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科技大佬不一样

第21章 多方入局

    汪兴为打败人人网先发制人,林锋紧随其后又为应对校内网做好了准备,

    双方也是重点围着这清华北大人大这三所高校开展来一番“真刀实枪”的火拼。

    第一块阵地就是校园海报,各大学校校园宣传栏、自习室的黑板、宿舍楼前的宣传栏,都成立战场。

    只是这边校内网的海报刚贴上去,那边人人网的海报就覆盖上去,

    而然过了多久,校内网又重新把人人网的海报覆盖上去,来来回回,整个校园栏,都快被两家的海报占满了。

    最后不得以,林锋直接安排人直接在校内宣传栏前,见到校内网的广告海报就直接撕掉,然后在贴上人人网的海报。

    而这一招也被校内网学走了,然后汪兴也是派人盯着,甚至有次两边差点因为海报的事情打起来。

    第二块就是校园活动赞助了,什么歌手大赛、辩论大赛、足球篮球赛、元旦迎新晚会,又成立拉拢对象,

    这边校内网出1000元的赞助费,那边人人网加价到1500元,然后校内网又提高到2000元,

    双方为了学生用户的争夺,真的是煞费苦心啊,而两者的竞争,也是吸引了不少学生用户,

    短短一个月多时间,也就是到2005年底,人人网注册用户就已经突出了5万大关,而校内网的用户数也是来到来1万大关,

    人人网用户数之所以能比校内网高这么多,一方面是人人网的先发优势,早校内网一个星期上线,网站产品更完善,

    另一方面就是《我相信》影响力,“找同学,上人人”,这个赞助广告还是挺有威慑力的,

    而且很多学生听说人人网是《我相信》团队开发的,也是天然对人人网抱有好感。

    而人人网和校内网的竞争,虽然吸引到了很多学生用户,但也引起了行业内的注意,

    再加上大洋彼岸的Facebook突飞猛进,于是竞争对手也蜂拥而来。

    同样的校园sns,北大的做出了“底片网”、复旦的做出了“饱蠹网”、北航的做出了“looface”,中山大学的做出了的“亿友网”…

    这些学生自己开发的网站,不足畏惧,林锋并没有放在心上,但下面两个进来的对手就比较令人头疼了。

    一个是张帆的“占座网”,张帆原本就是亿邮的创始人,将自己搭建的邮件系统卖给大专院校后,积累了广泛的政府资源和教育资源,能跟各大高校直接对话。

    另一个就更牛B了,是陈一舟的5Q网,陈一舟可不是一般人,跟雷軍是大学校友,在互联网创业圈也算个人物,

    靠着Chinaren赚了第一桶金,然后又创办了千橡集团,旗下有很多网站,什么猫扑网、DuDu网、魔兽中国都是他的,

    而陈一舟之所以看重校园社交,就是因为他最初创业的Chinaren就是校园同学录,

    只不过他那时候是班级同学录,现在是针对的个人,所以陈一舟看上校园sns这个风口。

    陈一舟可不缺钱,5Q网刚上线的时候,就直接针对学生用户推出了注册5Q送鸡腿的营销活动,相当于直接给每个学生送4、5块钱,这效果直接轰动啊!

    更重要前世就是他直接收购了汪兴的校内网,后来又改名为人人网,林锋还不害怕吗!

    而这么多竞争对手的加入,也是进一步助推校园sns的发展,而林锋的人人网也是吃了这一波的红利。

    就在寒假临近之前,人人网注册用户就已经突出了25万大关,而校内网的用户数也是来到来12万大关,

    其他网站用户数也都追赶上来,基本上也都有几万的用户数,而陈一舟的5Q网比校内网晚退出半个月,也都有10万的用户。

    虽然林锋的人人网用户数也处于领先地位,但已经不是之前的遥遥领先了,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美好的背后,是林锋已经花费了20多万的推广费用,

    一部分是招募的大学生推广大使,虽然一个月也就500、600元,但架不住人多啊,

    另一部分是校园活动的赞助,一个小小的活动就几百几千块钱不等,这么多活动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当然,费用最多是还是服务器和宽带的费用,为了能提高人人网的上线速度和用户体检,

    林锋也是用力一流的服务器和高标准的带宽,仅仅这25万注册用户,林锋就花费了25万,

    相当于一个注册用户一块钱,这也算是个很低的获客单价了,像校内网的获客单价就得两元,

    其他网站的费用就更高的,5Q的最高,一个注册用户差不多就要近10元。

    而创业不是比获客成本,而且比谁的资本多,人家5Q网钱多不拍,

    但人人网是真的快没钱了,辛亏林锋通过投资股票还赚了点,账面资金还有20多万,

    如果以人人网现在的花钱速度,也就够人人网一个多月的运行费用,省着的花的话,最多也就两个月的时间。

    所以林锋也是有了危机感,虽然人人网用户数最高、活跃度也最高,

    但要赢过所有竞争对手,也不得不面临一个新问题:融资!

    怪不得人们都说,互联网的世界,除了融资,就是烧钱,一点都没有错。

    只有尽可能融到更多的钱,才能巩固自己在校园sns领域的领先地位。

    林锋最近也是更多把时间放在人人网的融资上面了。

    只是融资不是说说这么简单,此时的风险投资才刚起步,可不是那个靠着ppt就能融到资的年底。

    林锋一连联系了好几个风险投资机构,都不带搭理的,而且也里面也不乏一些大型的风投机构。

    就比如,投资过藤迅的idg,

    林锋刚说明完情况,本来idg还挺有兴趣的,结果一听林锋才大二还没毕业的,想都不想就拒绝了,连个见面机会都不给。

    为此,不放弃的林锋每天至少要打40个电话,能接通陪你聊几句,也就20多个,

    而这20多个中,能听你聊完的就剩10多个了;然后听完后感兴趣,也就5、6个;能同意见面细聊的也就是一两个。

    但林锋也是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只要有一个机会,他都努力争取。

    只是好不容易能坐下来好好谈谈的,最后都没有一个能谈成的。

    要么不看好林锋,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凭什么成功的,

    中国又不同美国一样,商业竞争更激烈,从来没有听说过又那个大学生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

    要么要价太高,一口价直接100万就要占林锋40%的股份,林锋自己光投资就有50万,

    如果是这样,林锋还找什么融资啊,说到底还是看不上林锋,只是赌一把而已。

    只是时间拖得太久,融资越困难,林锋已经开始消减部分开支了,包括前期雇佣的10个大学生,现在也都消减到3人了。

    即便这样下去还不是办法,拿不到融资,即便是人人网再好,也走不到最后。

    钱!

    又是钱!

    就在林锋愁眉苦脸的时候,接到了红杉资本中国的电话,这让他又燃起了一片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