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大善人的悠闲生活

第七十七章 摇煤球和烧火炕

    眼看玩不过陈放,自己反倒喝的五迷三道,李峰不禁觉得有些无力回天的感觉。

    自己这边四个人,人家那边就两个人,可无论是拼酒还是划拳,自己这边都不是对手。

    这也太丢份儿了。

    可是他也没什么好办法,这次自己算是栽了,等下次的……

    李峰咬着牙心里暗想道。

    ……

    到了晚上十点多时,桌子上的几瓶酒已经喝完了,李峰作态还要继续找服务员上酒,但是被陈放拦住了。

    “天晚了李老哥,明天咱们还都得上班呢,这回也都喝美了,等下次的,下次我来安排!”

    众人也纷纷开口劝解,李峰这才作罢。

    其实这就是个面子账,事先准备了这些酒是料敌以宽,喝完了也就到了该散场的时候了。

    于是众人就这么散了,在场众人今天喝的虽然不少,但并没有人喝的大醉,又都是大老爷们儿,不需要特意相送什么的。

    陈放起车把小王送到他们家胡同口,然后自己再骑车回家。

    到家差不多就十点半了,陈放通开炉子把水烧开,喝了几杯热茶就上床睡觉了。

    这是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第一次这么晚睡觉。

    次日陈放照常起床,洗漱上班。

    时间就这么一晃而过,转眼之间十天过去了。

    这期间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厂里也没事,院儿里也没事。

    唯一值得说道的一点可能就是孙二喜被调走了。

    他的表哥可能是找了个关系,把他调到机修厂去了。

    陈放对此并不太关心,连后来孙二喜过来道歉也没搭理他。

    时间已经进入到十一月份了,天气也越发的冷了,现在一早一晚吐出的哈气都白花花的,好像人在抽烟一样。

    陈放又穿上了那件骚白的大衣,虽然还是免不了被人围观,但次数多了之后大家也就都见怪不怪了。

    街上的人们也肉眼可见的臃肿起来。没办法,没有羽绒服和各种高密度防风防寒的面料,大家就只能拼命的往棉袄里面多塞棉花。

    因为塞的少了根本就没有用。

    可能是气候的原因,陈放觉得这会儿的冬天远比几十年之后要冷的多。

    陈放现在的搭配就是最里面一件衬衣,然后毛衣和最外面的外套,标准的机关干部冬季搭配。

    因为厂里效益好,厂里已经开始供暖,连各车间里都有安装暖气片,虽然因为空间原因并没有各办公室里暖和,但在形式上最起码也是一致的。

    而且那些暖气片隔一段就有一扇,车间的工人们并不会感觉太冷。

    不过办公室里虽然有暖气了,但家里却并没有供暖。

    现在的楼房极少,而且除了少数单位的家属楼之外,大部分就算是楼房也没有供暖。

    各家就只能在楼上烧煤。

    说实话,这会儿住楼房倒还不见得有平房舒服呢。

    这些建成的楼房里面,大部分面积都很小,各种设施也都不齐备。

    各家各户到了冬天甚至都得把自家的煤和大白菜堆到楼道里。

    使得本就不宽敞的楼道变得更为狭窄逼仄。

    虽然家里没有供暖,不过厂里却给大家送来了温暖。

    经厂谠委会研究决定,由工会实际负责,每人按人头发放十六元煤火费。

    十六元。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巨款了。

    如果是家里有双职工的家庭,一冬天的煤就不用再额外花钱不说,甚至还有剩余。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街道上也开始供应煤球,这会儿还没太流行蜂窝煤,大家烧的基本都是机制或者是手摇的煤球。

    机制煤球三分球一斤,散煤则是二分半,而且还能自己往里面加黄土,这样能省下不少钱。

    所以大家普遍都会去买散煤,然后再自己摇煤球,散煤和黄土按4:1的比例这么一混,八十斤就能变一百斤。

    这样里外里一算,十六元就能多买不少煤球,而所付出的不过是一些体力和时间罢了。

    对于这個时代的人们来说,这是根本不需要考虑的事情。

    大家凭煤本儿可以去街上买一批散煤,然后用大车拉回来再手动摇。

    这种行为一般都是合院儿一起行动,大家一起合作,不仅效率高,而且干的也起劲。

    三个大爷负责牵头组织这件事,各家各户轮着派人去装车卸货什么的。

    这也是前文屡次提到当下的四合院里邻居不能当成后世那种普通邻居的原因。

    类似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包括采购大白菜之类的,自己一家单干当然也行,但是远不如这样分工合作来的效率高。

