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大善人的悠闲生活

第六十二章 傻柱的茫然

    就算是他找理由,也难免会让别人猜测。

    其实在这个时代来说,私底下调剂一些票据,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自行车票不同。

    这东西既稀罕又显眼,任谁得了这玩意儿都会被别人问东问西。

    更何况陈放本身也不打算卖它,就婉言拒绝了来人的问话。

    那些问话的人闻言也没生气或不高兴之类的,他们来之前就心里有数了,只是碰碰运气而已。

    回到家后,四合院也热闹的很,这帮人到处宣传陈放得了个自行车票的事。

    搞得陈放有点尴尬。

    又不是你们得了这玩意儿,怎么一个个比我还高兴。

    三大爷阎埠贵看着陈放,脸上露出八卦的表情,“陈放,打算什么时候买自行车?”

    他这话一出,其他人也纷纷凑了过来,侧耳倾听。

    看着周围人的眼神,陈放也不好说我现在还不想买自行车之类的话。

    他敢肯定,他要是说了这话,肯定有人想找他调剂或者干脆“借走”。

    不能说这帮人不要脸,而是因为自行车这东西在眼下实在是太过于稀罕了。

    稀罕到已经让人有了不真实的感觉。

    总有人会想着,“我先去试试嘛,不行再说。”这样的心态。

    万一成了呢?

    所以,陈放还是决定咬咬牙,直接买下自行车,免得别人来烦自己。

    “周末吧,周末我就去买车。”

    “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去吧陈哥。”刘光天满脸羡慕。

    “好嘞!”

    阎埠贵皱了皱眉,提醒道:“周末不行啊,周末街道没人,到时候盖不了戳。”

    “啊,瞧我把这事儿都给忘了,那我明天晌午去瞧瞧吧,跟我们科长打个招呼,头吃饭就去。”

    说完,陈放乐呵呵的扭头往家走了。

    贾东旭看的两眼直喷火。

    眼看陈放这两天连赶好运,这又是出名又是得奖,现在居然还要买车,简直都快把他气死了。

    最难受的还不是这個,跟着师傅相处这么多年,贾东旭自然能感受到,易中海这两天对陈放的态度好像有点变化。

    之前提起陈放时,他虽然没有像贾东旭那样一脸不爽,但也明显能看出来他心里有些不痛快。

    可是自从那天之后,情况就开始有点儿不对了。

    再听人提陈放,易中海居然会主动跟人说,陈放是我们院儿的人。

    尤其是刚才回来时,易中海和陈放说话也没拿架子,反而和气的很。

    师傅的这一变化让贾东旭有点儿慌。

    回来之后四合院里的人对陈放那也是嘘寒问暖,人人都捧着他。

    这简直就是要了贾东旭的命。

    “陈放这孩子可真行,您瞧这又是干部,又是评第一得奖,真是太有出息了。”

    “可不是嘛,我们家孩子比他还大呢,现在连工作都没有,这人跟人真是没法比。”

    “嗨,他二婶子,您说这话就远了,您再看看我们家阎解成,他不一样是在打零工嘛。”

    三大妈也凑过来说道。

    “诶,他三大妈,陈放是不是还没对象呢。”

    三大妈闻言一愣,然后有些恍然大悟:“嗯,您说这个我可想起来了,他确实还没对象。”

    但随即又有些失望的说道:“可惜了,我妹妹家就一个女儿,刚寻了人家,要不然我就给张罗张罗了。”

    “我六姨儿家倒是有个闺女,就是年纪小了点儿,改天我回去问问去。”二婶子一脸殷切。

    “你六姨儿,怹家闺女多大啊?”三大妈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二婶子。

    她明明记得,那个小女孩儿好像才十来岁,跟自己家三儿子差不多大来着。

    “十……三,十四了!”二婶子有点尴尬。

    “你得了吧,二婶子,就您六姨儿家那个小闺女儿,那长得跟豆芽菜似的,我去年才见过,那就是纯粹一个小孩儿嘛。”

    人没到声先到,傻柱晃晃悠悠的从门外走了进来,这话引起四周人一阵哄笑。

    “哈哈哈哈!”

    “是,是,我记得清楚,去年他那个妹妹还来过咱们院儿,那确实是个小丫头呢。”

    “二婶子,您就算想攀亲戚也不用这么心急吧,您那个妹妹,现在小学毕业了吗?”

