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九十四章 盘点姜耀家底,震惊曹操

    建安十一年四月初七。

    邺城,太尉府,一个清雅的房间内。

    一桌上好的酒宴已经摆好。

    曹操坐了主位,曹昂在侧座相陪。

    这是难得的,父子独处、畅叙别情的好时光。

    “好酒!”

    两年未见的儿子亲手斟的酒,喝起来就是美味。曹操一饮而尽,微微得意道:“昂儿啊,你可知,这两年为父为咱们曹家,打下了多么大的基业?”

    曹昂又给曹操斟满一杯酒,道:“两年多了,儿想家得很,着急赶路,倒是没有仔细打听。”

    “嘿嘿,没仔细打听不要紧,吾告诉你……”

    曹操一边喝酒吃菜,一边将这两年曹家的发展,说给曹昂听。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在姜耀战马以及炒面、肉松、奶粉的支持下,曹操非常顺利地灭了乌桓。

    他不但掳了乌桓男子为奴进行屯田,将乌桓女子赏赐给有功将士提升士气,而且获得了大量的牛羊和战马。

    即便算上东征乌桓的损耗,曹操的骑兵也扩充至八万。

    然后,曹操以八万骑兵,六万步卒,共十四万大军,横扫幽、冀二州,灭了袁熙和袁尚,只剩下青州的袁谭在苟延残喘。

    就在刘备以为,曹操接下来会全力攻打袁谭之时,曹操突出奇兵,偷袭了汝南郡。

    刘备大败,丢了汝南郡,被迫逃入荆州境内。

    他麾下重要谋士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所掳,徐庶也被迫投降了曹操。

    “所以啊……”曹操掰着手指,计算道:“现在,咱们曹家,已经拥有了徐州、豫州、冀州、兖州四个完整的大州,还有差上谷郡和代郡的幽州,还有一个扬州的九江郡,以及乌桓草原。怎么样?昂儿你以为,现在咱们曹家的势力,比起天策军来如何?”

    事实上,除了畅叙别情之外,曹操最想和曹昂谈的,就是这个。

    虽然往姜耀那送了不少美人,虽然严禁手下的校事刺探天策军的情报,甚至允许儿子曹昂随军西征向姜耀学习,对姜耀表达了很多善意……但那都是曹操争霸天下的策略而已,并不意味着曹操愿意臣服姜耀。

    恰恰相反,身为一代枭雄的曹操,无时无刻不盼望着超过姜耀,全面压制姜耀,甚至击败姜耀,一统天下。只是,在实力足够强大之前,他不会做蠢事,破坏和姜耀的和议而已。

    如今,华夏十三州,曹操已经拥有了五个州。

    他觉得自己的势力发展地非常快,应该能超过姜耀了吧?至少,也应该能和姜耀分庭抗礼了吧?

    曹操非常期待,从天策军“留学归来”的儿子曹昂的答案。

    “那什么……父亲大人……”曹昂的面色有些尴尬,吞吞吐吐地道:“请恕我直言,咱们和姜耀的差距,恐怕……恐怕比两年前更大了。”

    “嗯?为什么这么说?”曹操满面的怀疑之色。

    曹昂道想了一下,道:“敢问父亲大人,咱们现在,总共有多少人口?”

    曹操道:“徐州、兖州、豫州,自从董卓乱政以来,这三州连经大战,人口不多。但是三州加起来,四百万人口总是有的。冀州和差两个郡的幽州,人口就比较多了。虽然幽州的代郡和上谷郡被姜耀拿走了,又被他用战马换走了二十多万人口,但是,还是有三百五十万左右的百姓。再加上四十万人口的九江郡,二十余万的乌桓奴隶……咱们治下,现在的人口,大概是八百一十万。”

    曹昂道:“那父亲大人知道,天策军有多少人口吗?”

