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八十章 曹操又双叒叕来送美人了!

    时光似箭,眨眼间就到了建安七年的三月。

    三月风光无限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桃红柳绿。然而,话说回来,此时也正是青黄不接,旧粮将尽新粮未收,平民百姓最为艰难的时刻。

    也正是在如此时节,曹操的长子曹昂,心腹谋士郭嘉郭奉孝,作为曹操的使者,来到了黄白城。

    “上将军请看。这是家父的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请上将军笑纳。”

    白虎堂内,曹昂微笑着,将一份礼单递到了姜耀的面前。

    “曹公有心了。”

    姜耀接过礼单随便看了一眼,就放在了一旁。

    别说姜耀这种身份了,就是一般的贵人,都没有拿着礼单仔细翻看的道理。

    “呃……”

    曹昂的面色有些尴尬,道:“说实话,家父为了筹措这些礼物,费了不少心思。上将军请仔细看看,仔细看看。”

    “也好。”

    姜耀将这跟礼单拿起来,仔细观瞧,轻声念道:“金五千两,银一万两,蜀锦五百匹,宝马二十匹,珍珠七斛,绝色美女二十人。第一人,郭照,字女王,十八岁,安平郡广宗县人,南郡太守郭永之次女,天姿国色……”

    前面那些金银锦缎,千两万两几百匹的,对姜耀、曹操这种人来说,完全不算什么。

    很显然,重点就是这些美人了。

    “对,就是这位郭女王。”曹昂道:“国色二字,家父可不是随便用的。多了不敢说,此女的姿色,绝对不在那貂蝉和冯夫人之下。最关键的是,此女待字闺中,如今还是清白女儿身……”

    曹昂仔细察言观色,见姜耀面色丝毫没变,才放下心来。

    世传,姜耀只爱经了人事的妇人,不喜欢纯洁的少女。如果,姜耀表现出对郭照郭女王的不喜,他可就弄巧成拙了。

    要知道,他的兄弟曹丕,见了这郭女王之后,可是惊为天人,哭着喊着,要娶之为妻的。即便不娶之为妻,也要先据为己有几天,再送给姜耀。反正,姜耀只喜欢妇人嘛。

    多亏了曹昂觉得,姜耀只是荤素不忌而已,才竭力阻止了此事——得了妇人,将美貌妇人送给姜耀享用是一回事。得了少女,先享用了变成妇人,再送给姜耀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姜耀真的只喜欢妇人,曹昂不是对曹丕枉做小人了吗?

    现在见姜耀没有任何不满之色,曹昂暗松了一口气,继续道:“如此清白又绝色的佳人,天上少有,世间难寻,也只有上将军才配得上。家父将她送给将军,也算成人之美,天作之合。”

    “曹公真的有心了。”

    姜耀当然知道,这郭女王是多么国色天香了。

    她可是历史上,曹丕的皇后。

    这是个在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嫁给小她三岁的曹丕,最终却斗倒了“洛神”甄宓的女人。

    无论姿色还是手段,肯定都相当不一般。

    只是,现在郭女王才十八岁,还是个清白纯洁的少女,就被曹操搜罗来送给姜耀了。

    姜耀继续念道:“第二人,蔡玫,字明姬,十七岁,陈留郡圉县人,故治书侍御史、左中郎、高阳乡侯蔡邕之次女,清丽脱俗,通文学擅音律能舞蹈……嗯?不对,蔡邕之女,不是叫蔡琰,字昭姬吗?”

    曹昂赶紧解释,道:“好叫上将军得知,蔡昭姬确实是蔡邕之女。不过,她是长女。而这蔡玫,是次女。论姿色,蔡玫犹胜其姐。更兼年轻许多,清白之身,所以,排在这二十名美人的第二位。当然了,如果上将军喜欢蔡文姬,您看,第十八位就是。”

    姜耀仔细一看,果然,千年之后都名声甚响的大才女的蔡文姬,只在二十名美女的名单里面排名十八而已。

    看来,曹操为了这份名单,下了很大的心思。他统治范围内,能搜罗的绝色美人,都给搜罗到了。

    “所以……”

    曹老板这么有诚意,姜耀也就不兜圈子,直接开门见山了,道:“官渡那边,曹公和袁绍率军对峙达一年之久。如今,果然支撑不住了吗?”