    “哈哈哈哈哈,这个老二媳妇啊,怎么这么不着调。”

    周围人又是一阵嘻嘻哈哈,把二婶子臊的满脸通红。

    她强挺着辩解道:“你们懂什么,我那妹妹就是长得小,都已经快到岁数,虽然小一点,但也小不了多少嘛!”

    周围人见她自己说话的神态都不太自然,顿时又是一阵哄笑。

    一个大嫂子老成持重道:“行了,你们就别跟这裹乱了,该回回去吧,要攀关系做亲也得挑年龄合适的,别让人看咱们院的笑话。”

    “是,这话说的对。咱们说归说,你们可别让人看了笑话,现在新社会了,可不兴童养媳那一套了。”

    这时候,旁边三大妈突然注意到了傻柱,便开口问道:“傻柱,你妹妹多大了来着?”

    “您瞧,这不是有现成的嘛,雨水过了年也得十八九了吧。”

    “可不是嘛……”

    “什……什么啊?”傻柱一时间有点懵圈。

    “你妹妹,雨水!”三大妈提醒道:“快寻人家了吧?”

    “呵呵,这个嘛……”傻柱干笑一声,抬腿就要往里走。

    他不想招惹这些人。

    碰上这种事,傻柱还是很清醒的,自己平时怎么着都无所谓。

    但是对于自己妹妹未来的婚姻大事,他并没有什么想法,也没想过让四合院的人帮忙介绍的想法。

    一看他不说话,就顾着往里走,几个大妈大婶急了,“诶,这个傻柱子,人家陈放多好的条件,你们又是邻居,这要是做了亲,你还怕你妹妹受委屈啊!”

    “什么?”

    傻柱脚步瞬间停住了。

    “二婶子,您刚才说什么?”傻柱脸色露出震惊的表情,瞪大着眼猛走两步到了二婶子面前。

    “伱瞧你,瞪着眼吓唬谁呢。”二婶子被他这一下吓得一哆嗦,不由得往后退了两步。

    任谁碰上这样的人都有点怕。

    “傻柱,你干嘛呢?要咬人啊。”三大妈提醒道。

    “呵呵,不……不是。”傻柱这才反应过来。

    “我妹妹还小……”话刚说了一半,傻柱就说不下去了。

    他才反应过来,妹妹好像已经快十八了。

    顿时,一股惆怅涌上心头,傻柱有点不知道怎么说了。

    “柱子,我就是顺嘴一说,这不是正好看见你了,才想起雨水来,你可别多想啊。”

    三大妈见他好像呆住了,急得连傻柱都不喊了,连忙撇清关系。

    “嗨……嗨!算了,算了!”傻柱摆了摆手,没说话,脚步匆匆的往家走了。

    ……

    秦淮茹正站在院里的水池边上,卖力的洗着衣服,同时眼神还时不时的向外瞥去,显然,她也隐约听到了前院傻柱的声音。

    这时候,易中海和贾东旭也前后脚进了中院,秦淮茹侧耳倾听的模样被他俩瞧了个正着。

    同样,他俩的出现也吓了秦淮茹一跳。

    “呀!”秦淮茹惊呼一声,但随即就恢复了过来,笑着冲易中海打招呼道:“回来了,一大爷!”

    “呵呵,淮茹这是洗衣服呢。”易中海干笑一声,打了个招呼就回屋去了。

    而贾东旭则是脸色有些阴沉,斜了一眼秦淮茹,然后什么也没说就回屋去了。

    “这怎么了这是?”

    秦淮茹有点莫名其妙,同时也稍微有点尴尬。

    她刚才侧耳听外面的声音,严格来说其实是有些失礼的行为。

    你要看热闹就正大光明的出去看,在这搞偷听,总是显得有些没家教。

    不过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这年头儿,普通人没有那么些穷讲究了。

    秦淮茹虽然有一点点尴尬,但也没觉得怎么样。

    你们老贾家又不是什么诗礼传家的大户人家,连饭都快吃不饱了,就别太讲究这些了。

    但她不知道的是,其实贾东旭在意的并不是这个。

    当然,也不是她先和易中海打招呼这件事。

    这其实属于正常行为,一家人之间和外人,要优先和外人打招呼,因为家庭是一个整体。

    尽管人和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但在外人面前,一个家庭里的成员,碰上其他人和自己家的人一起走,就是要先跟外人寒暄打招呼,这是基本的礼貌。