    曹操计算道:“姜耀的司州、凉州、并州,还不如咱们的徐州、兖州和豫州呢,连经羌乱、军阀混战,残破不堪。即便加上半个南阳郡,大概也就是两百二十万的人口。幽州的代郡、上谷郡,是出名的偏鄙之郡,即便加上姜耀用战马换来的人口,吾估计也就是七十万。这就是两百九十万。呃……西域三十六国,姜耀掳掠了多少人,昂儿你知道吗?”

    “知道,这些数字天策军并未对儿子保密。”曹昂道:“在西域三十六国,天策军大概掳掠了八十万左右的人口为奴。另外,花剌子模地区原本有两百万左右人口,被天策军屠了八十余万后,还剩下一百一十万左右。天策军的草原奴隶,这些年虽然多有折损,但是现在还剩下六十万。”

    “两百九十万……八十万……一百一十万……六十万……这就是五百四十万了,还不到六百万。”

    “父亲大人别忘了,邺城的三十万人口,全部给了姜耀。”

    “那也不过是五百七十万,依然不到六百万,哈哈!”

    算到这里,曹操心中大定,再次痛饮一杯,双眼微咪道:“吾就说嘛,两年的时间过去,姜耀现在的势力,可能已经不如吾曹家了。”

    曹昂却微微摇头。

    他一边斟酒一边对曹操,道:“但是,好让父亲大人得知,姜耀新收的白沙州,人数在五百万左右。”

    “多……多少?”

    曹昂笃定道:“五百万。上下差距,绝不会超过五万。儿子在两河州待了三个多月,对这个数字绝对有把握。”

    “一州之地,就有五百万人口,姜耀这州划得也太随意了吧?”曹操完全目瞪口呆,道:“也就是说,姜耀治下的总人口,大概是一千一百万,比咱们多了近三百万?”

    原本,曹操还以为,取了冀州和幽州之后,治下人口肯定能超过天策军。

    没想到,姜耀取了一个白沙州,就有五百万的人口,轻轻松松把他超越。

    非但如此,那可是五百万毫无心理负担,随意压榨的异族啊!论起战争潜力来,可比曹操强多了!

    然而,事实上,即便曹操这么想,也依旧是太乐观了。

    曹昂苦笑道:“姜耀治下的人口,大概是一千一百万。其中,白沙州五百万,其他地区不到六百万……天策军都这么说,大概天策上将姜耀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据儿臣观察,恐怕这数字是不对的。”

    “不对?为什么不对?”

    “因为,这只是数字的加加减减而已,没有考虑人口繁衍的情况。好像是,得到多少人口,就永远是多少人口似的。事实上,姜耀不断组织汉人青壮进行移民,每个移民少则两个女人,多则四个女人。天策军就更不用说了,平均起来,每个人的妻妾绝对在五个以上。再加上姜耀鼓励生育,鼓励教育的种种措施……我估计,应该比一千一百万人口,还能多出来一百万左右的孩子。”

    “不对吧?”曹操微微皱眉,道:“那些女子,嫁给汉人还是嫁给异族,不都是生孩子吗?怎么可能凭空多出一百万孩子来?”

    曹昂仔细解释,道:“其实是不一样的。父亲大人请想,一个女人能生多少孩子?四五个都问题不大。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人口仅仅不增不减而已呢?”

    “当然是因为,平民百姓养不活那么多孩子。”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一般情况下,平民百姓是养活不了太多的孩子的。但是,无论汉人移民,还是天策野战军,都能养活众多的孩子。”

    “吾明白了。”

    曹操瞬间秒懂。

    在大多数地方,上层人物,都是会疯狂压榨下层的。要不然,他们哪里来得华屋美食?哪里来得美女美酒?哪里来得绫罗绸缎?

