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科技大佬不一样

第19章 战斗打响

    人人网上线第一天就有200个注册用户,这里面大部分用户都是《我相信》团队,

    还有路璐让学生会同学注册的,全部都是人大学校的同学注册的,

    毕竟人人网作为一个实名制的新型社交网络,需要填写名字、专业、学校、邮箱等大量真实资料,

    前期需要大量培养用户的上网习惯,林锋准备先在本校做试点,把人大拿下来后,在推广到清华北大,然后是燕京各大高校。

    前期人大的学生用户,林锋也是打算稳扎稳打,不打算做太多推广,

    一方面是培养用户的上网习惯,让他们主动实名制注册;另一方面就是进一步完善网站以及团队建设。

    只是林锋想法是好的,但很多时候,竞争对手不会给你太多的成长空间。

    就在人人网上线不到7天,用户才刚突破1000的时候,就被隔壁的校内网发现了。

    ***

    人大北边有条著名的路,就叫“知春路”,它的历史几乎就是中国互联网的缩影。

    PC电脑时代,门户时代新浪来自这里;

    杀软时代的金山毒霸在这里诞生;

    李国庆在这里卖书的时候,亚马逊还没进入中国;

    联众在这里推广线上棋牌的时候,小马哥还在为要不要卖掉腾讯而犹豫…

    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汪兴在知春路经历百团大战;

    张一鸣也是在这里赶上了内容创业的红利;

    故事最多的还是雷军,投资凡客、UC、YY,甚至成立小米,好像就是在这条路上某个咖啡馆里。

    可以说,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数不清的创业者穿梭在这条11公里长的街道中、地铁上、合租房里、咖啡馆里,虎视眈眈的寻找着下一个风口。

    知春路见证了成王败寇,也看够了兴亡沉浮,中国真正的创业大街是知春路。

    那些迎风而起的,飞向了别处,狭小的知春路已经容纳不下;那些被风口摔落的,拍了拍尘土,继续在知春路把他们的梦留下。

    只是恍惚间,知春路早已难觅巨头。

    就在知春路沿街的某个小区里,汪兴正在认真研究校内网的上线事宜,

    其实早在2004年3月,汪兴就已经发现了sns社交网络的机会,然后就召集了一群小伙伴开始创业,

    其实也就三个人,一个是大学同学王慧文,另一个就是中学同学赖斌强,一个负责推广,一个负责技术,汪兴自己则负责产品设计。

    第一个项目“多多友”是模仿美国FriendStar建立的虚拟社交社交网站,用户注册,可以公布召集的一些信息或昵称,然后结交很多朋友。

    只是因为人群定位不明确,一直找不到核心用户,“邀请好友加入”看似简单,但执行起来超出了能力范围,上线近两年才3万用户,算是失败了。

    第二个项目“游子图”,这次人群定位明确,就是专门服务海外用户的,

    但遗憾的是,“游子图”跟“多多友”一样,虽然相对聚焦了人群,但依然邀请不到多少用户,上线不到3个月就宣告失败了。

    从2004年3月正式创业开始,到2005年9月,也是林锋重生回来的时候,

    汪兴三人创业激情彻底被浇灭,明明知道sns是个金矿,但就是挖不出金子来。

    连续两个项目被夭折,也让汪兴明白个道理,再好的产品也需要市场推广,创业还得从最熟悉的人群开始。

    三兄弟刚走出校园不久,人脉资源欠缺,当时最熟悉的还是学生,与其如此,不如就专门做一个针对校园用户的网站。

    汪兴是看好FriendStar才回国创业的,但社交网络鼻祖FriendStar却很快被挑战者MySpace挑落马下,然后MySpace又被Facebook踩在脚下。

    突然崛起的Facebook给汪兴他们带来了福音,他决定对标Facebook,从他最熟悉的校园细分市场做起。

    更重要的是汪兴发现了Facebook最大的价值:

    Facebook最大的魅力和威力正是提供了一个以用户个人为中心在网上真实全面地开展生活的平台。

    真实很重要,一个上网的人可以同时拥有多个虚拟社区,可以相对容易地从一个虚拟社区迁移到另一个虚拟社区,但大多数人可能只会拥有一个“真实”社区。

    所以汪兴准备上线的校内网,一是实名注册,二是专注校园市场,对于这个项目,他这次信心十足。

    ***

    只是就在汪兴踌躇满志的时候,办公室的大门直接被王慧文粗鲁的推开了,

    还没等汪兴说什么,王慧文就一脸凝重的说道:“老汪,你看看这个网站人人网,这是我从人大校园发现的,

    刚上线的社交网站,跟我们校内网的定位一模一样,实名制注册,校园市场。”

    汪兴也是认识到事实的严重性,没想到既然有人走到了自己前面,要知道他自己走了两年弯路才发现实名制社交这条路的。

    汪兴也是打开人人网操作起来,甚至他还实名注册了一个账号体检了一番。

    结果发现,这个人人网无论是网站设计,还是网站优化,都比自己校内网做的好,

    关键人人网还做了很多自己都想不到的创新,而且这些创新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创新,是结果中国国情的实际情况,

    增加了很多Facebook都没有的版块,比如用户可以看到其他学生的名字和资料,能看到谁看了自己的页面,

    里面不少借鉴了MySpace的内容,是Facebook和MySpace的结合体。

    汪兴本来只是打算完全模仿Facebook的,结果发现人人网更贴合中国人实际,他决定相人人网看齐。

    “这个人人网上线多久了?”

    “我看上线时间,应该是一个星期。”

    “现在有多少注册用户了?”

    “具体数量不清楚,目前人人网现在只是在人大校园里,而且没做什么推广,不过我大体算了算,注册用户也就1000多。”

    “知道这个人人网谁开发吗?”

    “这个就不清楚,不过应该是人大学生。”

    汪兴大体了解了情况后,也是召集团队应对即将到来的竞争,他直接安排道,

    “慧文,你继续做好人人网的信息收集工作,给我定紧了,看看他们有什么一举一动,我总的觉得这个人人网会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同时,最好后续校内网上线后的推广工作,我们现在已经落后别人了,必须在推广上多下功夫。”

    交代好这些后,然后汪兴又对负责技术的赖斌强安排道,“斌强,你觉得我们校内网再加上人人网这几个功能,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啊?”

    赖斌强也是了解情况了,“这几个功能简单,不过要做好,怎么也得一个星期啊。”

    “不行,时间太长了,我最多给你三天,到时候我会招几个人给你帮忙。”

    “既然这样,三天没问题。”

    最后汪兴也是总结道,“兄弟们,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我们再失败,就真的是彻底失败了,

    那我们之前两年的时间就全部浪费了!所以这次我们必须拿出120%的精力来,必须全力以赴!”

    ……

    PS:没人支持真的很难熬啊!求收藏求追读求推荐求月票,恳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