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六十三章 汉人诸侯,都跟姜耀学坏了!

    阳春三月,淮南寿春,草长莺飞,杂树生花,一片胜景。

    曹操走进寿春的袁术皇宫时,心情应该是不错的。

    不是吗?

    袁术十数万大军,已经被他全部消灭。袁术本人,穷途末路,已经自缢而亡。

    扬州六郡中的九江郡,完全落入落入了他的手中。

    再加上他原本拥有的兖州、徐州和大半个豫州……在天下诸侯中,他的实力已经仅次于袁绍了。

    袁绍拥有幽州、青州、冀州这近乎完整的三州,和并州两郡。兵精粮足,还有乌桓、鲜卑之助,论实力的确天下第一。

    曹***不过袁绍,不丢人。

    不过,实际上,曹操的心情相当不佳。

    因为那个天下第三诸侯!

    那个如今连字都没有,甚至没有大汉官职在身,如同山贼草寇的姜耀!

    如今的姜耀,拥有除了河南、河内二郡之外的大汉司隶地区(司州),还有欠缺着太原和上党二郡的并州。对了,还有半个豫州的南阳郡。

    总地来说,姜耀有着一州半的地盘。

    论起人口和财富来说,应该是不如曹操的二州半之地的,可称天下第三。

    不过,一想到姜耀风卷残云一般席卷并州七郡的事实,曹操真是心中难安。

    “奉孝,仔细说说吧。”

    如今,曹操已经命郭嘉,成立了一个名为“校事”的机构。一方面监察百官,一方面查探天下诸侯的情报。

    曹操坐下来,将伺候的旁人摒退,只留下郭嘉一人,开始询问起关于姜耀的最新情报。

    “镇东军为了收并州七郡,到底有多少损失,你探听明白没有?收复七郡之后,吾听说,他又实行了什么均田制。到底是如何做的?”

    郭嘉道:“据属下所知,为了夺并州七郡,姜耀麾下战死将士七千余众。后来,又有三千余人因为伤重难治离开人世。还有五千余人,因为身体残疾,解甲归田。所以,镇东军中,总共有一万六千军卒永远地离开了,的确损失不小。”

    曹操并不同意郭嘉的判断,轻叹一声,道:“这么少?才一万六万人。姜耀收复并州七郡之举,真是占了个大便宜啊!”

    确实如此。

    按照曹操原本的想法,如果易地而处的话,他是没有办法养活三万八千凉州降军的,干脆全杀了。

    结果,姜耀仅仅损失了一万六千军,就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解决的办法,简单而粗暴。

    把并州七郡的数十万老弱之男以及老丑之女全杀了,镇东军所需的一年的粮食,也就省出来了。

    然后,用异族的青壮青壮做奴隶,耕田、开矿,养活镇东军的将士。

    用异族年轻美丽的女人,抚慰镇东军将士的心灵,甚至生儿育女。

    别说以前的镇东军了,就是那些新降的凉州军、关中联军,现在都对姜耀死心塌地。

    曹操甚至想到一个问题:张辽,高顺,都是能征惯战之将。

    也许,正是有了他们的加入,姜耀才能以一万六千骄兵悍将的代价,屠了并州七郡数十万异族,并且掳了三十万人为奴。

    (其实,除了匈奴、东羌这些明确的族属之外,并州七郡还有很多他们自己都说不出种类的所谓“杂胡”。

    姜耀想起五胡乱华之事,干脆或屠或俘。

    不管怎么说吧,这七郡的异族总人数要接近百万了。一万六千军的代价,听起来很多,但实际的交换比是相当可观的)。

    想到张辽、高顺,在并州之战中可能发挥的巨大作用,曹操心中真是相当不爽。

    他又问道:“姜耀的均田是怎么回事?跟吾的屯田,差不多吗?”

    “颇有不同。姜耀直接将土地,无偿授予这些百姓。成年男子每人一百亩,女子五十亩。最初的种子、农具和耕牛、挽马,都由官府提供。只是七年之内,要将官府的本钱归还。”

    曹操冷哼一声,不以为然地道:“反正这些东西,原本都是并州那些异族的,姜耀自己却做了好人。”

    “话虽如此,他们的自由,是姜耀给的。他们成家立业的资本,是姜耀给的。他们最珍贵的土地,也是姜耀无偿拨付的。这些百姓,无不愿意为姜耀效死。”

    “嗯?都愿意为姜耀效死?姜耀的税不重吗?”