    下层被压榨多了,自然养不起众多的孩子了。

    不过,在天策军的治下,那些异族的高层人物基本被天策军清扫一空了。

    他们积攒的财富,被作为军饷发给了天策军。天策军用这些财产养女奴,养女奴生的孩子。

    他们剥夺底层的工具——土地和宅子,被分配给汉人青壮。这些青壮用这些养异族妻妾,养异族妻妾生的孩子。

    说穿了,就是把原本属于异族上层人物的泼天利益拿出来,养汉人的孩子!

    连带着,那些嫁给汉人的异族女子,都大大受益,获得比之前更美好的生活。

    曹操灭了乌桓之后,实力空前膨胀,其实早就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这个道理,只是没有细想而已。

    现在,仔细一思考,瞬间如醍醐灌顶一般清晰。

    不过,当他把这番见解说出来时,曹昂依旧摇头,道:“除了用异族上层的泼天利益养育孩子之外,还有本族上层的利益。天策军的主要收入是对异族的抢掠和压榨,对汉人却实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所以,原本纯粹汉人孩子的数量也远比正常多很多。另外,天策军还利用了工匠的力量。”

    “工匠的力量?”

    “没错。天策上将亲口对我说过,要特别重视工匠,起码工匠的地位不应低于农。比如现在的天策军治下吧,利用花剌子模的工匠和奴隶们,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不知使多少靠天吃饭的田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还有,天策军的化肥。虽然我不知道,天策军的化肥是怎么治出来的,但确实能让地里的出产增加两成。还有,天策军治下,官府推广一种叫曲辕犁的农具……对了,天策军还用水磨帮着老百姓磨面,父亲大人您知不知道,现在天策军治下特别流行一种叫饺子的食物……”

    曹昂在天策军待了一年多,可不是白待的。他对天策军种种不同于曹操治下的地方,做了详细的比较和研究。

    早在建安六年的时候,天策军的水利工程和钾肥产业,就有一定的规模了。

    贾诩估计,再过个三四年的光景,天策军就该考虑谷贱伤农的场景了。

    现在五年的时间过去,天策军用掳掠的金银保底收购粮食,倒是没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

    但是,治下子民的生活真是越过越好。

    现在连程昱手底下的奴隶们都能完完全全的,吃粮食吃饱。现在,奴隶们的死亡率已经降到了极低的程度。程昱估计,就算这些人在草原上自由放牧,都未必有这么低的死亡率。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更是从追求吃饱,转向追求吃好。

    饺子开始流行。

    可千万别小瞧了饺子。

    制造饺子,就得有白面。要想有白面,就得能把小麦磨成面粉。非但如此,擀皮和馅包饺子,哪样不需要不少的时间?

    这玩意儿能够流行的话,说明天策军的水磨推广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大降低了小麦的加工费用。而且,百姓们不吃难咽的“麦饭”了,追求口味更好饺子,意味着他们生活水平的巨大提升。

    “所以……”

    曹操听完了曹昂的介绍后,简直目瞪口呆,道:“所以,天策军现在拥有的人口在一千二百万左右,而且老弱甚少,青壮甚多,儿童更多。非但如此,他们不但能吃饱而且逐渐吃好,意味着他们长大后会拥有比咱们的子民更强壮的身体,也就是说天策军会拥有更好的兵源?天策军的发展潜力,要远在咱们之上?”

    曹昂微微点头,苦涩道:“如果,咱们治下,还是和两年前一样的话……可以这么说。”

    “那……那吏治方面呢?姜耀对士人们一向严苛,无论贾诩还是程昱,都声名狼藉。恐怕也没有多少贤人,愿意为天策军效力。他的吏治,应该不如咱们吧?”

    曹昂的面色更苦,道:“虽然不知姜耀是如何做到的,但是,论起吏治清明来,咱们拍马都跟不上……甚至可以说,儿臣从没想过,会有如此清明的官府。”

    还能是为什么?

