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畜约论:我让动物园月赚千万

40、《Moon》是日内容精选

    在远东留学的时候,这个古老并且长盛的大国给了我方方面面的震撼。哪怕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些小细节,都足以让我们这些落后的民族好好地反思。

    当时收留我寄宿的家庭,在远郊有一所湖边的别墅。按照他们的说法是,不大,够住就行。实际上呢,对于我这个刚刚从金花国到埠的小男孩来说,简直就是震惊三百年。

    这栋别墅有三层,第三层是储物的,我作为客人,很少上去,倒不是主人家对我有什么芥蒂,他们总是热情地告诉我:“上面都是堆东西的地方,我们上去也只是存取或者打扫,这种活怎么能让客人来做呢?”所以我在那边学习了五年,也住在这栋别墅里将近四年半,但几乎没有上过三楼一步,里面有没有魔衣橱,我不清楚。

    二楼就是所有人的睡房,在他们眼中,那也是很普通的睡房,而当我第一次躺在留给我的客房里时,心里想,大笨城里买一套像这个睡房那么大的房子,给我的爸爸妈妈,和我的老婆,还有我的孩子们一起住,那是不可能的。

    一楼就是更加乏善可陈的客厅、功能厅、厨房等空间了。不瞒大家说,哪怕所有人都在一楼里,我们玩一盘躲猫猫,那也是可以玩半个下午的。

    仅仅一盘。

    我想这样子说,大家应该已经清楚了解,这样的别墅到底有多大。但是在远东,这种房子真的还不算是别墅。他们的房子很便宜,是可以自己向朝廷申请,工部批准之后,由合资格的公司承建。承建的费用由申请者和朝廷五五对分,还可以申请各种补助,最终实际要花的钱一点儿也不高。只要你勤勤奋奋地工作,存钱存个三五年,就够了。

    有人或许会问,那他们哪有那么多地方给人住?这种问题在远东不算问题,他们地大物博,国土面积超大,而且拥有瞬息转移技术。即便远东国人口众多,他们依然可以随意轻松找到一个合适居住的地方,哪怕这地方距离市中心很远也没关系。只要他们喜欢,他们可以在天涯海角,盖一栋房子,住进去就行了。他们不用在市中心、在医院旁、在学校旁、在公司旁买房。

    要买菜、上学、上班、看大夫的时候,从家里瞬息转移就行了,不会堵驴车的。

    在这里学习生活的头三个月,我以为远东的人能住那么大的房子,又生活在那么广袤的国土上,那他们的人际关系一定很疏离。怎么不是呢?像我住的那个别墅里,两个人分别坐在同一个客厅里同一张沙发上的这头和那头,他们之间就必须要用公共电话亭才能比较清晰地说话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么遥远,那人际关系怎么可能不疏远呢?

    但我错了,错得非常离谱,错到甚至都忘记了刚到这个家庭时,他们是怎样热情地接待我的。

    实际上,远东人非常地热情好客,而且不止好客,他们也好“自己人”。在远东生活,不管是远东本地人,还是像我这样的、茹毛饮血的、金发碧眼的“鬼佬”,他们都是一样热情地接纳。他们不会相互歧视,也不会瞧不起谁,他们更加不会拜金,当然他们那里也没有谁是特别富有或者特别穷的,大家都差不多,每个人都可以很容易地生存。工作只是他们满足自我价值的一种消遣。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热情?我起初是真的不明白,直到有一天,我被接待我的那家人招待到他们的“爱之屋”里过节的时候,才终于懂得其中的奥妙。

    “爱之屋”是在他们别墅旁边的一间简陋但干净整洁的小木屋,起初我以为是工具房来着。但那天他们庆祝圆月,邀请我一起去那里吃饼,我才知道那不是工具房,而是他们沟通交流的房间。

    那个房子很小,像我们金花国的房间那么小。他们一家十五口加上我总共有十六个人,一起拥挤在里面,说实话你也别说不难受。但玩开了之后,就很舒服了。我们在里面,有的人看戏剧,有的人听古典乐,有的人一起研究他们的传统经书,而妈妈则在招呼大家吃饼。以及最后也最受欢迎的活动是,每四个人凑一桌玩牌。

    第一次在小屋子里过节的那天,是我到了远东之后过得最高兴的一天。他们让我忘记了离乡别井的思乡之情,真的,我现在愿意称远东是我的第二故乡——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故乡,因为我在那里感受到了金花国所没有的人情和温暖。

    那我们金花国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们都太过于执拗于房子面积的追求了,都忘记了房子的最初功能,也忘记了维持与身边人的关系。有的人抱怨,甚至谩骂、抨击大笨城里新建的房子都很小,小得像鸽子笼。我真的想告诉这些人,大大的幸福往往都是在这种小小的空间里诞生的。

    当然了,我知道以我们金花国目前的状况,要和远东比,那确实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学习,我们应该追赶。

    就从这一套小小的鸽子笼房子里开始吧!

    一封从海外贸易站寄送到理货浦码头的信,鼓舞了伊莎贝拉侯爵经营巧克力小镇、巧克力街道和巧克力工厂的决心。

    在海外的待富裕地区,一个刚刚学会写字的小朋友,用巧克力币,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谢谢你,伊莎贝拉侯爵,因为有你,我们有了巧克力。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自从巧克力工厂在大笨城开业以来,我们生产了大量的巧克力、二次巧克力和新巧克力。对于金花人来说,二次巧克力和新巧克力是不太受欢迎的,但是对于海外的孩子们来说,这些巧克力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柠党在进行海外贸易的时候,顺便将我们金花国多余有盛的巧克力低价出售给他们,他们仅仅用很低的费用,就能享受到也算美味的巧克力,这着实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

    我们非常感恩,我们也备受鼓舞,我们会把更多在大笨城中产生的二次巧克力运往海外,送给更多待富裕的孩子们。

    让爱,迎风远洋;让爱,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