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是公子扶苏

第一百五十三章 余患大小

    随众人散开,好似一切尘埃落定后,羊舌劫的属吏熙伯独自一人回到了书房。拾起今日临行前摊开在案前的竹简,那正是长史最后留给他的文书,熙伯不由眼眶有些湿润,“长史啊......”

    眼下容不得他多有感概,长史本欲亲口告诉公子乐缮逃脱之事,可竟发生了这样的事,真是世事无常啊。

    熙伯刚刚卷起竹简,便听得门外的脚步声骤起。

    原本熙伯以为是郡丞等人派人来捉拿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没想到进来的却是常伴公子身边的近宦智申。

    智申一进来就隐隐感受到了屋内的悲戚之氛,又瞧见了散乱的案台,便知了三分。就目前公子的态度而言,愈亲近羊舌劫的人愈能受其信赖和重用,眼前之人就属此列。于是,开口间语气不免也带上了几分敬意。

    “熙伯,公子有召。”

    ......

    在简单谋定了郡守之事后,扶苏转而便想到了羊舌劫的属吏们。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也免不了其中有人会在诸多影响下动摇乃至跳反。

    可扶苏还是慢了一步,智申请来了熙伯,却没请来另一位原首。

    看着在下垂首请责的智申,扶苏并未斥责,只是感叹郡吏们的下手之快。对其勉励一番后,便让熙伯单独留了下来。

    怎料熙伯的第一句话就让扶苏等三人微微吃惊。

    “公子,臣等有过,过在未能尽全功,不慎让乐缮跑了!”

    “一人而已,无足多虑。”

    扶苏出声宽慰,然后说起了正事,“此番我请......”

    “非也!”

    熙伯急忙打断了公子,“据循迹而去的探马回报,乐缮径直逃向了圜阳县方向,臣以为此后路乐氏早有准备,公子不可不防啊。”

    熙伯也知道自己言之过急,忽略了众多细节,才让公子、上卿、上将军不明所以,旋即取出了长史最后留于他的文书,“这是长史所留,请公子过目。”

    “......臣有罪,罪在未能尽全功而留有余患,大意之下让乐缮逃出生天。

    ......臣竟在乐府之中寻出乐缮之照身帖,细究之下竟发觉乐氏六十六口人人皆有两份照身帖,一则籍贯在肤施,另则籍贯在圜阳。

    ......臣以为圜阳县县吏皆不可信。

    ......上郡吏治任重而道远......望公子当为尧舜。”

    扶苏看完后,不免细思极恐,没想到乐氏不光在肤施手眼通天,还在不知不觉间买通了圜阳县的上下官吏,怪不得其有心跟自己对垒、斡旋,实现利益最大化。

    公子的神情蒙恬也看在眼里,当公子垂下右手,蒙恬便马上从其手中接过文书,看完之后亦是眼皮一抖。

    扶苏收敛了心绪之后,也没了谈及其他的心情了,开始重视起这件事来。

    “熙伯可知乐缮在圜阳县的身份?”

    “臣不知,长史并未来得及追查。”

    ......

    “没想到上郡归秦百年,竟还会如此龃龉!”

    随着长史文书传到手上,蒙毅看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荡,在熙伯走后忍不住当庭喝出,引得在门口暂替雍巫侍立的智申也不免跳了跳眼皮。

    喝过一声的后的蒙毅也是无奈长叹一声,秦人以三百万吞六国三千万之众,哪怕经过十年,也不过是消化了些许。政令出了三秦之地能有一成效力已是不错,不然陛下也没必要期年而巡天下。

    “臣以为此事不宜深究。”

    蒙恬并不理会蒙毅的牢骚,马上回道。

    “为何?”

    蒙毅颇为不解。

    “因为肤施未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