    姜耀那些奖励奖励的,百分百忠诚的士兵们呗。

    尤其是貂蝉这个暴击小能手,光暴击的各种士兵都超过四千了。

    有了忠诚度百分百的人,什么都好办。

    文化水平不高怕什么?百分百忠诚,让他们努力学习不就行了?

    智力一般怎么了?又不是考研究生,要的就是他们的忠心和执行力。

    还有最关键的,老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这些人放在哪里,都不但努力完成本职工作,还秘密向天策府报告,哪个官员贪墨欺上瞒下,哪个官员能力强受百姓拥戴,哪个官员虽然宽厚但压不住肠子,哪个官员虽然严苛却兢兢业业其实没多大毛病,哪个官员一心往上爬太过追求短期效应……

    这些人的报告,就是天策府对基层官员进行升迁贬谪的重要依据。

    长年累月下来,清者上贪者下,能者上庸者下,天策府治下的吏治能不清明吗?

    官场风气非常好,又影响了初入官场的官员不追求溜须拍马而是追求清正廉洁……完全形成了正循环。

    曹昂虽然仅仅是走马观花,都对天策府的吏治叹为观止了。

    “吏治非常清明,意味着几乎每文钱,都能花到刀刃上。天策军的实力,何止比吾预想中增加了五成?”

    曹操不相信谁,也不能不相信看着长大的长子曹昂啊!现在的他,已是满面的失望之色,只得怀着最后的希望,问道:“那军事方面呢?天策军可是如之前一样强大?”

    其实,曹操之前一直隐隐有所怀疑,姜耀仅仅率领两万天策野战军,帮助他击败了袁绍,是不是在作秀?

    是不是剩下的十二万天策野战军,同样如此强大?

    还是说,当初姜耀是带了两万最精锐的部队助战,其余野战军的实力就要弱一些了。

    如果,果真是后者的话,曹操还是有信心,拿现在的军队,和天策军拼一拼的。

    不过,曹昂的介绍,注定让他失望了。

    什么坚固无比而且漏水不沉的船只,什么砍敌人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的陌刀队,什么一下子能射二十支弩箭的连弩,什么如神如魔不可抵挡的姜耀本人,一万天策铁骑和两万敌军重骑兵的碰撞,二十万天策军大破四十五万三国联军……还有最关键的,那能够飘上天空的魔鬼的头颅!

    古往今来,除了借助风力的风筝之外,还有什么能飞上天空!曹昂可以肯定,这些魔鬼头颅绝对不是借助风力!

    这可怎么比?

    连姜耀是如何做到的,都完全不清楚。

    “这样啊……”

    曹操听完了曹昂的话,沉吟了半晌,最终苦笑一声,道:“原本,吾还以为,经过两年的励精图治,吾已经追赶甚至超过姜耀了。没想到,确实如你所言,吾和姜耀的差距更大了。”

    “但是,儿在天策军,学到了一些东西。如果咱们也重视匠人,澄清吏治,奋起直追的话。将来咱们曹家的成就,未必就在姜耀之下!”

    “昂儿你不必安慰吾。”曹操摆了摆手,道:“吾这一辈子,经历的败仗多了,绝不至于就如此气馁,更不需要你个小孩子来安慰。只是……”

    “只是什么?”

    曹操苦笑道:“只是吾原本搜罗了一些美人,正在犹豫是否给姜耀过去。毕竟,如果天策军比咱们强,咱们就要不断向姜耀表示善意,维持盟约。如果天策军不比咱们强……咱们也没必要上赶着巴结姜耀不是?”

    曹操之前,曾经打过用美人消磨姜耀意志的心思。但送了那么多美人都没什么效果之后,这心思早就熄了。后来送美人,主要是表达对姜耀的善意。

    曹昂微微点头,道:“父亲大人英明,姜耀的确好铯。在贵霜国都富楼沙,那投降的贵霜宰相摩罗,送他美貌的孙女去伺候姜耀,第二天就抬籍入汉了。只是,姜耀后宅的美人太多了,如果咱们送的美人不够出色的话,恐怕效果不大。”

    还有句话,曹昂没说出来。当初,你不是为了请姜耀出兵,把境内能找到的绝色美人,都搜罗一空了吗?后来,又威逼利诱,将甄宓的四个姐姐,都送给了姜耀?