    等院里的煤拉回来之后,各户又按前、中、后三个院儿开展分工合作,各自出人牵头摇自己家的煤球。

    中院,陈放和一大爷、贾东旭、傻柱,还有几个同住在中院的龙套家庭一起负责干活。

    而一大妈则带着那些妇女一起做饭。

    粮食则是各家一起出点儿。

    各家出的东西都差不多,虽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斤斤计较,但各自都算的挺准。

    易中海眼看整个中院儿凑的东西都没什么油水,便带头拿出来一斤肉。

    逢这路事傻柱当然要表现一下,他表示明天要买一只鸡。

    有了他们带动,各家自然也不能含糊,大家也各自凑了一些东西。

    陈放也没特意冒头,他拿了两根老张出差给他带回来的腊肠。

    里面满满的肉,两根加起来也有七八两。

    摇煤球是个体力活儿,没点力气干一天就得累的跟孙子似的,如果没有易中海带头拿东西,大家非得自己回家加餐才行。

    别看傻柱岁数不大,但在摇煤球一道却是个老师傅了,他天生膂力过人,大筐子晃动起来就不停,摇的又匀实又好。

    众人见了纷纷开口夸赞。

    尤其是几个妇女,这帮人可能是知道傻柱的性格,想让自己家的男人歇歇,于是一边做饭一边夸傻柱。

    而傻柱也在这一声声的赞美之中迷失了自我。

    他看贾东旭摇的又慢又不够力道,上去一把就把他拉到一边,示意自己出手。

    贾东旭这货鸡贼的很,他也乐得少卖力气,对傻柱落自己面子的行为丝毫不在意。

    陈放也不管他们这些破事儿,傻柱愿意卖力气不关自己事,自己没必要上去提醒。

    再说了,傻柱这人并不是什么傻瓜,他怎么做纯粹就是他乐意,陈放才不会自作聪明的去提醒他什么呢。

    好在易中海还算是做了件人事儿,他没有让傻柱一直干活,看傻柱干的差不多了就会让贾东旭去摇,喊傻柱去抽根烟歇会儿什么的。

    这样一来,傻柱虽然多干了些活,但也并没有多干很多。

    大面儿上算是过得去。

    因为要上班的缘故,所以各家的煤球一连摇了四五天才结束。

    而这几天里,大家的伙食也肉眼可见的变好。

    头天有易中海拿的肉,一大妈带头给大家包了一顿饺子。

    陈放他们饺子就酒,喝的不亦乐乎。

    不过这次倒是没人动手打贾东旭。

    第二天傻柱买了一只鸡,加上蘑菇白菜炖了大半锅。

    干活的这些男人们分了一大半鸡肉,而妇女们也就吃了一些边边角角的东西,几个孩子更是没分到太多肉。

    这种缺衣少食的年代,不可能跟后来一样什么都惯着孩子的。

    有什么东西都得紧着家里的劳动力先吃才行。

    没办法,实在是太缺油水了,各家男人们下了班还得摇煤球,不吃好点补补非得亏了根基不可。

    忙活了好几天之后,煤球总算是摇完了。

    大家各自按购买的数量分了之后,这种状态也就随之解除了。

    如果说寒冷的冬天里除了摇煤球之外还有什么必做之事的话,那就是采购冬储大白菜了。

    在这个没有大棚的年代,北方的冬天除了白菜土豆萝卜之外,就没有别的青菜可吃了。

    漫长的冬天里就只能靠这些东西,所以家家都对冬储大白菜很上心。

    这时候的大白菜并不是后来人想的那样一下囤好几百斤,而是限量供应的。

    每户八斤,多了没有。

    当然,也不是整个冬天就供应八斤,这些大白菜会分时供应,差不多半个月就会供应一次,然后大家再排队买。

    这次还是由三个大爷出面去统一购买白菜,回来给各家各户分。

    不过这次倒并不需要像摇煤球一样辛苦了,其他人甚至都不用去,只需要稍微去那么两个人帮个忙,然后大家就等着拿白菜就行了。

    陈放去买了个炉子,他屋里虽然有炕,但有个炉子也挺好,头天晚上坐上水壶,每天早上就可以用温水洗脸了。