    “完全不重。姜耀的税收,分为租佣调三部分,所谓租,就是每年上交的粮食。姜耀分给这些百姓的土地,虽然归他们所有,却完全禁止买卖,每对夫妇每年需纳粟两石,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者缴纳二丈五尺的布、三斤麻……”

    姜耀所实行的,其实就是兴起于南北朝的北魏时期,并且盛行于隋朝和初唐的“均田制”以及租庸调制。

    北魏时期,大概是五胡乱华的末期,全国土地荒芜,人烟稀少,跟姜耀现在的情况类似。北魏为了尽快的发展生产,恢复国力,实行了“均田制”以及租庸调制。

    百姓们的土地,都是朝廷无偿赐予的,十六岁赐予,六十五岁收回,每年交粮,称“租”。每年交布帛,称“调”,每年要服二十天或者一个月的徭役,称“役”。当然了,官府如果没有什么活给他们干,这些“役”也可以改成缴纳财物。

    基本上,一个成年人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收入,要交给官府。

    多吗?

    看跟谁比。

    比如曹操吧,为了解决部队供应问题,分别组织军人进行军屯,组织百姓进行民屯。

    民屯如果用官府的耕牛耕田,就要将一年收入的六成交给官府。如果不用官府的耕牛,则要上交五成。

    军屯更惨,比民屯还要高上一成。

    非但如此,如果军人战死了,他们的妻子就会马上会被官府分给其他军人——军屯的待遇那么惨,哪个女人愿意嫁给当兵的啊?这些女人只能在曹操的强迫下内部流通,就是生了女儿都不准嫁给军人以外的人。而且,在曹老板看来,女人是极为重要的资源,可以增加人口,绝不能闲着浪费。所以,死了丈夫后,要赶紧分配给其他军人。

    当然了,曹操也有他自己的苦衷。

    曹操麾下,有很多世家大族,这些人不但隐匿着大量的土地和部曲不交税,而且巧取豪夺,将普通百姓的土地变成他们的土地,将普通百姓变成他们的部曲。

    曹操不施行军屯和民屯,看得紧点,行吗?

    因为世家大族噬了太多的资源,曹操不残酷压榨这些军屯和民屯,哪来的钱粮供养庞大的军队?

    想到姜耀一张白纸好做画,获得那么多能直接控制的土地,完全可以对百姓好一点,减轻一些百姓的负担,得个好名声,曹操更加郁闷。

    他鸡蛋里面挑骨头,道:“名声是好了,实际得的东西却亏了。吾如果愿意,可以给百姓免税,名声更好。但是,能有多大的作用?

    “呃……”郭嘉的面色有些尴尬,道:“姜耀的确给部分百姓免税了,这些免税,应该……应该还是颇有些作用的。”

    曹操微微一愣,道:“这话怎么说?难道并州七郡,还有姜耀需要顾忌的世家大族?”

    郭嘉道:“那倒是没有。不过,姜耀将并州七郡所有百姓,分为了上等、中等、下等,三种成分。上等户、中等户,可以出一个雄壮悍勇者,经官府挑选和确认后,成为镇东军的府兵。这些府兵忙时务农,闲时训练,保境安民,必要时配合镇东军的野战部队行动。他们虽然没有任何军饷,却免除了全家的赋税和徭役。既有如此巨大的好处,又感念姜耀的恩德,并州勇士踊跃参军。另外,府兵里面特别骁勇的,可能请求调入镇东军野战军。成为镇东军野战军后,不但有着丰厚的军饷,还在关中地区有着自己的田宅和女奴。”

    “女奴?就是那些异族奴隶?敢情姜耀不是一时兴起分配女奴。而是要形成制度了?”

    郭嘉道:“是的。姜耀将麾下重要官员的家眷、全体野战军的家眷,全部迁往关中。另外,姜耀规定,所有将士,都有一座官府所赐的田宅。不管娶妻不娶妻,都至少有一名女奴无偿分配。再想多要,可以向官府购买。虽然价钱不贵,但有着官阶的限制。普通士卒,最多可以拥有两名女奴。。”

    曹操道:“关中被西凉军祸祸得杳无人烟,许多城池都废弃了,无人居住的田宅有的是。赐宅子,赐女奴,都不算多么大的恩典。”

    话刚出口,他自己都有些不自在。

    很简单的道理,你觉得这些赏赐不算什么,你给麾下的士卒来一套呗。

    想到麾下普通士卒的待遇,曹操赶紧转移话题,道:“那镇东军掳掠的那些***呢?又是如何分配的?”

    郭嘉道:“姜耀任命程昱为关内屯田中郎将,率一万野战军,全力负责近二十万***的屯田之事。”

    “也是。女奴分配给将士们,没什么危害。但是,如果***也分配了,将士们有了独立的钱财来源,又为什么要效忠镇东军?姜耀,也只能组织这些***,在关中进行屯田,统一获得收入了。不过,程昱屯田啊……”

    想到程昱食人的酷虐手段,曹操都要为那些异族***默哀了。

    他甚至开始怀疑,姜耀让程昱负责这些***,又规定了女奴的赏赐数量,从并州七郡获得的这些奴隶,肯定会渐渐不够的。说不定,姜耀已经做好准备,要把黑手伸向草原,反向打草原人的“草谷”了。

    郭嘉继续道:“现在的关中,除了镇东军的核心成员、原本的近万名百姓,以及这些异族奴隶之外,还有一种人存在。”

    “什么人?”