    现在,咱们还能拿出足够让姜耀动心的美人吗?

    曹操却是自信满满,道:“吾儿无须担心。两年时间过去,吾麾下八百万人口,岂能没有新的绝色长成?这次吾给姜耀准备的美人,就是最为出色的四名乌桓美人,以及一个绝色汉女。”

    “此女是谁?”

    “冀州名士辛毗之女,名叫辛宪英。此女刚刚长成,不但颇有颜色,而且是远近闻名的才女,上门求亲的贵人子弟简直如过江之鲫一般。”

    曹昂有些担忧,道:“既然是名士之女,又有如此才学。她愿意仅仅作为一个礼物,去伺候姜耀吗?”

    “愿意不愿意的么……”曹操发出一声冷笑,道:“辛毗原本在袁绍手下效力,吾破冀州,才改投了吾。她一介降臣之女,难道还敢不愿意?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

    ……

    现在的华夏的诸侯,除了天策姜耀外,大致就是辽东公孙康,汉中张鲁,青州袁谭,扬州孙权,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交州士燮,以及占据徐州、豫州、幽州、冀州、兖州以及乌桓草原的曹操,还有在荆州寄人篱下的刘备了。

    姜耀让曹昂、诸葛亮、鲁肃和阎圃送信,当然不仅仅是送信给他们的主君。事实上,一个人大概送两封信。

    阎圃除了给张鲁送信之外,还要把一封信交给荆州牧刘表。

    至于说,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送这封信?

    当然是因为,姜耀给刘表的这封信,不仅仅是告诉他天策军新辟两州的好消息,而且要提高保护费。

    原本,天策军占了半个南阳郡,横亘在曹操和刘表之间。刘表每年向姜耀提供十万石粮食,三万匹绢,作为保护费。

    但是,现在,曹操占领已经占领了汝南郡,和刘表接壤。只是看姜耀的面子,才没有进攻荆州,原来商定的保护费肯定是不够了。

    所以,在这封信里,姜耀提出,每年“十万石粮食三万匹绢”的供奉可以不变,但是刘表应该把剩下的半个南阳郡交给天策军。

    阎圃是聪明人,

    在历史记载中,他劝说张鲁,投降了曹操。不但自身封侯,而且被赏赐了马超的美人老婆。

    姜耀相信,除了这封信之外,阎圃会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刘表献出另外半个南阳郡的。

    “刘荆州,怎么样?您考虑清楚没有?”

    阎圃这次西行,虽然话语不多,但对天策军的了解只在曹昂之上绝不在曹昂之下。

    现在,阎圃仔细对刘表描述了天策军的强大,详细阐述了惹怒了天策军会是什么后果,得了天策军的庇护又是多么安全,但是刘表一直沉默不语,阎圃真是颇为着急。

    “呵呵……”

    忽地,刘表展颜一笑,道:“吾听说,曹操不但和上将军约定,战马换人口,宰割天下,还得到了不少好东西?比如炒面、奶粉和肉松的制作技术。曹操能够顺利征服乌桓,这些好东西起到的作用非常之大。敢问阎先生,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刘荆州的意思是……”

    “吾的意思是,上将军何必一定要找什么曹操合作?吾刘表也行啊!毕竟,论交情,曹操之前和上将军是敌对,还打了一场大战,如今只能算是不打不相识。而吾刘表,可是一直在支持天策上将的。曹操能办到的事,吾刘表都能办到。曹操办不到的事,吾也能办到!”

    什么意思?

    听刘表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不但答应了献南阳半郡的要求,还想献点别的?

    阎圃大喜过望,道:“所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