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一百一十九章 种姓制度,洗脑异族

    姜耀微微一笑,道:“爱妃可曾听说过,《老子化胡经》?”

    没错,就是《老子化胡经》。

    据《老子化胡经》所言,老子西出函谷关,不是去隐居不问世事了,而是经西域三十六国、过大夏,至天竺,创立浮屠教,去教化众生了。

    什么?你说浮屠教的始祖,在天竺的典籍中记载地很清楚,是释迦牟尼而不是老子?这你就不懂了吧?所谓释迦牟尼,不过是老子的一个化身而已。老子的一个化身在天竺乘日精进入净饭王妃净妙腹中,出生后自号释迦牟尼。

    所以,浮屠教即是道教,道教即是浮屠教。

    当然了,信浮屠教肯定是不如信道教的。

    毕竟,道教信的是老子,浮屠教信的只是老子的一个化身而已,信众又何必舍本逐末呢?

    这本《老子化胡经》的理论,当然很有些扯淡。

    但这也不能怪道家啊!

    浮屠教刚传入华夏之时,为了便于传教,就向华夏百姓们宣称,浮屠教也是道家一脉,僧人也是修道之人。百姓对道家很熟悉,老子著《道德经》嘛。渐渐地,浮屠教信众日繁。因为宣传是道家一脉的关系,华夏道家对浮屠教,也没那么多的敌视和打压。

    这么说吧,即便到了三国时期,高僧的自称也是“贫道”,而不是“贫僧”。

    不过,到了两晋时期,随着浮屠教的势力越来越大,就不甘于做道门的附庸了。他们宣称浮屠教掌握着世间的唯一的真理,道门只是邪魔外道罢了。

    道门当时就怒了。

    西晋惠帝时有一个叫王浮的道士,编了本《老子化胡经》来“正本清源”。

    不过,那时候,浮屠教已经做大,《老子化胡经》已经难挽大势了。

    但是,话说回来,现在还是三国时期!

    浮屠教在华夏,还被道门狠狠地压着一头!

    浮屠教的僧人,还在自称“贫道”!

    这《老子化胡经》一出,能起到怎样的效果?

    “王上真天人也!”张琪瑛听完姜耀的讲述,美目中闪烁着兴奋与敬佩的光芒,“之前,我们五斗米道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益州一带。但现在,有了《老子化胡经》这一利器,我们的视野和格局完全可以放宽放远。不再局限于益州一隅,而是应该放眼整个华夏十三州。将华夏十三州众多的浮屠信徒,转化为我五斗米道的信徒!”

    姜耀却微微摇头,道:“格局小了不是?爱妃何必仅仅将眼光,局限于下华夏的故土十三州?比如吾的白沙州吧,全体军民百姓,有七八成是浮屠的信众。因为那什么珈蓝圣女地鼓动,很多人暗中反叛我天策军,我天策军震怒,寺庙收归官府,所有僧尼贬为奴隶,牵扯到的贵人百姓也一概贬为奴隶。但是,话说回来,还有没被此事牵扯到的信众呢?虽然,我天策军宣布,白沙州严禁传播浮屠教,严禁私藏浮屠教典籍,但是,这种思想上的事,用强制的效果并不算好。”

    张琪瑛冰雪聪明,立刻领悟了姜耀的意思,接口道:“那就该我们五斗米道出马了。天策军禁止浮屠教在白沙州传播,可没禁止五斗米道。我们向他们传授《老子化胡经》,让他们改信五斗米道,整好弥补了他们心灵的空缺。”

    姜耀道:“也不必紧紧局限于白沙州。除了白沙州,还有贵霜的残余小朝廷,还有百乘和朱罗,都是浮屠教的地盘。对了,安息国有什么琐罗亚斯德教,老子完全也可以化他们的神灵。还有罗马的光明教的神灵,老子都可以化一化嘛。”

    这才是姜耀指点五斗米道的真正目的。

    还是那句话,头脑中的阵地,天策军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世间需要心灵寄托的愚蒙之人多了,如果他们非要信一种东西做精神支柱的话,单靠强力禁止是行不通的。

    既然如此,何不引导他们信仰,受天策军掌控的五斗米道呢?

    “什么?还有,贵霜、百乘、朱罗、罗马和安息?那……那……”张琪瑛小美人太过激动,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美目之中闪耀着期待的光芒,道:“如此一来,我们五斗米道,岂不是有传遍寰宇的可能?”