    烧个水做个饭什么的也会方便很多。

    眼看着天冷了下来,陈放也琢磨着该烧火炕了。

    他屋里本来就有一个大炕,而且垒砌的还挺严实,这要是烧起来,整个屋里都会很暖和。

    到时候再摆上炕桌,大冬天的盘腿坐在炕上喝茶看书,想想都觉得带劲。

    说干就干,陈放趁着周日骑车去了昌平山里,他准备去收集木材。

    四九城周边倒也不是没有树,但那些树是不可能允许砍伐的。

    一些干枝儿也被大人小孩来回抢,陈放没有时间也不屑于收集这些东西。

    因为那些干枝根本就不耐烧。

    进了山之后,陈放径直把自行车放进了空间,然后他就开始寻找枯树。

    其实山里有很多已经枯死的树,只是受限于交通条件,没办法运出去而已。

    转悠了两个山头儿之后,陈放就找到了二十几颗一人粗的大枯树。

    他通通都给收到了空间里。

    不过这些树的个头儿也有点让他犯难。

    这么大的树,总不能就这么弄回去吧,到时候别人问起来自己怎么说?

    总不能说是自己用自行车拉回去的。

    至于在这劈好?

    那是不可能的,劈是不可能劈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劈的。

    这么多树全劈了得把陈放累死,他虽然力气大,但这个工作量更大。

    陈放最后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来到一个很陡峭的山崖之上,下面是一块很大很平坦的巨石。

    陈放心念一动,把大树从空间扔了出去。

    随后那些树就自由落体了,狠狠的砸在了底下的大石头上面。

    因为这些树都已经枯死的缘故,所以这么高的距离摔下去,重力加速度之下,瞬间就被摔的四分五裂。

    陈放多次重复了这个动作,没摔坏的那些就重新拿起来继续摔,一连摔几次肯定能摔坏。

    一直摔不坏的就找一个比较尖的石头,再从高处扔下来,总能把这些树摔散架。

    这样一来虽然还是没有彻底达到烧炕的要求,但也整了个七七八八。

    陈放再手动操作一番,该劈的劈一下,该锯的就锯一下,很快就收集了足够用一冬天的柴。

    这些都是好木头,烧起来热值可比那些干枝好多了。

    就这样,陈放也睡上了火炕,因为他舍得加柴,所以整间屋子都烧的暖烘烘的,屋里穿个衬衣也不会感觉冷。

    为了掩人耳目,陈放还特意拿着布袋出去,回家的时候特意驮上两袋木柴,让人以为他是花钱买的木头。

    没错,这年头还有卖柴的。

    那些烧着火炕的人家多多少少都会买一些。

    一来能暖和不少,二来则是不是每个人都能闻得了煤味儿。

    烧煤哪都好,就是一个煤气味儿不好,而且还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街道上天天都在宣传这件事,让人们家里晚上千万要注意,再冷也要注意留点儿缝。

    不过每年还是有很多人煤气中毒,因为这事儿每年都得死不少人。

    但是没办法,总要取暖的。

    家里冬天总得有个炉子,要不然屋里都没法儿待。

    陈放的囤物资计划一直没有放松,这段时间他又囤了一大堆东西,周边几个河被他搞了不少鱼。

    这天下班后,陈放去买了几斤木炭,他准备搞个火锅吃吃。

    现在自己的食材很充足,空间里羊肉、牛肉、白菜、豆腐、粉丝等火锅食材非常足,都不用再出去采购就能吃上涮羊肉。

    陈放的口味偏向清淡,他虽然能吃辣但并不爱吃辣,所以他吃火锅最喜欢清汤,这样有食材的本味。

    傻柱这小子可能是闻到味了,居然提着羊肉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