    “就是姜耀搜罗到的各种匠人。姜耀给这些匠人,相当体面的俸禄不说,还依军人例,每人发了一处宅子和一名女奴。”

    “嗯,姜耀对这些奇技霪巧之事,的确特别看重。不过,话说回来,姜耀自己,不就是靠着这些奇技霪巧之事,发家的吗?”

    “主公的意思是……”

    曹操微微咬牙,道:“姜耀能做,咱们也能做。咱们也可以集中一部分能工巧匠,给予极好的待遇。说不定,就能研究出类似双腿马镫、抛石车一类,战场决胜的东西。”

    “主公英明!”

    “什么英明不英明的?”曹操摇头,一阵自失地苦笑。

    曹操从来不是什么妄自菲薄之辈,但是,今天郭嘉的禀报,给了他太多的震撼。

    关中实行奴隶制,关外实行均田制,姜耀是怎么想出来的?

    还有,那不费朝廷一文钱,就能养出有一定实力的府兵,姜耀又是怎么想出来的?

    曹操不但想不出来,而且因为内部势力的掣肘,想学都学不了。

    只学一样善待工匠,就称英明?曹操自己都觉得底气不足。

    诶,不对!

    其实,还有一样可以学!

    曹操心中一动,道:“待会儿,奉孝拿着吾的手令,却找一下夏侯惇。”

    “主公是想……”

    “让夏侯惇,秘密带一万军,去把那个什么匈奴左贤王刘豹灭了!”曹操冷哼一声,继续道:“姜耀把匈奴主力都灭了。吾还留着河内郡的匈奴人过年吗?灭了他们,男子为奴,女子为婢,他们的资财也全充了吾的军资!”

    “是!”

    ……

    ……

    三日后,河内郡,匈奴左贤王王帐中。

    “左贤王,我这些日子一直心惊肉跳的,就跟当初在河东郡的时候是一样的。你可得早做决断啊!”

    匈奴右贤王去卑,焦急地催促。

    当初,在河东郡时,去卑总觉得姜耀非常危险。他劝说匈奴单于呼厨泉不成后,深夜带着儿子和几十名亲信,逃往河内郡,投奔了左贤王刘豹。

    结果,当天夜里,河东郡的匈奴人就被屠戮一空,连呼厨泉都被砍了脑袋。

    去卑却因为事先逃走,安然无恙。

    后来,姜耀屠戮七郡异族的消息传来,去卑又开始心惊肉跳了。

    甚至于,一日比一日严重。

    刘豹却有些不以为然,道:“所以,你还是想让我,带领勇士们,逃离曹操的地盘,去投奔鲜卑人?鲜卑人对咱们匈奴人怎么样,你又不是不知道。”

    “鲜卑人对咱们再不好,也不过是抢咱们的牲畜和女人而已。曹操,却很可能要咱们的命。最不济,也会把咱们变成生不如死的奴隶。左贤王,咱们要两害相权取其轻。”

    “不至于,不至于……”

    想到中原优渥的生活,刘豹连连摇头,道:“姜耀乃一介武夫,毫无廉耻。他连主母都抢了,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但是,曹操是官宦之后,与世家大族关系密切,还是要脸的。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对咱们动手呢?右贤王,你实在是太杞人忧天了。”

    去卑却深吸了一口气,道:“但在我看来,姜耀和曹操,都是汉人,没有太多的不同。这么说吧,左贤王,你知道,老虎是吃人的吧?”

    “废话,我当然知道。”

    “但是,实际上,山里的老虎,如果不是饿极了,是不会对人动手的。因为,人站起来比老虎要高很多。老虎既畏惧人类的体型,又不知人类的手段,大多情况下会选择避开。”

    刘豹模模糊糊地,好像意识到了点什么,道:“然后呢?”

    “然后,如果有一只老虎,因缘巧合之下,尝到了人的滋味。以后,它就会变得,专门以人类为食了。因为,人类的战斗力太弱了,而味道又是那么鲜美,简直是老虎最佳的食物。”

    刘豹微微点了点头,道:“我明白右贤王的意思了。你是说,姜耀对咱们这些异族动了手,夺了咱们的牛羊财物,男为奴,女为婢……之后,就会像是老虎吃了人,尝到了甜头,乐此不疲。曹操这头老虎见了,也会效仿姜耀?”

    去卑道:“那简直是一定的。我敢肯定,以曹操的为人,必会动手。就是袁绍,也未必不会,对代郡的匈奴人动手!”