    姜耀道:“当然了,打铁还需自身硬。你们五斗米道,要想传遍寰宇,自身也要努力进行一些改进,便于百姓接受。比如,五斗米道这个名字就不怎么好,可以改名天师道。再比如,你们入道需要交纳五斗米,虽然不多,但是还是设置了门槛,这就不好。你们现在,又不打算造反,积聚那么多粮食干什么?凭白惹官府忌惮?”

    琪瑛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王上所言极是。那么,依王上之见,我天师道入教的条件应该是什么呢?”

    姜耀胸有成竹地反问道:“为什么,一定要设入教的门槛呢?依孤看,天师道完全可以宣称,人人都可入道,‘放下屠刀,立地成神"。孔夫子为什么会被后世称为圣人,还不是有教无类……”

    姜耀本来的打算,是引导五斗米道,向着华夏本土以外的地区传播,替天策军占领那些愚蒙之人头脑中的阵地。

    不过随着他和张琪瑛的交流越来越多,发现自己能传授给张琪瑛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比如,刚才谈的,“五斗米道”改名“天师道”,提升逼格。比如,不设门槛,“放下屠刀,立地成神”——历史上,禅宗靠着一个顿悟之说,以及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话语,就把浮屠其他支流打的溃不成军,在华夏一家独大。

    还比如,可以依靠文字典籍的力量,加强天师教的权威。

    现在,虽然浮屠教有着远比天师道完善的经典。但是,别忘了,现在只有姜耀这里有着便宜的纸张,有着“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

    《老子化胡经》+便宜的纸张+印刷术,能达到什么效果?

    这么说吧,其他宗教,现在还用竹简、布匹、禽兽之皮抄录经典,一本典籍的成本太高昂了,根本就不可能普及。

    即便当时的浮屠教,也大多靠着信众口传心授进行传播。

    口传心授多么不靠谱,看唐三藏还要“西天取经”就明白了。

    如果天师道的《老子化胡经》,随处可得。而浮屠教或者其他任何宗教的典籍,都只能通过教徒的宣讲得知,谁的经文更加权威,那还用问吗?

    必要的时候,天师道还可以小小地印刷一些浮屠教的经典,修改一些字句,让这些经典承认《老子化胡经》的正确性。

    循环论证!

    信徒们怎么知道哪本经文是真的,哪本经文是假的?

    完全可以说,单靠天策军的先进技术,天师道已经有了横扫包括浮屠教在内的一切教门的可能。

    还比如,六道轮回的概念不错,天师道完全可以拿来主义,将六道轮回的概念放进自己的教义中。

    还比如说,天师道可以配合天策军的扩张,改进教义。

    天竺婆罗门教的教义,就可以做参考。

    随着天策军的不断扩张,异族百姓可能会问了,为什么华夏人的身份那么高,生活那么幸福?他们的生活,就那么悲惨?这上天公平吗?

    天师道就可以告诉他们,那是因为,当初女娲娘娘造人的时候,先用手捏的是华夏人,华夏人最为高贵。后造的其他种族,比如华夏周边异族,是用脚踩出来的,自然身份低微。比如西方人,是用杨柳枝蘸着泥巴甩出来的,身份就更低了。还有什么扶桑人、南洋猴子,是女娲娘娘太累了,直接用泥巴里面的蛆虫变的,自然身份最为低下。

    当然了,这些异族也不必灰心丧气。只要效忠“天之子”姜耀,立下功劳。如果功劳够大,来世就会转生为华夏人。若是反向而行,对抗华夏,反抗姜耀,来世就会变猪变狗变蛆虫甚至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能超生。

    如此洗脑,当大大有利于天策军的统治。

    嗯,种姓制度虽然不怎么好,但是,它稳定极了,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不信的话,看看后世的天竺。再者,华夏人都是高种姓,其他民族再分个三六九等,想想是不是挺带感的?

    对了,天师教千万不可高高在上,故步自封,要深入民间的婚丧嫁娶之中,进行潜移默化。比如信众结婚,天师教的道士,完全可以主婚嘛。葬礼,天师教也可以为信众主持。对于孤苦无依之人,天师道要进行照顾。对于信众,要进行临终关怀。对于孤寡老人,要进行免费的安葬……如此一来,何愁天师教不能大兴?

