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131章 强烈对比:华夏天堂,异族地狱

    时光似箭,眨眼间已经到了天策七年,也就是建安二十年。

    距离曹操献上扶余美人、刘备献上菩萨蛮,孙权献上扶南美人,过去了三年之久。

    在这三年的时间,华夏发生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

    ……

    曹操依靠和天策军的贸易,克服了苦寒的环境,在东北地区攻城略地。如今,他已经全取沃沮国、濊国,肃慎以及三韩地区,只有肃慎以北的裨离十国还没有攻取。

    魏国的实力,也空前膨胀起来。

    如今魏国治下的人口,达到一千两百万。

    其中,华夏人口八百万左右,异族四百万左右。

    这四百万异族,仅仅有一百万左右是承担着沉重赋税平民,还有三百万左右是被极限压榨的奴隶。

    必须说明的是,虽然程昱被姜耀挖走了,但是曹操适合对奴隶进行残酷压榨的“人才”可相当不少。

    比如现在被曹操任命为屯田中郎副将的王忠吧。

    此人本是扶风人,李傕等人袭取关中时,王忠随同大众由武关南向逃难,饥饿无粮,就以人肉为食。出武关后,娄圭在荆州北界为刘表收罗从关中逃出的难民,王忠看不上刘表,于是率领众饥民共同袭击娄圭,反而夺了娄圭之兵,一起归附了曹操。

    在这个故事里,娄圭被王忠轻松拿捏,似乎是个平庸无能之辈。

    然而,事实上,娄圭可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他后来追随曹操平定冀州,南征荆州,击破马超,立下功劳无数。比如,那著名的“凝冰为城”之计,就是娄圭献给曹操的。连曹操都感叹道:“子伯(娄圭的字)之计,孤不及也。后来,曹操太过忌惮娄圭,以“腹诽”之罪将娄圭杀了。

    尽管有着刘表给娄圭的荆州兵战力不强的因素,但王忠能率领饥民将娄圭反杀,能简单得了吗?此人连人肉都能吃,还能对异族有半分怜悯?

    曹操以夏侯惇为屯田中郎将,王忠为屯田中郎副将,将三百万异族奴隶治理地服服帖帖。

    正是由于对异族的残酷压榨,曹操仿照姜耀,组建了总人数高达二十万野战军,二十万府兵以及十五万的仆从军。

    没错,就是府兵。

    姜耀能用均田制和府兵制,曹操也能!

    曹操麾下有颇多世家大族怎么了?

    有了那么多异族可以压榨,曹操组建了强大的野战军后,不但对世家大族的依赖大大降低,而且反过来对世家大族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开始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

    虽然曹操的均田制和府兵制不够彻底,远不能和天策军相比,但是大体架子已经搭起来了。

    曹操治下的汉人子民,也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

    什么?曹操既狠狠压榨汉人百姓,又压榨异族,不就军力更加强大了?为什么不将汉人百姓也狠狠压榨呢?

    当然不行!

    正如姜耀所言,一方势力到底属于谁?

    如果曹操既压榨汉人百姓和异族,又打压士族,那这个魏国到底是谁的魏国?又有谁为魏国抛头颅洒热血呢?光凭曹氏和夏侯氏吗?

    没有汉人百姓的支持,曹操怎么移民?怎么控制庞大的异族土地?

    没有汉人出兵源,曹操的野战军和府兵从哪来?又怎么能威慑仆从军,乖乖为魏国效力呢?

    事实上,曹操对魏国的治理完全参考了天策军,将魏国子民分为了三六九等:第一等,魏国野战军和官府体系。第二等,汉人府兵。第三等,汉人普通百姓。第四等,仆从军。第五等,异族普通百姓。第六等,异族奴隶。

    当然了,曹操麾下汉人百姓的好日子,不仅仅是因为均田制以及减轻了,还因为天策军的技术扩散。

    曲辕犁、水磨毫无技术难度,迅速扩散到魏国的每个角落。

    棉布,阿司匹林,香水、白糖……因为铜雀之盟的关系,开始在魏国贩卖。就是种痘之术,天策军在垄断痘苗的前提下,也开始向魏国扩散。

    另外,魏国野战军掳掠的大量财富,总得消费吧?这些消费,就促进了魏国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不但进一步促进了市面上的繁荣,而且制造出了先进各种器具,进一步提高了百姓的生活。

    而且,大量异族奴隶为华夏百姓兴修水利,那粮食产量不就上来了吗?

    魏国朝廷对世家大族取得了优势,世家大族对普通百姓的盘剥受到了抑制,百姓的生活不就进一步变好吗?

    还有最关键的:魏国大规模地消灭了瘟疫。

    这时代的瘟疫非常猖獗。

    比如,太平道为什么能迅速传播?瘟疫流行,张角用符水治病啊。

    比如,在历史记载中的赤壁之战时,曹军就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

    比如,曹植在《说疫气》中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家家有僵尸之痛,疠疫流行,室室有号泣之哀。或覆族而丧,或阖门而殪。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荆室蓬户之人耳,悉被褐茹藿之子。”

    比如,三国时期的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岁岁有病,人情愁怖”。

    还比如,医圣张仲景,为什么要写《伤寒杂病论》?就是因为当时的瘟疫太厉害了。《伤寒杂病论》,可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伤寒论》共十卷,就是专门述伤如何治疗伤寒类急性传染病的!

