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火红年代

第50章:电影小街

    从富士村到县城大约五六十公里路程,中间隔了两座大山,这年代还没有柏油马路,地上全是土,好在是冬天,大地被冻实,便于大巴车行走。

    要是融雪,车还不能走。

    “快的话,下午五六点就能回。”李树全满怀激情地说。

    车还是从咸阳开上来的,中途是随走随停,每到一个村口,都会强摁大喇叭提醒乘客。

    车子习惯性停靠在富士村大十字路口,司机师傅下了车,走进了供销社。

    牛友铁跟着李树全抓紧时间上了车,捡一空位置就把屁股塌了下去,有个年约四十来岁的妇女主动上前大声说:“坐车先该知道把票买一哈么!”

    妇女语气冰冷,完全是一副爱坐不坐的态度。

    牛友铁没多说什么,他知道这年头过县城的车也就仅此这么一趟,贵贱都得坐,单趟一人是两块五,他主动给了钱。

    李树全看起来很不容分,嘴里发呱了一声。

    “不是一个人两块么?咋又变成两块五咧?”

    “一直都是这个价。”

    妇女回怼一句,懒得看李树全,坐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怀里抱着一个鱼形暖水袋。

    由于大巴车内没有任何取暖措施,妇女脑袋上裹着一个绿头巾,手上还带着一个灰色棉筒袖,可那双本来就粗大的手,还是给冻肿了,红的跟香肠一样。

    尽管此时太阳一样升起来了,可车厢里仍是冷得如同冰窖,鞋底上踩到的泥巴都结了冰,牢牢地扒在车厢地上,抠都抠不下来。

    车还是牛友铁最熟悉的黄海大客车,在这年代算是大客车的鼻祖了,车型极其简约,色泽单一,没有任何广告。

    座椅都是最简单的九十度折钢,坐垫只有薄薄一层牛皮垫,此时已经破损,里面的海绵都露了出来。

    总之,车子除了实用性强外没有任何美感和舒适感。

    妇女突然用咸阳话冲司机喊了一声。

    “搞快些,等雪一消还要歇半路上哩!”

    男人很快就冲了出来,一番操作,车子缓缓地开始前行。

    看着家乡一点一点远去,牛友铁一时间竟还有些不舍,具体什么,自己也说不上来,只得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一切都顺利吧。

    一路上,车窗外都是荒山野岭,各种树木都成了光秃秃的树杆,漫山遍野都是厚厚的积雪,车子上到半山腰上的时候,眼前更是美如诗画,真真是童话里的冰雪世界。

    眨眼两个小时过去,司机师傅提醒乘客县城到了,谁要下车,提前打招呼。

    车上的人齐齐地应声,一路上,许是因为寒冷,没一个人睡着,都好奇巴巴地望着窗外,仿佛在享受这唯一一次美妙的坐车经历。

    这年代的县城,在牛友铁的眼中仍是一片荒芜,没有高楼大厦,只有矮矮的土房子,相较于富士村,明显要好很多,而且马路上还偶尔会驶过一辆桑塔纳。

    在这年代,开得起这种车的人自然都是些弄大事的人。

    有富人自然也有穷人,很多拉着骡子的板车,驮着粮食去卖的,有的则驮着手编的笼子,有的还驮着一卷一卷的草席,还有人力拉车的。

    车轮子大都是木质的,极少有几年之后的铁轮。

    县城里似乎永远也不分集市日,只要有人,每天都是集市,随着太阳的升起,马路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到处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朝气。

    相较于农村,这里的女人穿衣要讲究很多,主打一个苗条,虽然都穿了厚厚的棉衣,可是看起来非常紧凑吃身,便看起来就要轻巧的多。

    男人则依然是一身厚重的棉衣棉裤,像是把被子穿在身上了一样。

    总之,主打一个暖和。

    快到山禾电影胶片厂大楼门前的时候,李树全提前说了一声,司机师傅缓缓将车停靠在马路边。

    下了车之后,牛友铁一眼就看到了山禾县人民医院,跟电影胶片厂大楼一样,只有三层高,全是青砖堆砌起来,看起来灰扑扑的,可这放眼整个县城,也算是很豪华的大楼了。

    农村孩子没见过楼房的,一到县城来,看一眼都很好奇,才知道原来这就是他们心中的高楼大厦。

    牛友铁还记得自己在十七八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楼梯,那个兴奋劲儿,就像马儿撒欢一样,就好奇地跑上跑下,一直到脚下踩空从楼梯上摔下去,才恍然大悟,说:“这是邪恶的东西!”

    如今想到这些就想笑。

    进电影胶片厂大院里时,李树全整个人就激动的,仿佛是在赶着时间去会见老友一般。

    牛友铁看到医院的时候,心里则想到了二庆,决定无论如何,自己都得去一趟,好问问医生二庆的病究竟能不能治。

    实在不行,自己等几年,凑够了钱,就直接出国去给二庆装人工耳蜗,人等得起,可是病等不起。

    “走快点啊!”

