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是公子扶苏

第三十四章 武城侯离

    肤施城北军营,从阳周县归来的戍卒们主动现身说法,为公子正名,扫除了不少谣言。

    尤其是当公子在阳周纳降匈奴呼衍氏部落的消息传来时,不少误信谣言的戍卒们纷纷自惭,转而成为坚定的“扶苏派”,暗中隐藏的造谣者也顺势摇身一变成为被害者,跟着众人虚空索敌,躲过一劫。

    但是随着蒙恬亲卫的鼓动,越来越多的役卒们竟开始了大规模的溯源行动,表现出不揪出黑手誓不罢休的态势。这让原本松了一口气的造谣者坐立难安,生怕被逮到。

    于是,找机会偷偷溜进了一处营帐。

    “将军,这可如何是好啊?”

    一位百将在王离帐内低声问道。他正是谣言的源头,还是奉眼前之人的指令才敢壮胆行事。

    “什么如何是好?”

    王离一脸不解,转而好似恍然,呵斥道,“你究竟背着我做了什么事?”

    “将军,臣可是自灭齐之战开始便跟随通武侯,然后附服将军,迩来已有十余年矣。将军莫不要让老臣寒心啊!”

    百将显然没有料到武城侯会这般装傻,有些心急,“若不是将军之命,臣怎会捏造公子谣言?”

    “啪!”

    王离拍案而起,“什么?本将何曾命你行这般龌龊之事?可有证据!可有文书!”

    “嚯~”

    百将又惊又怒,没想到武城侯还真想通过抛弃他置身事外,“将军自知,又何须老臣多言。”

    “呵~”王离轻笑一声,又坐了下来,饶有兴趣地问道,“公子乃本将姻兄,本将何故陷害于他?”

    “蒙恬南下阳周,接奉公子,久日不归,将军忧虑,生恐落人之后。故用谣言为激将法,想要激公子快速北上,与之相见。毕竟将军说了,公子可是你的姻兄。”

    百将侍奉王氏久矣,耳濡目染之下还是懂得一些弯弯绕绕。见武城侯出言想问,还以为是考教,自然知无不言。

    “哈哈哈!”

    王离听完大笑,抚掌称赞,“不错不错,本将确实希望公子早日监军,不过本将也没让你污蔑公子名声!是谁让你这般自作主张,还是你就是元凶?”

    “将军你...”

    “事到临头,还想要攀咬本将,实在是罪大恶极!”说到后面,王离的语气愈发严厉,声音一声比一声高,语速也一句比一句快,同时走了下去,步步紧退百将,将其逼到了帐门口,“诬告者当处以诬人之罪!你以顿军不前,作战不利诬告公子,数罪并罚,死罪也!”

    最后一声死罪如晴天霹雳,吓软了惊怒交加的百将,一时竟瘫软在地,头盔滴溜溜的滚出帐外,更是引得不少戍卒侧目。

    王离一把将其拎起,推出帐外,自己则站在门口,阴影从左肩斜下挡住了上半身。从百将的视线看去,武城侯只有双脚暴露在阳光之下,而整个身子都隐匿在暗中,盔沿下的面庞更是混沌难辨。

    “弟兄们,来看看,正是这位!正是这个奸徒诬蔑了公子,损害了公子的名声。”

    王离的声音引得不少士卒前来观看,“他还想以自首求得本将宽容,你们说本将该如何处之?”

    王离很会审时度势,现在不光是军营里的兵卒,就连肤施城中的百姓都一个个被挑动得义愤填膺,都恨不得想杀了造谣者。他若是保下这位百将,必定难得军心,将来又如何与蒙恬相争,不如这时就将其抛出,交由这群被挑动了情绪的兵卒处置。

    “杀!”

    一声起头之后,便是山呼海啸般的杀!杀!杀!

    百将早已骇得浑身抖如筛糠,只有潜意识里的坚持让他伸出手牢牢指着王离,嘴唇疯狂的蠕动,想要嘣出幕后之人,但却只能发出呜呜呜的不明之声。

    然后就被王离挥手,让近卫们脱了下去,快速拖到校场之上,手起刀落,一颗双眼带着不甘与悔恨的头颅跌落下来,在地上滚了几下之后便糊上沙尘,再也不见脸上的神情。

    “将军。”

    一名亲卫将百将的头颅盛了上去,王离的脸正好挡住了日光,其下是灰暗的人头,其上是沐浴光辉的面庞,棱角分明的国字脸显出十分的正义。

    “传首阳周,呈于公子。”

    王离顿了顿,马上补充道:“快马加鞭,视为军情。”

    “喏!”

    望着逐渐远去的传令兵,王离终于敢松一口气。这几天他一直都待在军营里时刻关注动向,生怕百将扛不住舆情将他交代了。好在事情终归算是解决了。

    “来人,备马,本将要巡视一番城墙。”

    当王离收到公子关于木轨驰道的相关资料时,突发奇想的他想着将其运用在长城之上,将车兵作为机动兵力,快速反应。因此他早早命人在肤施城的城墙上实验,现在终于能出营去看看效果如何。

    肤施城的城墙经过百年时间的加固如今也有七八步之宽,虽不及祖父曾言的楚国王都城墙十数步之宽,但也能并行四驾马车,有足够的位置铺设木轨。而且一旦能成,那几乎就开发出了一种守城新战法,这怎么不让王离心动。

    抵达城墙后,正如王离所料那般,上郡的工师工徒们果然在北墙铺设好了一段木轨。

    “诚如将军所言,这城墙本就夯土而成,平整异常,坚固无比,极其适合铺设木轨。”

    王离刚到墙角,还未下马,就有人前来牵马,引至马厩。

    那人名唤向疾,正是本地的县令,由于肤施又是上郡郡治,设有郡守,加之郡守敛权严重,导致向疾县令终日无所事事,所以经常捣鼓一些奇技淫巧。

    “向县令倒是勤快,不知道你的还以为你是我派来的监工。”

    王离翻身下马,打趣道。旋即正色而问:“如何?”

    “还请将军上去一观,我等不熟兵事,不知其效。”

    向疾的诚实,反而勾起了王离的兴致。

    “好,待本将上去看看,无论成效如何,都记你一功劳。”

    按照王离的假想,在木轨上行驶的战车将发挥出十成十的战力,运用冲击力将车右,也就是站在战车右边持长兵器的戎兵威力发挥到最大,将先登者斩于马下,或赶下城垛。

    而且木轨驰道还可单纯用于运兵,能在一个方向的城墙快速集结优势兵力,甚至是出城接战,使得守城的兵力调配和分配更加灵活可变。

    经过一番操练之后,王离敏锐地发现原本适用于战车接战的戟、朵明显过长了,并不方便城墙甬道这种比较狭窄的空间。其次就是马车上的士卒“高人一等”,又没有城垛的保护,极易暴露在外,运动轨迹又是固定的,容易被城下敌军射手射中。

    不过目前为止也达到了王离的基本预期,那横七竖八或倒在垛口,或被击飞坠于城下的假人便是最好的证明。

    “好好好!”

    王离下车后,很是兴奋拍着向疾的肩膀说道,“待公子至上郡,我定会替你谋得一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