    贾东旭在意的是,刚才在外面说话的人是傻柱。

    他一想到这事儿心里就有点膈应,尤其是刚才秦淮茹偷听时那个专注的神态,简直让他越想越别扭。

    秦淮茹一时间哪里想道这么多去,她还想着傻柱手里的饭盒呢。

    说实在的,其实秦淮茹这个人还真不是什么特别八卦的性格。

    而且前院虽然挨着中院,但是因为中间有房子隔着,所以只能隐隐约约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

    她也是凭记忆才能听出这是傻柱的声音,至于具体在谈论什么,那根本就听不清。

    秦淮茹要是真八卦,那就直接上前院看热闹去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她并不是什么旧时的小姐太太。

    她在意的就只是傻柱手里拎着的饭盒而已。

    同时她也有点好奇,傻柱那大嗓门跟前院几个老娘们儿嚷嚷什么呢,怎么半天了还不进中院儿。

    毕竟这大冷天的,水也怪凉的。

    等了好半天,傻柱终于进来了。

    秦淮茹正准备打招呼,没想到她抬头一看,就见傻柱一脸茫然的走了进来。

    那个眼神似乎都有点不聚焦了。

    “傻柱下班了。”秦淮茹语气温柔的开口招呼道。

    不过她的脚步却没动弹,只是站在原地说了一句,然后就继续低头假装洗衣服了。

    她现在还不是寡妇,自然也就只能这样了。

    就算她不是小姐太太,那也不可能一点儿都不讲究,肯定不可能像后来贾东旭死后那样上去硬要。

    应该说秦淮茹这一招使得是炉火纯青了。

    她那个欲拒还迎的劲儿,是她能从傻柱手里拿到饭盒的关键。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傻柱居然连话都没说,只是嗯了一声,然后径直回屋了。

    秦淮茹都没反应过来。

    “唉……”叹息一声,秦淮茹只好端着盆回屋了。

    不然又能怎么样呢,总不能进门硬要吧,那样也太难看了。

    还是那句话,贾东旭还活着呢,有这一条就足够限制秦淮茹的发挥了。

    现在这样子虽然也挺让贾东旭没脸,但无论怎么讲,也还算是有一点理由在。

    她要是跟进去硬要,那贾东旭就太没脸了,别人非得笑死不可。

    这种事,在目前的四合院还属于绝对的道德底线。

    越线必被群嘲!

    再怎么说,贾东旭也是正儿八经的工人,就算家里很难过,那也是出于存钱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的心态,而不是真的穷的过不下去了。

    试想一下,贾东旭一个月32.5的工资,而一斤白面也不过才0.18元,棒子面则是8分钱一斤。

    就算贾东旭拿出一半的钱来找人调剂票,那也能剩下16.5,再除以0.08,那也能买200多斤棒子面呢。

    更何况贾东旭本身也还有定量,可以省出几十斤的粮票来。

    以上说的都是最极限的情况了,当然实际上他们家还有很多必要性支出,比如电费、水费、煤、菜、油盐酱醋等等等等。

    但是归根结底,他们家如果完全把贾东旭的工资拿出来吃饭,其实是足够一家人吃的。

    只是日子很紧张,而且没有储蓄很让人心里不安罢了。

    仓廪足而知礼节。

    贾家的仓廪虽然不算足,但也没穷到那一步。

    所以自然还是要脸的。

    甚至后来贾东旭没了之后,其实贾家的日子反而好过了不少。

    因为秦淮茹顶了工,她的户口转过来了,孩子的户口也跟着转过来了。

    之所以她们婆媳俩表现还不如这时的骨头硬,那只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寡妇是弱势群体罢了。

    她自然要找个依靠,甭管是假戏真做还是真戏假做,总归傻柱这个人被掌握住就能免去很多麻烦。

    不管厂里怎么说,但在院里,她和傻柱的事,是真的给贾家避免了很多麻烦。

    别觉得院里都是好人,要没有傻柱看着,寡妇绝对会被这帮禽兽欺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