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不是弘农王

第四十五章:夺妻之恨

    袁家二公子地位尊崇,从小到大什么时候时候被人这么欺负过!

    自己看上的老婆竟然要嫁给其他人?

    哪怕这个人是当今的皇帝也不行,咱老袁家也不见得就比老刘家差了多少!

    一向顺风顺水惯了的袁熙虽然不甘的先把人都放回了甄家,但却并未就此绝了对甄宓的念想。

    在他心里,明明是自己先看上了甄宓,后面才有甄家相告的说甄宓被刘辩看上的事情,这明明就是夺妻之恨,不共戴天的那种!

    为此袁绍还特意将袁熙招到跟前,狠狠训斥了一通。

    在袁绍看来,天下漂亮的女子多得是,哪有为了一个女子而交恶当今天子的道理?

    可惜,钻了爱情牛角尖的袁二公子,又哪会那么容易听得进劝谏。

    一个夜黑风高的夜里,袁二公子指使着下人们冲进了在邺城的甄家别院,强行掳走了甄宓。

    想要生米煮成熟饭的袁二公子在甄宓这却遇到了莫大的阻力。

    已经知道自己即将进宫成为天子女人的甄宓,以死相要,好不容易才保住了自己的清白。

    无奈的袁熙只得秘密将甄宓囚禁于一处小院内,日夜派人看守。

    负责保卫甄宓安全的锦衣卫很快便摸到了囚禁甄宓的地点,成功将人救回,秘密从并州送回长安。

    至此,时间已经接近洪武三年春。

    原本这一段插曲到了这里就该告一段落了,但随着袁绍联合刘虞旧部大破公孙瓒,将公孙瓒逼得不得不躲入易京城寨时,事情又有了后续。

    “公孙瓒大败退居易京,河北之地已无袁绍敌手,不可任其坐大!”

    军机处,洪武帝刘辩与他的一众军机处行走们正就袁绍击败公孙瓒一事召开军事会议,身为军机处总理大臣的郭嘉率先提出了限制袁绍的设想。

    “西凉战事已定,待到夏收之后粮草充足,可供十万大军出征之用。”对后勤比较熟悉的荀攸也出声。

    “袁绍与公孙大战数年,虽稍胜一筹,却也元气大伤,正是兵力空虚之时,宜早发兵讨伐。”

    一众谋士统一了意见,趁他病要他命!

    “王师出动,岂可无名?”刘辩自然也不会心慈手软给袁绍休养生息的时机,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理由前去讨伐。

    “甄夫人此前在冀州被劫,虽得锦衣卫保护平安送回长安,却可就此事拿捏一番袁氏父子。”

    徐庶也适时献上了自己的计策。

    众人均觉可行,于是就此事逐渐完善起行动计划来。

    洪武三年五月,天子下诏,曰袁绍次子袁熙贪图美色,无视纲常伦理,妄图对后妃甄夫人不轨,幸赖锦衣卫拼死保护,甄夫人方能无恙,着袁绍遣人押解次子袁熙进京问责。

    诏书一出,整个冀州哗然!

    此刻的冀州还沉浸在击败公孙瓒,平定幽州指日可待的巨大喜悦之中,这一道诏书宛若惊雷一般,将冀州一众文武炸得不轻。

    “逆子!枉费孤一番教导,汝竟为一女子开罪天子,当真豕犬弗如!”

    邺城车骑将军府,袁绍对着趴伏在地抽泣不已的袁熙一阵拳打脚踢,终究是自己儿子,打了一番又不忍下手。

    “明公息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过图立即出列,为大公子的盟友解围。

    “公则之言有理,纵使二公子未曾招惹甄夫人,天子欲要出兵冀州,仍可罗织罪名。”辛评也出列为袁熙开脱道:“如今要紧之事乃筹谋应对之策!”

    “非也!非也!天子秉大义而来,岂是轻描淡写便可推脱。”与颍川一派一向不和的南阳派代表人物许攸立即出言反驳。

    “二公子无心之失,即便去了长安,但凡明公手中兵权不动,便无大碍。反之置天子问责而不顾,将致天子大怒,若天子兴师来讨,岂非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接着一帮袁尚的支持者们纷纷出言,劝谏袁绍将袁熙交给天子处置,反正有袁绍在冀州手握重兵,天子也不敢真的把袁熙怎么样。

    看着自己麾下已经斗得水深火热的两大派系,袁绍本就烦躁的内心不由一阵火大。

    对天子刘辩的意见也就越发大了起来,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误会,如今甄夫人也到了未央宫,为什么就还要抓着不放呢。

    “此事孤已有计较,休要再言,各自散了罢!”烦躁的袁绍拂袖而去,只剩下一群面和心不和的谋士们面面相觑。

    来自车骑将军袁绍的上表很快就传到了长安,袁绍俱言自己教子无方,冲撞甄夫人,已对其严加管教。今袁熙重兵在身,恐无法到长安陛见,请陛下恕罪云云。

    总之就一个态度,袁熙确实错了,但是我袁绍已经好好教训过了,就不来长安受你皇帝的气了!

    看到这样的表书,刘辩倒是给袁绍气笑了,知道你袁绍势大,可如此光明正大的拒不奉诏,那还能轻易放过你?

    来自长安的第二封诏书很快又到了邺城,天子刘辩以皇甫嵩年老,准其辞官之请,朝中太尉空缺,袁本初公忠体国,讨伐董卓有功于社稷,当进位太尉,宜速速到长安接任。

    面对再明显不过阳谋,袁绍自然不可能放弃在河北三州的基业,跑到长安去当个有名无实的太尉,又是一番坚辞不受!

    等到表书再次传回长安,军机处的一众大小狐狸们都乐开了花。

    这下好,讨伐袁绍的理由可以不用再费尽心思去找了,直接下诏讨伐就完事了。

    洪武三年六月,天子刘辩颁布讨袁绍诏书,传诏天下。

    诏书大致的意思就是,袁本初蒙四世三公之余荫,尽享荣宠,却不思精忠报国,藐视天子诏令,妄图割据一方,名为汉臣,实为汉贼,号令天下群臣共伐袁绍,朝廷将兴王师以讨不臣,望天下子明引以为鉴。

    待到诏书传遍天下,炸出了天下群雄们迥然各异的反应。

    首先跳出来反对的就是袁绍的好兄弟袁术。

    虽然袁氏兄弟一向不和,但在对付汉室之事上,两兄弟却出奇的意见一致。

    早有自立之心的袁术见刘辩居然要讨伐袁绍,不由大喜,心中不由打起了坐山观虎斗的心思来。

    一面发声支援自己兄弟,让袁绍别怕,弟弟支持你云云。

    一面又质疑起先帝刘协的死因,想要将脏水往刘辩身上引,混淆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