    而天策军对于细菌、病毒的认识,丝毫没有隐瞒,人尽皆知。

    烧开水,带口罩,晒被子,保持卫生,用石灰消毒,进行隔离,减少老鼠、蚊子等传播途径……以古代的交通条件,这么几板斧下去,瘟疫不但很难产生,即便产生了也会被迅速扑灭。

    所以,对于现在的魏国子民来说,原来谈之色变的瘟疫消失不见了,朝廷、大族的盘剥变少了,无地、少地之人有了足以温饱的土地,对现状不满意的可以移民,不但官府发宅子发土地,还有无数的异族女子上赶着求嫁。再孔武有力一些的可以参军,能加入野战军就能一步登天。聪明一些的可以做工匠赚的相当不少,有天分的可以读书(现在天策军发售的书籍真是便宜极了……相比铜雀之盟以前,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生活,魏国百姓简直恍若隔世,身在天堂。

    ……

    ……

    孙权攻取扶南国之后,一方面向内陆继续进军,一方面水军攻向了南洋诸岛。

    现在孙权治下的人口,达到了六百万之众。

    其中,汉人三百万左右,异族四百万。

    吴国的屯田中郎将是甘宁甘兴霸。

    甘宁不是什么好人,就是用人渣形容都不过分。

    其人桀骜不驯就不用说了,最关键的是性情残忍好杀。

    在历史记载中,其人厨房内一个小童犯了过失,逃到吕蒙那里。

    吕蒙怜惜那小童,怕遭甘宁杀害,便把他藏匿起来。后来,甘宁带着礼物来拜谒吕蒙的母亲时,吕蒙才叫出那小童来还给甘宁。

    甘宁答应不杀那小童。

    可是,甘宁刚把那小童领回去,就把小童捆在桑树上,亲自挽弓射死。

    这也太过分了,杀一个小童算什么英雄?不信守承诺,更是极不给吕蒙面子,吕蒙当时就怒了,要和甘宁拼命。多亏了吕蒙的母亲劝说,才让一场危机消失于无形——那小童算白死了。

    甘宁如此残忍对华夏儿童,就是死一百次都不过分。

    不过,话说回来,甘宁如此残忍嗜杀,对付那些异族奴隶倒是整好。

    依靠着压这些异族,吴国国力如同吹气球一般膨胀起来。

    金陵、武昌,这两座在后世赫赫有名的华夏城池,以二十万异族的尸骨和血泪为基,筑建起来。

    现在孙权麾下野战军十五万,其中陆军十万,水师五万。另外还有府兵十万,仆从军五万。

    吴国汉人百姓的日子,还要超过魏国。

    很简单的道理,物以稀为贵。

    现在孙权麾下的汉人数量实在太少,异族太多。

    要压制数量庞大的异族,自然要提高汉人的待遇。

    另外,南方多奇宝,什么珍珠、玳瑁、象牙、沉香、麝香,再加上掳掠的那些蛮国几千年积攒的财物,孙权就更没必要压榨汉人了。

    还有,广袤的土地,再加上“占城稻”的推广,吴国现在粮食非常充足。

    在南方丛林中大杀特杀掳掠奴婢,虽然这些女婢质量不高吧,但是数量相当可观。再考虑到吴国汉人人数少的因素,吴国的青壮男子简直过得不要太爽。

    多种因素加起来,吴国汉人子民的日子能不超过魏国吗?

    ……

    ……

    刘备取了罗娑国后,继续向南进军。

    如今刘备的势力,向南直达大海之滨。向西已经占领了曼尼普尔国。

    曼尼普尔是梵语,翻译成汉语就是“珍珠城”。

    传说某天,一条蛇来这里观看湿婆神和巴尔沃迪神跳舞,口中吐出很多“珍珠”,使整个地区耀眼辉煌,“曼尼普尔”就由此而来。

    曼尼是珍珠的意思,普尔是城市的意思。

    曼尼普尔国,已经属于天竺的范围。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此地虽然是天竺的范围,人种却和天竺人没什么关系,而是华夏一脉——据他们自己说是九黎蚩尤的后代。

    别管这传说靠谱不靠谱吧,但是他们的面容长相确实和华夏人差不多,和天竺的人种却有着有很大的差异。

    刘备马上将曼尼普尔人认定为汉人。

    没办法,刘备治下的汉人实在是太少了。

    他仅仅有益州五郡之地,汉人男女老幼加起来,七十万左右。刘备的老底子十万大军,主要来自袁绍、刘表,倒是不在这七十万的范围之内。但是,尽管如此,他麾下的汉人全部加起来也才八十万左右。

    而刘备现在麾下的异族超过了两百六十万。

    曼尼普尔人这十二万的华夏人口,对刘备的意义可见一斑。

    非但如此,曼尼普尔人相对天竺人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异族。多次和天竺人战争,双方有着血海深仇。曼尼普尔人懂得天竺语,可以为刘备的大大军进行翻译。甚至有些曼尼普尔商人走南闯北,可以给蜀军做向导……对刘备的意义,真是无论形容都不为过。

    曼尼普尔人也非常高兴。

    很简单的道理,做汉人不比什么曼尼普尔人强得多?