    还有,以后的天师道要走正路,少整那些歪门邪道的。比如,那什么阴阳合气之术,张家可以进行秘密传承,就不必作为吸引教徒加入的手段了。(在历史记载中,直到两晋时期,五斗米道分裂为南北天师道,才舍弃了阴阳合气之术。)

    非但如此,纳税也要重视。天师教与其他教最大的不同,就是所有收入要照章纳税。以后,别管什么浮屠教,琐罗亚斯德教、光明教……所有不纳税的教,都在天策军的严厉打击之中!

    ……

    姜耀的话语滔滔不绝,描绘出一幅天策军横扫天下、一统寰宇的壮丽画卷。而天师道随着天策军的铁蹄成为寰宇第一大教的蓝图,也在姜耀的口中逐渐清晰起来。

    张琪瑛凝视着姜耀,目光中充满了倾慕之情。

    “王上……”张琪瑛轻声开口,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王上刚才所言,简直是字字珠玑。妾身相信,即便漏了一个字,都是天师道甚大的损失。只是……”

    “只是什么?”姜耀好奇地问道。

    “只是这一切的美好愿景,都离不开王上的青睐。而今晚,却是天师道获得王上青睐最重要的时刻。”

    “所以呢?”

    “所以……”佳人羞涩、大胆而又热烈地向着姜耀看去,轻咬着唇,道:“王上真的不想领略,我天师道秘传的阴阳合……合气之术吗?”

    “哈哈!也是!爱妃可是得了五斗米道真传的人呢!”

    说着,姜耀伸出有力的臂膀,将张琪瑛轻轻抱起,步入了帷帐之中。军国大事暂且抛在一边,此刻的姜耀,只愿沉浸在张琪瑛的世界中,享受今宵的美好。

    ……

    ……

    这些教门,果然颇有手段!

    比如当初得传婆罗门教瑜伽秘术的贵霜美人柔姬,比如现在得传五斗米道阴阳合气之术的张琪瑛。虽然她们本身的姿色,达不到貂蝉、甄宓等人的程度。但是,带给姜耀的享受,却不在这些绝色美人之下。

    而且,张琪瑛和其他女子,有着三点最为关键的不同。

    其一,从年龄上讲,因为张鲁一边要投降姜耀,一边着急送女入宫。张琪瑛侍奉姜耀的年纪,在后宫诸女中最小。

    其二,张鲁打送张琪瑛入宫的主意,都打了两三年了。完全可以说,从张琪瑛懂得男女之秘密开始,就认定了姜耀是她的夫君。

    其三,人生只若初见。见了姜耀之后,姜耀随口对五斗米道的指点,一下子就是十几条建议,而且字字珠玑。在张琪瑛眼中,姜耀的智慧简直如同天人一般,深深仰慕。

    一见钟情!

    换言之,姜耀不但得到了她的人,还得到了她的心!

    最为纯洁的少女,最为倾心的侍奉,再加上五斗米道秘传的“阴阳合气”之术……能达到什么效果?

    姜耀今晚的感觉,真是棒极了。

    一个半时辰后。

    姜耀的意识,再次来到那个神秘空旷的空间中。

    一个大光球,正在熠熠生辉。

    “叮咚!恭喜宿主,与张琪瑛进行人生交流,产生暴击,暴击对象——曹宇!暴击奖励:曹宇好运一年。”

    “好运?”

    姜耀原本以为,张琪瑛在历史记载中的丈夫是曹宇。曹宇算什么啊?曹操一个普通儿子而已,应该不会爆出什么好东西。

    没想到,爆出了极为有用,又非常罕见的好运,现在真是又惊又喜。

    他问道:“当初,我纳辛宪英,暴击羊耽,获得了羊耽好运一年的奖励。现在,纳张琪瑛,暴击曹宇,也获得了一年好运。这曹宇的运气,真有那么好?”

    “叮咚!那是自然。”系统解释道:“曹宇是曹冲同父同母的兄弟,曹冲去世之后,曹操将对曹冲的爱转移到了曹宇身上,给曹宇取字彭祖,想要让他无灾无难,享尽富贵,长命百岁。结果,曹宇没有辜负曹操的希望,不但一辈子富贵荣华,没有经历任何磨难,而且活到了公元二七八年,也就是晋武帝的中期。别说对比曹家其他人,就是在同时代中,也算得上高寿之人。”

    姜耀想想也是。

    如果一个人,生来就是王子,享受着荣华富贵。一辈子不卷入的官场的旋涡之中,甚至改朝换代都没受什么影响,最后还寿终正寝,高寿而终,这样的幸福米虫谁不想做?

    谁能说曹宇不是运气好极了?

    那么,这新的一年的好运,究竟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

    真是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