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人生路之我是小厂医

第五百九十六章 视察之路(恭祝大家新年快乐)

    仅仅隔了一天,八月二十六号星期四,一大早李唐就带着副总徐育年,行政办副主任童建中以及他的秘书办副主任薛春安一起,乘坐公司新购回来重新改装好的一辆中巴车,直奔宝市秦药七厂而去。

    车辆行驶在秦省目前第一条横贯东西,并且已经全线贯通的高速路上,李唐有些感慨。

    上一世这条高速路开通到什么时候了?好像都到九八年以后了吧,有钱就是好,很多基础设施只要上边给审批,都能跟上,不用像上一世那样,就算上边给拨了一部份款,可因为省里还要自筹很大一部分,这条高速只能是一段一段的修。

    现在,走在这条高速路上,他可以很自豪的说,这条路的快速建成通车,有他很大的一部分功劳。

    “徐总,你分管医院也大半年了,对咱们附院今后该如何发展,有没有什么想法?”

    “呃……”被李唐忽然这么一问,徐育年有些发懵,急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语言说道:“董事长,您要问我对附院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想法,我还真没仔细考虑过,因为咱们附院跟其他那些医院不同,情况太过特殊,可以说是完全依附在公司身上发展的。

    论盈利能力,这点毋庸置疑,但我觉得这主要是得益于公司的政策,并非医院本身的自营能力,我跟杨平院长和王勇则院长不止一次交流过,如果单靠医院本身想做到盈利,除了提高检查费和医药费的价格外,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而且……”

    说到这里徐育年看了一眼李唐,想了想还是停下来没有继续往下说。

    “而且什么,放心大胆的说。”

    “我想说的是,外边其他医院对咱们的收费政策很是诟病,我听说……听说有医院的院长不止一次找过省里,反应咱们得收费让他们根本没办法正常运营。”

    现在的医院基本都是靠财政拨款才能存活下来,但改革改的什么,就是要逐步减少财政拨款,让医院自负盈亏,目前各医院的拨款份额还都在百分之七八十,下一步方案是减少到百分之五十。

    拨款百分之七八十的时候尚且赔钱,等减到百分之五十,各项费用如果不大幅提高,可能到时候连医护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去了。

    但是……秦药附院的各项费用依然维持在一个极低的状态,如果大家都提价,这没问题,现在有一家十分独立特行,这就让其他医院特别难受了。

    打比方同样做B超检查,这家做一次费用一百,那家只要二十,让前边那家还咋活。

    这现在也是李唐考虑的一个问题,他打算让医院走出秦省,开遍全国,但这个费用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他敢保证,除了义诊之外,他开哪儿死哪儿。

    而且上边也不会允许他这样胡来。

    现在的两家医院因为需要特别配合公司的一些项目做实验,大帐算下来医院每年还在盈利,但如果他想把医院独立出去的话,再这样搞肯定就有人有话要说了。

    “徐总,你说咱们医院如果打算走出省内,在别的省市也开医院,想不被排挤能正常运营下去,最好也能自负盈亏,应该怎么做?”

    “董事长,其实很简单!”徐育年连想都没想就说到,看样子,这个问题他之前有考虑过。

    “哦?说来听听。”李唐一下子就来兴趣了。

    “放弃各项检查,咱们是中医医院,只要保证大夫的医术水平足够好,很多设备其实配不配都无所谓,而没有那些设备,患者如果还必须要做,可以让他到其他医院去做,这样的话,我觉得就可以减少跟地方医院之间的很多矛盾。

    至于说医药费这些,那我的药进价就便宜,这个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

    说白了就是,咱们医院医护工作人员的水平必须是一流的,像中医的望闻问切一套做下来,患者得了什么病必须要心中有底,该怎么治疗心下有数,别咱们的医生离开那些仪器设备也不会看病了,那就真的成乐子了。”

    徐育年的这番话让李唐一下子就打开了思路,对啊!他怎么没往这边想呢,让中医回归中医本身,一院和二院之所以要搞那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本身就是为了配合药物实验,方便观察患者用药效果才买的,如果只是开设中医馆,完全可以不用考虑那些。

    但也就像徐育年说的那样,必须保证医生的医术水平以及医德。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徐总,看来你这大半年也没少考虑医院的工作,很好,非常好!”

    “呵呵,董事长您是被咱们已有的两家医院的模式,给固定住思维了,我只不过是因为接触的时间尚短,再就是总觉得长期补贴下去不是一个事情,所以才考虑的多一点,当不得您的夸奖。”

    到秦山药业工作大半年了,这期间,徐育年仔细的观察过原有的这些高层,当然也包括从各方面了解李唐这位董事长。

    让他最感惊讶的就是,一是这家公司的运行模式,根本无法复制,而且认真说起来这压根就不是一个好的运行模式,实在是太依赖那一个人了。

    他之前能把一家企业带到年产值十亿,虽然说国企本身有它的很多便利条件,跟私企没法比,但也是真的有几把刷子,但他是真的没想到,竟然可以单凭一个人就撑起一家年营收破千亿的大型企业。

    是,没有医院那些医护人员的努力,没有一线工人的奋战,那些产品不可能自己变出来,但如果没那个配方,这一万多的工人恐怕现在大半都还在待岗吧,又怎么可能现在领着在全国都数的上的高工资,享受着超高的福利,超多的假期。

    刚过来那段时间他下各个分厂做调研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处于一种懵逼的状态,因为那些工人所享受的工资福利待遇,是他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不管国企、私企都不曾看到过得。

    让徐育年感受颇深的还有这家公司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了解清楚运行模式了之后,按他的想法,这家公司可能除了李唐的声音外,基本上就听不到其他人的声音了,哪怕是总经理柳小强也一样。

    可过了一段时间他才看明白,这位董事长几乎就不管公司的事情,每天待的最多的地方要么是在实验室,要么就是在医院,甚至老婆生孩子他都能跟着休个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