    郭嘉主动接话,苦笑道:“上将军英明,朝廷确实是撑不住了。这次,太尉派吾和大公子为使,就是请上将军出兵助战的。”

    废话,曹操凭什么能撑得住啊?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时,张绣率领的万名西凉军,是曹操麾下的非常重要的军力量。因为姜耀的穿越,这万名西凉军,没了。

    程昱,官渡之战时,负责监视并统领首鼠两端的臧霸,拦住袁绍从青州方面攻入兖州的数万大军。现在,程昱成了姜耀的虎贲屯田中郎将。

    袁绍这边呢?

    虽然姜耀斩了颜良诛了文丑,但历史上的官渡之战前,颜良和文丑也已经被斩了。

    更要命的是,因为姜耀的蝴蝶效应,袁绍麾下第一悍将麹义还活得好好的,正在统领大军。

    另外,沮授死了,田丰降了姜耀,袁绍那边反对和曹操开战的领军人物没了,全是主战派。袁绍军比历史上的官渡之时,更加万众一心。

    还有!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时,这四个人也是袁绍那边的大将。但是,袁绍把他们当偏师来用,把他们派到汝南郡招降黄巾军残部,去给曹操的后方捣乱了。

    但是,因为并州之战中,袁绍大败给了姜耀。现在的袁绍,为了一雪前耻,真是求贤若渴。对刘关张赵这四个真正的人才,增以重兵,委以重任。

    这么多不利条件综合下来,曹老板能在官渡支撑一年,实属不易。

    现在曹操这边的情况是,曹操率主力五万人和袁绍主力十八万在官渡对峙。

    曹仁的两万军、臧霸的一万军,和袁谭率领的青州兵五万,在兖州泰山一线对峙。

    另外,曹操还有一万军防备西方的姜耀,另有一万左右的兵马防备南方的孙权。

    嗯,去年孙策就被刺客害死了。如今,孙权已经上位。

    不管怎么说吧,经过一年的消耗战,曹操总兵力只剩下十万左右,和袁绍对峙的主力才五万。而袁绍被姜耀教训了一次后,谨慎许多,光对付曹操这五万军就出动了十八万大军,把曹***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要不然,曹操也不于姿态如此之低,把境内能搜罗到的绝色美人都给姜耀送来了——别的好东西,曹操也拿不出来多少。

    姜耀叹了口气,道:“好吧,吾承认,寡人有疾,寡人好铯。这二十名美人,吾甚是满意。而且,之前曹公没有任何请求,就送了冯夫人、伏皇后、董贵人来,姜某人很承他的情。但问题是……这也不够啊!仅凭这些美人,就让吾出动数万大军,为曹公打生打死?这说不过去吧?”

    郭嘉道:“当然不是仅凭这些美人。事实上,这二十名美人,只是曹公表达对上将军的善意而已。真正的条件,咱们再细谈。吾和大公子,可以全权代表曹公。”

    曹昂面色严肃地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只要我们二人同意了,家父必会认账。如果上将军不放心,可以将我二人留在天策军。待家父履行了承诺,再放我们回去。”

    “敢情你们俩,既是使者又是人质啊!”姜耀简直有些哭笑不得,道:“好吧,咱们直接开始正题。曹公那边,到底是什么章程?”

    曹昂道:“你我双方结盟,共灭袁绍。事成之后,青州、冀州归我方所有,幽州归天策军所有。”

    郭嘉补充道:“上将军不要觉得,天策军仅得一州不公平。实在是,我方已和袁绍苦战一年,双方的消耗都非常大。我军固然已是山穷水尽,袁绍军恐怕也是强弩之末。上将军如果想平分三州之地的话,恐怕也算不上公平。”

    “吾倒不是嫌一州之地太少,而是曹公这完全是拿袁绍的地盘做人情啊。自己什么都不用付出,就想让我天策军出兵为他打生打死……”姜耀连连摇头道:“不可,绝对不可。”

    “那上将军的意思是?”

    姜耀眉毛微挑,道:“至少,曹公得把他治下的河内郡和河南尹,交出来吧?”

