民头上。”

    工厂里面一阵喧哗,所有记者都被这个恐怖的计划惊呆了,将成吨的毒气倾泻出来是什么概念?那样的话将会造成怎样的人间惨剧?简直难以想象!

    还有这种事!我差点死了?

    众多经过事发站点的乘客立刻恍然大悟,想起那些被逮捕的人还有穿着防化服的工作人员,原来早上那帮气势汹汹的警察是在清剿准备在地铁电车上面释放毒气的恐怖分子。

    “好厉害,好厉害,东京都的警察居然能将所有恐怖分子逮捕。”

    极端的恐怖转变过来的劫后余生让很多人由衷地觉得警视厅也不是一无是处,开始激动地感谢警察们的英勇行动,毕竟在他们的印象里面冒着对面释放毒气的风险抓捕犯人还无一伤亡,那简直是天神下凡。

    一瞬间,无论是屏幕后面正在看电视还是收听无线电的人油然而生一种感激之情。

    “如此大规模的毒气他们是怎么提炼出来的?”一名记者问道。

    一旁的宇野参事官见状迅速反应过来:“在警视厅抓获的奥姆真理会的教徒里面有几个是大学化学系的老师和学生,据他们供述在教会长老麻原彰晃的命令下他们通过多次实验逐渐掌握了提炼方法。”

    “这么简单?”

    在场的人面色顿时有点古怪,就几个大学化学系的老师学生就能研制出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东西未免太容易掌握了吧。

    “沙林的制造工艺并不难,只要有原材料高中水平的化学知识就可以制造。”

    北川秀树听着宇野参事官的回答,这玩意还真的就是很容易掌握。制作方法并不难,有难度的是如何在严格管控下拿到大批量的原材料和能够提炼研制成品的实验室。

    这种制造工厂设备设施简陋了一点,却勉强能够拿来当做提炼基地。

    “那这些东西的原材料哪来的呢?按理来说这些东西应该和枪支弹药一样是严格管控的违禁品吧?”

    “原材料和外面正在被清点的武装直升机和武器丹药一样都是国外走私过来的。”

    “大部分是解体后的东欧诸国运来的原材料,现在这些地方的政治环境很混乱,各种违禁品在他们手上随意贩卖,只要有钱任何人都可以购买,犯罪分子通过国际走私犯通过货运夹带这些东西进来。”

    “不过请东京都的大家放心,警视厅的海上巡逻队将和海关展开行动,竭尽全力遏制各类危险品进入。”

    “这次奥姆真理会的恐怖袭击告一段落,工厂也被查缴,但是他们会不会有余党存在或者在其他地方还有着分基地,储存着毒气试图卷土重来呢?”《产经新闻》的记者忽然出声问道。

    这也是屏幕背后众多观众的心声,这确实是他们目前最关心的的问题,俗语说的,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天长日久,总有疏懈的时候,大家都有要上班的时候,万一奥姆真理会真有余党存活伺机而动抽冷子再给地铁或者哪里来一下,大家又不会未卜先知面对毒气那不是躺着等死。

    北川秀树点点头:“这个请诸位可以放心,这次警视厅的突袭完全将奥姆真理会的高层一网打尽,在他们长老的卧室里面办案的警员还搜到了他们教会的入教人员花名册,保证可以按图索骥绝无遗漏。”

    说着一马当先领着众人来到工厂外围:“请看,在这次的行动中警视厅查获了麻原彰晃计划在东京空中泼洒毒气的军用直升机还有用作武装教会人员的枪支弹药,警视厅查缴这些东西就相当于打断了犯罪分子的所有念头,这样,他们也不会能力制造空中袭击。”

    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架线条狰狞流畅,满挂着黄色火箭弹的灰白色前苏俄军用直升机孤零零地停在杂草丛生的空地,周围站着几名飞行员拿着文件正在讨论如何将这架军用直升机开到陆自的机场,更远处堆成小山一样的AK-47被成堆成堆地摞在一起,看着蔚为壮观。

    所有人都被这幅场景惊呆了,事实不光他们震惊就连一开始用乙炔打开密封仓库的警员都被这个庞大的军火数量震惊得语无伦次。

    这是之前从没有过的大案子。

    一名记者忽然想起什么:“宇野参事官您说警视厅之前得到了情报,方便透露一下是什么样的情报吗?”

    “是啊,是哪位搜查官通过卧底得到情报的吗?”

    问的什么破问题,哪有什么人告知警视厅情报,这么问宇野参事官怎么可能知道?

    北川秀树眉头一皱感到不对,正要开口转移话题:“其......”

    宇野参事官见北川秀树要开口心里顿时明白,轻咳一声:“说来也巧,这位勇敢的人正在诸位的面前,就是我身边的北川秀树先生,是他发现了犯罪分子的马脚并向警视厅告知,才有了警视厅的这次成功的行动。”

    这话一出众人的气氛一阵沉默,紧接着犹如平地惊雷,整个工厂里面气氛活跃起来。

    什么?

    是眼前这个一直在给他们当带路人的少年发现的?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个少年看着和气温柔,原本众人都以为他是警视厅推出来的类似花瓶一样的新闻官,图一个让东京市民养眼的作用,没想到这背后居然有着如此深层次的缘由!!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全部汇聚到北川秀树身上。

    北川秀树立刻被长枪短炮包围,觉得自己仿佛成了聚光灯下的舞台剧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