    “什么?代郡?”刘豹面色微变,道:“留在草原上族人(北匈奴),已经四十多年没消息了,恐怕早已灭族。姜耀取了并州七郡之后,咱们匈奴人,也就剩下河内郡这一支,和代郡的上万人。如果曹操和袁绍都动手的话。咱们匈奴,岂……岂不是要灭族?"

    “谁说不是呢?”

    去卑着急地都要哭出来了,道:“灭族之危,就在眼前,左贤王,你还犹豫什么呢?”

    “这……容我三思!容我三思!”

    虽然去卑说得非常严重,但是,想到鲜卑人的残暴以及现在的美好生活,刘豹仍然难以做出艰难的抉择。

    不过,很快地,他就不用抉择了。

    “杀!杀奴啊!杀匈奴人啊!”

    “太尉(曹操的新官职)有令,匈奴人谋反,男为奴,女为婢,无一赦免!”

    “冲啊!杀啊!别让匈奴左贤王刘豹和右贤王去卑跑了啊!”

    “一个都不能放走!无论男女,都是官府的财产!”

    ……

    一阵阵喊杀之声,从匈奴营地四面八方响起。

    很显然,他们已经被汉军四面包围了。

    曹操已经动手!

    “完了!悔不该,不早听右贤王之言啊!”

    刘豹虽然优柔寡断,但实际才能并不差。他明白,曹操不对他动手则已,动手必定做绝。

    今天,他乃至于河内郡所有匈奴人,恐怕除了战死之外,只能成为曹操的俘虏。

    这些俘虏的待遇,将跟那些被姜耀俘虏的匈奴人一样。

    男子,只能做沉重的苦力,很难活过十年。

    女子,只能强颜欢笑,去卑微地伺候新的主人,为主人生儿育女。

    她们倒是有可能善终。

    但是,那只是对她个人有意义。

    对匈奴的整个族群,又有什么意义呢?

    “早知今日,我……我一定早早跑回草原去,离汉人远远地啊!”

    只在刹那间,刘豹心中后悔万分,悲凉一片。

    他不知道的是,如果姜耀没出现的话,他虽然抢了蔡文姬,却只是被曹操用钱赎回去了,没有任何损失。

    非但如此,他还活了一百零二岁,享尽了世间的富贵荣华。

    他的儿子刘渊,甚至成了五胡十六国时的汉赵的开国之君。

    简直天下的好事,都被他占了。

    没有天理!

    现在,在姜耀的影响下,世界变成了应该的样子。

    他乃至于他的家族,永远的没有作威作福的机会了。

    他只会,今日葬身于此。

    他的儿子刘渊,只会辛苦劳作几年之后,瘦骨嶙峋,满身疮疤地屈辱的死去,不会再留下任何后代。

    他的女儿,将面临比死更可怕的后果。毕竟,匈奴左贤王家的贵女啊,不可多得不是?

    ……

    ……

    “完了,我匈奴……完了啊!”

    去卑,这个被后世子孙尊为“正皇帝”的蛮酋,现在想到的,却不是自身的安危,而是整个匈奴。

    一切如他所料,曹操对匈奴动手了。

    那么,袁绍还会远吗?

    汉人诸侯,都被姜耀带坏了啊!

    ……

    ……

    好吧,去卑还真料对了。

    七日后,***手下大将夏昭,和袁绍手下大将淳于琼,各率五千军,从东西两面进入代郡,突然袭击,将代郡的匈奴人团团包围。

    “你们匈奴人的末日到了!哼,我对付不了姜耀,还对付不了你们吗?”

    夏昭望着眼前的匈奴人营地,心中暗想。

    ***在并州的地盘,只剩下上党和太原两郡。夏昭作为***手下大将,当然面上没什么光彩的。

    但是,杀了这些匈奴人,夺了他们的牛羊财产,掳了他们做奴隶,还是让夏昭的心情颇为愉快的。

    淳于琼更是意气风发,直接朗声道:“主公不是对付不了姜耀,而是正在围攻易京的公孙瓒,腾不出手来。现在,就先拿这些匈奴人,出出气吧。”。

    身为天下第一诸侯,袁绍心高气傲,对于抢了他半郡之地的姜耀,当然恨之入骨。

    只是如今腾不出收来对付姜耀,才采取了这场行动——哼,连并州七郡之地都守不住,要你们这些匈奴废物何用?也许,姜耀的做法是对的。去做奴隶,是你们这些卑贱蛮夷的唯一价值!

    “杀!”

    随着夏昭和淳于琼的一声令下,袁绍军冲入匈奴营地……

    ……

    ……

    总而言之,姜耀打了个样儿,彻底激发了袁绍和曹操的凶性。

    到了建安三年四月的时候,世间已再无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