    大汉十三州,最精华的所在,就是司隶地区,也就是司州了。

    司州既包括八百里关中之地,又包括弘农郡、河东郡,河内郡、河南尹这四郡。只要曹操肯割让河内郡和河南尹,姜耀就能取得完整的司州了。

    曹昂面露难色,道:“这不大妥当吧?在下当然理解,天策上将全取司隶地区的愿望。但是,后汉故都洛阳,就在河南尹。所以,此郡才称‘尹"而不称‘郡"。家父总揽朝政,却把后汉的国都洛阳都丢了……这……这实在没法跟朝廷交代。”

    郭嘉附和道:“而且,如果天策军取了河南尹,那天策军的边境,就距离许都,只有不到一百里了。恐怕无论曹公,还是朝廷各大臣,都难以安寝啊。”

    姜耀却满面地不以为然之色,道:“曹公和朝廷诸公觉得不安全,完全可以迁都嘛。吾看袁绍的老巢邺城就挺好。另外,你们说,把幽州全给吾?幽州那么多坚城,吾也懒得一座座去打。这样吧,吾只要幽州西北部的代郡和上谷郡,剩下的,就由你们慢慢去折腾吧。”

    “那就这么定了!”曹昂迫不及待地道。

    洛阳虽然是后汉国都,但被董卓烧过一次了,非常残破。让给姜耀就让给姜耀吧,只是个面子问题。

    幽州九郡,姜耀只要两个。即便再加上河南尹和河内郡,仔细算起来,曹操这边还占了五个郡的便宜呢。

    当然了,这只是曹昂的算法。

    在姜耀算法里,历史上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后,费了八年的水磨功夫,还利用了袁绍三子争位,才全灭袁绍势力,这也太难了。

    没办法,袁家四世三公,底蕴深厚,统治非常稳固,必须一座座城池去争夺。

    姜耀可不愿意硬碰一座座幽州的坚城。

    打华夏的城池,顾忌太多,哪有打异族的城池爽?什么驱民攻城啊,散布瘟疫啊,水淹啊,火烧啊,屠城啊……怎么方便怎么损失小怎么干,毫无心理负担。

    有打幽州众多坚城的功夫和精力,还不如去打异族的城池呢。

    另外——

    “别高兴的太早。吾的话还没说完呢。”姜耀道:“作为补偿,鲜卑人,你们就不要打主意了,全是吾天策军的。”

    曹昂满面迷惑之色,道:“上将军是什么意思?鲜卑人,怎么就成了您的?而且,我们又为什么要打鲜卑人的主意?”

    “怎么?大公子很难理解吗?”姜耀道:“在吾眼中,草原上的异族,既是无主的可以行走的财物,又是可以用来练兵的磨刀石,非常珍贵。现在,咱们双方还是划分清楚的好。免得将来为了这些异族,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哪里,上将军说笑了。”

    曹昂以为姜耀是在炫耀武力,既不想违心地附和,也不想反驳以至于得罪了姜耀,尴尬地笑了笑。

    郭嘉却心中一动,若有所思地道:“天策军先灭并州七郡的胡人,后横扫西部草原,又灭西域三十六国……所以,消灭异族壮大自己,就是天策军强大的奥秘所在吗?”

    姜耀这个挂逼还有系统呢,还有领先这个时代两千年的见识呢,还有无数科学知识呢。

    不过,姜耀也不解释,点头道:“奉孝可以这样认为。对了,吾还有最后一个条件。”

    “上将军请讲。”

    “曹公恐怕粮食不多了吧?击破袁绍军之后,所有俘虏,必须归我天策军。”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曹操取得胜利之后,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直接杀了八万降军。

    这回,姜耀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如此浪费。

    对于此事,郭嘉和曹昂当然无可无不可。

    最后,郭嘉道:“如今,我军当面的河北军,约十八万众。曹公不过凭五万军死守营垒而已。不知上将军,准备用多少兵,助曹公破贼呢?”

    姜耀想了一下,道:“吾天策军主力,尽在花剌子模。留在内地的,不过三万众左右。嗯,留下一万应变,这次就出两万军吧。”

    “两万?是不是太少了?”曹昂着急道:“据在下所知,天策军治下,除了野战军之外,还有府兵。天策军集结府兵,仓促间也能得个三四万人吧?”

    “五万人都问题不大。不过,何必呢?”