    见牛友铁思虑重重,脚下似走非走的样子,李树全忍不住回头催促道:

    “再慢点,人家下班走了。”

    牛友铁“嗯”了一声,不由地加快了脚步跟上去。

    很显然,李树全对这里是再熟悉不过,生产队里的时候,他就时常跑来这里租借胶片,也时常跑来还,总之,所有放映流程他都了然于胸。

    带着牛友铁,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厂长的办公室,踩着楼梯上到三楼,迎面是一间不到七八平的办公室,墙壁上则是各个时期的电影海报,极具年代味儿。

    单扇黄油漆木门,入门则是一个牡丹红色搪瓷脸盆,架在木质洗脸架上,显得格外惹眼,旁边则是一张脱了漆皮的实木小桌,桌上摆着一个囍字搪瓷缸,右边则是一个貌似生锈了的铁皮热水壶。

    正中间则是办公桌,桌上整齐地摆着一摞文件,全是淡黄色牛皮纸,陶瓷笔筒,蓝墨水,蘸墨钢笔,以及一盏颜色泛黄的小台灯。

    桌前坐着一年约三十来岁的青年男子,头戴一顶印有五角星的棉帽,长相谈不上多英俊,但很有气质,尤其是穿的那一身军绿大衣,衬得整个人就像是从部队中走出来的。

    见李树全走了进来,客气地站起来打招呼。

    “老李,好久不见了啊!”

    李树全二话不说,径直走上前去就跟他重重地握手,一边你说:“张文凯同志,别来无恙啊!”

    俩人热情地寒暄几句,随后李树全就进入主题,把租胶卷的事说了出来。

    张文凯十分开怀地说:“最近刚好有一部新片子,才出来不久。”

    说着,语气陡然变的奇怪,“老李,你这都有大半年没来了哟!生产队一解散,你们全村人连看电影的热情都没了啊?”

    李树全接住就说:“哪里的话,我们老百姓爱看电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哪会没热情?”

    “好吧,聊片子。”张文凯说着,从桌兜里拿出一张手绘打印海报递给李树全,说:“这是一部武打片,相信很多人都喜欢吧。”

    李树全看了看名字,还不短,《自古英雄出少年》,足足七个字,都是草体字,海报上的小少年们一个个飞天入地,尽显斗志。

    很快,他就对这部片子产生了兴趣,颇想一睹为快。

    问了价格,果然还是没变,租一天是一百八,押金五十。

    生产队时期,这些钱都是生产队里统一垫资,如今这么多钱,可都是天价,因此没一个人敢再去碰。

    可满意归满意,最重要的还是得牛友铁这家伙满意才对。

    他拿着海报转头看向牛友铁,这时张文凯才将注意力集中到牛友铁身上,李树全尬笑道:“刚刚我还忘了介绍,这位叫牛友铁,跟我同村,今儿一起来租片子的。”

    牛友铁跨前一步,直接开门见山地问:“有没有爱情片子?我们需要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片子。”

    “爱情的?”张文凯愣了一下,心说战斗片不是很响卖么?

    李树全有些难堪,附和着牛友铁的话说:“对对,给咱弄个爱情片子。”

    见李树全都发话了,张文凯也没辩驳什么,又从另一个抽屉取出一叠海报,铺在桌子上。

    “你看爱情片很多,《牧马人》,《芙蓉镇》,《巴山夜雨》,《好事多磨》,《小街》,《骆驼祥子》,全都是爱情片,你要哪部?”

    看着琳琅满目的影片名,牛友铁一眼就相中了《小街》。

    这部电影在前世就曾勾起了他的美好回忆,尤其是女主人公小俞,让他多次想起王玉兰。

    当然还有一部《庐山恋》,翻了一遍,牛友铁都没找到,便急的问:“《庐山恋》这部片子有没有?”

    张文凯一脸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又看看李树全,貌似主动权全在他身上,也没多问什么,直接开口解释说:

    “这部片子到目前还拿不到片源,你知道,实在太火了,像咱们这种小县城,估计想看到都得排到明后年了吧。”

    “那行吧,就《小街》这部片子,你快帮我们弄一下,还赶着回村去哩。”牛友铁很随意地说道。

    见牛友铁语气如此坚定,李树全也没意见,反正这部片子,对村里的人来说,还算是新片呢。

    以前自己放映最多的还是诸如《地道战》、《少林寺》这类武打片,看的人也过瘾,笑声不断。

    偶尔尝试一下爱情片,或许会别有经一番风味。

    李树全便帮着问了下价格,结果还要八十块,就很好奇,“张师,这老片子,价格咋还这么贵啊?”

    “这还贵?”

    张文凯很无语,要知道这些爱情片在大城市里可是火的不能再火,片源到处都拿不到货。

    “行了李叔,八十就八十。”牛友铁抓起《小街》的海报,语气坚定道。

    张文凯看了看牛友铁,一时间竟还对眼前这个年轻人产生了好感。

    随后,李树全把租下一部片子的价格告诉了牛友铁,牛友铁一听,顿时就很不爽。

    “还有五十块押金?”

    “是啊!叔当时忘了跟你讲,还以为你有钱。”

    牛友铁琢磨了下,要是把身上所有钱都交给了胶片厂,自己就身无分文了,还要坐车,还有跑其他地方,还要用到钱,没钱怎么跑?

    看牛友铁一脸的不悦,又考虑到自己儿子的终身大事,李树全便说:“我有办法帮你省去押金,至于租片费,我就没法子了!”

    “你有办法?”

    “当然,我可是跟这里的人打了几十年交道的。”

    “那成,只要你能帮我说的免去押金,我立马就租片子。”

    随后,李树全去跟张文凯交流了片刻,看到李树全个人信誉的份上,张文凯同意了免押金。

    牛友铁当面给交了80块租费。

    为了谢礼,牛友铁在门外的供销社给买了一包老陇东,外加一瓶凉都老窖。

    随后,牛友铁便去了隔壁医院,李树全则留下来跟张文凯叙旧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