    之前,他们的西方是天竺人,东方是蛮人,一直饱受着天竺人和蛮人欺凌和侵略。如今,那些侵略和欺凌他们的蛮人,已经被刘备解决了。

    他们只要愿意,就可以移居蛮人的地盘,获得蛮人的土地(越过十万大山后,中南半岛有着大量的适合农耕的平原),并且不费吹灰之力纳四个以内的蛮女。

    他们还可以,加入蜀王刘备的军队。用汉人先进的盔甲和兵器装备自己,用汉人的军事训练强大自己,准备接下来对天竺的战争。夺天竺人的土地和财物,让天竺之女为自己生儿育女。

    天下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儿吗?人生至乐,莫过于胜敌、逐敌、夺其全部,见其最亲的人默默流泪,乘其马,纳其妻与女也!

    非但如此!

    什么是华夏?有服装之美礼仪之盛曰华夏。

    曲辕犁、占城稻、耧车……汉人先进的农具和耕作方式,令曼尼普尔人震撼。

    绚丽的丝绸、物美价廉的棉布、织绫机、踏织机……汉人先进纺织技术,令曼尼普尔人赞叹不已

    香水、肥皂、白糖、天策纸、阿斯匹林、种痘之术……这些新鲜物事,令曼尼普尔人眼花缭乱。

    原来,汉人这么牛逼!

    原来,身为汉人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

    那还等什么啊?

    以前恐怕梦中的天堂的生活,都没这么美好。

    ……

    ……

    总而言之,到了天策七年的时候,不但曹操、孙权、刘备的实力空前强大,而且他们治下华夏百姓的日子对比以前简直宛若天堂。

    百姓们当然知道,这样的好日子是如何而来的。

    是铜雀之盟。

    是华夏人精诚团结,向异族进攻,开疆拓土的正确策略。

    他们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对姜耀充满了感激。

    他们从没像现在有这样,认可华夏的族群身份。

    他们从没有现在这样,认同姜耀的理念:胡无人,华夏昌。

    ……

    ……

    如果说,现在华夏普通百姓的日子宛若天堂的话,那安息、朱罗、百乘普通百姓的日子,就宛若地狱了。

    很简单的道理,对天策军每年的进贡,他们不出谁出?朱罗、百乘、安息,要重新组建一支远超音度河之战的大军,需要天文数字的军费,他们不出谁出?那些贵人老爷参与其中,上下其手,收取几倍与朝廷税务的辛苦费,他们不出谁出?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大战,必须储备大量的军粮,他们不出谁出?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安息、朱罗、百乘百姓的日子,能不宛若地狱吗?

    甚至产生了,有安息或者百乘平民,向着天策军境内逃跑的现象——对,在天策军的地盘内,异族的地位相当低,不参军的异族连娶妻的机会都没有。但是,均田制嘛,基本的温饱还是能满足的。和填饱肚子比起来,女人算个毛啊?再说了,他们还有当仆从军的出路。作战勇猛,还能抬籍入汉,那前途就更是一片光明了。

    事实上,别说在天策军统治范围内做普通异族百姓了。

    有人逃入天策军境内后,看了那些修路奴隶的伙食眼珠子都红了——天策军奴隶的伙食,都比他在百乘做平民吃的好得多!

    没办法,天策军本来就粮食非常充足,占城稻以推广粮食就更充足了。再加上安息、百乘、朱罗、曹操、刘备、孙权对天策军的进贡,天策军存够了足够三年的粮食后,还大大有富余。不给那些奴隶吃,不就浪费了吗?毕竟,那些奴隶吃饱了,也好干活不是?

    从某种意义上讲,都可以称“天策粮食朽,异族冻死骨”了。

    当然了,绝大多数安息、百乘、朱罗的百姓,距离边境很远,是没办法逃入天策军境内的。

    这三年的时间里,不知多少安息、百乘、朱罗百姓生活无着,妻离子散,填了沟壑。不知多少百姓,铤而走险,上山为王,打家劫舍。不知多少仁人志士,揭竿而起,向着欺压他们的官府杀去。不知多少野心家,煽风点火,上下其手。

    还有不知多少人,既无胆造反,又不甘过着如此暗无天日的生活,心中不断发出恶毒的诅咒:来吧!天策军快杀过来吧!我们愿意和那些贵人老爷功归于尽!

    完全可以说,到了天策七年的时候,安息、百乘、朱罗三国,已经如同坐在火山口上。

    要么,迅速和罗马一起出兵,灭掉天策军,依靠对天策军的缴获,减轻本国子民的负担,消解本国子民的怒气。要么,维持原状,等着这座火山喷发,和本国揭竿而起的子民同归于尽。

    一场旷世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