    姜耀目中精光一闪,胸有陈竹地道:“吾以为,两万天策野战军,已经足够助曹公破贼了。”

    ……

    ……

    半个月后,官渡地区。

    得知姜耀率两万大军来援,曹操率三千骑,出营三十里相迎。

    一见姜耀,他就翻身下马,徒步快速向姜耀走来。

    “哈哈哈!五年不见,上将军不但风采更胜往昔,而且平关中,吞并州,横扫西部鲜卑、覆灭西域三十六国,攻占花剌子模,做出了好大一番事业。吾曹操,真是既感到与有荣焉,又佩服之至啊!”

    姜耀自然也依例照做,下马向曹操走来,道:“五年不见,曹公平吕布,灭袁术,也做出了好大一番事业,姜某佩服。”

    ……

    二人携手揽腕,时而正常话语,时而哈哈大笑,好像关系多么好的朋友似的。

    不过,实际上,无论是姜耀身后的陈到等亲卫,还是曹操身后的典韦等亲卫,都面色肃然,凝神戒备。

    后来,曹操和姜耀各自上马,一起入了曹操的大营,中军帐。

    照样,中军账外,既站着五百名天策军的军士,又站着五百名曹军的军士。

    中军账内双方的侍卫人数,也是非常默契地完全相同。

    “现在,咱们该说正事了吧?”

    略微客套了几句后,姜耀面色微敛,道:“曹公,你给我交个底,现在是不是军中缺粮?”

    “正要向上将军求援。”曹操苦笑道:“现在,民间实在榨不出粮食来了。而我军军中粮草,不过能撑半个月左右,还望贵军支援一二。”

    姜耀却微微摇头,道:“吾却以为,半个月的粮食,足够了。”

    “这话怎么说?”

    “咱们这就向袁绍下战书,三日后决战。我天策军利用这三天的时间进行休整。贵军也利用这三天的时间饱餐战饭,积蓄体力。三日后,一举破贼,还愁没粮食吗?”

    曹操沉吟道:“吾刚才说的,半个月的粮食,是按照节省的情况算的。如果让军士们顿顿吃饱,又没有新的粮食补充……那三天后,吾可就只剩下五日的军粮了。上将军,你这是要吾破釜沉舟啊!”

    “曹公在官渡,原来有军五万。后来,咱们双方结盟,你撤回了监视吾天策军的一万大军。再加上吾这两万野战军,总共就是八万大军了。而当面袁绍的总兵力,是十八万左右……”

    顿了顿,姜耀眉毛一挑,道:“现在的关键,就看,曹公相信不相信,我方的八万军,能破袁绍的十八万大军了?”

    曹操略微沉吟了一下,道:“说实话,八万对十八万,吾的信心没那么充足。不过么……”

    “怎样?”

    “上将军自从独立领兵以来,野战还从来没败过吧?想必,这次也是如此。”曹操重重地点了点头,道:“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了吧!吾相信上将军!”

    “曹公定不会后悔。”

    当即,郭嘉执笔,龙飞凤舞,写下了一份战书。曹操、姜耀,分别签名用印,派使者给袁绍送去。

    在历史记载中,是许攸告密,曹操偷袭了乌巢,烧了袁绍的粮草,才最终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不过,仔细想想,曹操和袁绍都对峙一年多了,连对方的运粮队都劫了不知多少次了,曹操能不知道乌巢是袁绍的屯粮地?哪里需要许攸告密?

    恐怕,许攸真正告的秘,是袁绍一方当前刚好有大批粮食,运进乌巢。短时间内,袁绍不会得到新的粮草供应了。说不定,许攸还告诉了曹操,一路上袁绍军的布防情况,甚至乌巢守卫布置的详情。所以,曹操才顺利烧掉了袁绍的军粮,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现在,袁绍形势一片大好,许攸没想着投降曹操。

    劫乌巢的意义就不大了。

    姜耀干脆决定,和曹操一起,堂堂正正地战胜袁绍加刘备的组合,取得这场官渡之战的胜利。

    ……

    ……

    当然了,袁绍和刘备的组合,也想堂堂正正的碾压姜耀和曹操的组合,取得战场官渡之战的胜利。

    袁绍为什么集结了十八万大军在官渡?十万军碾压曹操,足够了。

    事实上,就是防备姜耀出兵干涉。

    现在,得知姜耀仅仅来了两万野战军,袁绍简直大喜过望。

    并州之败后,他痛定思痛,从乌桓人、鲜卑人手中,购买了不少良马。组建大量骑兵部队。还利用河北的资财,给这骑兵部队良好的待遇。

    袁绍并不认为,他麾下骑兵部队的战力,在当初并州之战时,姜耀的两翼骑兵之下。

    而袁绍骑兵的总人数,现在是六万!

    两万对六万!

    八万对十八万!

    优势在我!

    无论怎么算,袁绍都没输的可能。

    别说袁绍了,就是他麾下的谋士审配、逢纪、郭图、许攸等人,都不认为,此战有输的可能。

    大家甚至觉得,这是天佑仲姓!

    如果,姜耀的主力在内地。十几万天策军精骑,再加上曹操的六万主力。十八万袁绍军还真不敢放对。

    但现在,不是天策军主力远在万里之外吗?

    整好给了袁绍一举歼灭曹操和姜耀,取得天下的机会!

    上天保佑!

    天赐不取,反受其咎!

    当即,袁绍毫不犹豫地回了战书,同意了三日后的决战。

    ……

    ……

    当天晚上,刘备军帐内。

    “来,大哥,三弟,子龙兄弟,咱们再干一碗。”关羽端起面前的一碗酒,道:“庆祝姜耀那厮,主动约战我军,狂妄自大,自取灭亡。”

    “对,姜耀那厮向咱们约战,就是在自取灭亡!”

    张飞一饮而尽,擦了擦嘴边的酒渍,道:“姜耀不就两万野战军吗?够干什么用的?光咱们麾下,袁绍就拨给了三万精骑。这回,咱们一定能把姜耀这厮宰了,帮大哥把嫂子抢回来。”

    “光把甘嫂嫂抢回来怎么行?”关羽冷笑道:“这回啊,咱们不但要抢回嫂嫂,还要抢姜耀的女人。什么邹氏,什么貂蝉,什么李采薇……姜耀后宅有名有姓的那几个女子,都要来伺候大哥!对了,还有个杜氏,要来伺候吾。剩下的几个,就都给三弟当小妾。如此以来,咱们才算报仇雪恨,一雪前耻。”

    “姜耀确实可恶。”

    赵云也把前面的一碗酒一饮而尽,随口应和了一声。

    不过,他的面色不大自然。

    赵云和旁人不同,他一直的理想,就是追寻能够施仁政解民倒悬的明主。

    他投奔公孙瓒时,公孙瓒问他为什么要投奔,他回答说:“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后来,赵云见公孙瓒不是心目中的明主,就随便找个理由回家了。

    再后来,赵云在邺城,遇到了投奔袁绍的刘备,选择向刘备效忠。也是因为认可刘备仁义的名声,觉得刘备能成为解民倒悬的明主。要不然,他为什么不选择效忠明显势力更强大的曹操或者袁绍呢?

    现在听关羽说如何炮制姜耀的女人,赵云心中甚为不喜。

    刘备敏锐地感觉到了赵云的异常,道:“诶,云长此言差矣。常言道,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一些女流之辈何足挂齿?吾等,难道是是为了什么女人,才与姜耀为敌吗?非也!吾等是为了击败曹贼,匡扶汉室,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姜耀选择帮助曹操,那就是人神共愤,吾等才理应代天行事,将他除掉。”

    “大哥说得甚是。”关羽站起来,深深一躬,道:“云长受教了。”

    张飞也有样学样,道:“俺也知错了,谢大哥教诲。”

    赵云甚至有些激动,道:“好!好一个匡扶汉室,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主公如此胸襟,何愁大业不兴也!”

    然而,他们都没想到,此时刘备心里想得却是:如果能击败姜耀,抢了他的女人,一雪前耻,当然是最好。姜耀如何对待甘氏的,我一定要十倍报之!

    不过,这种胜券在握的感觉,怎么这么熟悉呢?

    不要啊!

    千万不要蹈白河之战的覆辙,之前还信心满满,打姜耀的女人的主意,最后连自己的女人都保不住!

    一股很轻微的,但很不吉祥的预感,涌上了刘备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