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帝王

第二十九章 得天女者得天下,三妇争女

    鳏寡相倚共生存,

    五岁天女初长成。

    盼遇良人共携手,

    千秋大业借东风。

    苦命红颜薄命多,

    孀居岁月催人老。

    祈携天女再成家,

    福泽绵绵永流传。

    世间凡事皆有缘,

    强求不得命注定。

    珍惜眼前惜因缘,

    莫让天女泪沾襟。

    得天女者得天下,

    千金之躯值万金。

    若能娶得天女母,

    自此江山归一人。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则歌谣在整个天下中流传,没有北至北荒,南至南景,东至东胡,西至西戎都在流传这则歌谣,大意是谁得到天女谁就可以得天下,天女的母亲是一个寡妇,谁娶了寡妇谁就可以得到了前天女,这导致整个的势力都沸腾了,上至君王,下至武将都在找一个寡妇带着五岁的女儿的,谁都想将最对母女收入自己的后宫,相比起来娶一个寡妇会损失一些名声,但是和江山比起来那可是微不足道的!这对母女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姓什么不知道,住哪里不知道,但是怎么能难得住那群聪想得到天女的大聪明呢?他们首选带着五岁女儿的寡妇,一时间带着女儿的寡妇成了最受欢迎的婚娶对象,但是有些下手慢了,他们就选择那些有五岁女儿的妇女,不管是不是寡妇,是寡妇最好,不是寡妇的就想办法让她们变成寡妇再娶进门,一时间弄的鸡飞狗跳的!那些有几岁女儿的家庭一时间也是人心惶惶,生怕一觉醒来,家人就被人给暗杀了,只留下孤女寡母的。那些娶到孤女寡母的非常得意,以为寻找到了真的天女,一时间天女遍地都是,至于真与假无所谓,反正自己得到的都是真的别人得到的都是假的,导致了南景君臣相互猜忌,东胡、西戎和北荒草原相互攻伐。在整个天下都乱做一团的时候宁帝也只是象征性的派了几个出去寻找了下,然后就公开的宣布天女是有德者方可得之,自己宁国国小力弱,不需要天女来增强国力,也不会参与寻找天女。要是得到了天女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自己只想守好这一亩三分地!同时下旨禁止宁国任何人去寻找天女!

    此言一出,天下哗然。各大势力都感到震惊,没想到宁帝竟然如此淡泊名利。一些原本打算对宁国下手的势力也暂时收起了野心。

    宁国满朝文武也是一片哗然,他们没有想到宁帝会宣布放弃天女的争夺,自己不如寻找,也不让自己的臣民去寻找。很多大臣认为这是皇帝缺乏雄心壮志的表现,纷纷上书劝谏。

    然而,宁帝却一笑置之,他对于这些谏言并不在意。宁帝没有接受大臣的劝谏,反而还要大举为他的小孙女在她生日那天为她行册封大典,以示对孙女的喜爱。满朝文武虽然不理解,但也不敢违抗皇帝的旨意。

    礼部在接到旨意后也是忙成一团,赶紧开始筹备册封大典的相关事宜。

    在忙碌中,册封大典的日子终于来临了。这一天,皇宫内外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文武百官齐聚皇宫,共同见证这个盛大的场合。

    随着一声嘹亮的钟声,宁帝携着小孙女出现在众人面前。小孙女穿着华丽的礼服,头戴精致的发冠,显得格外高贵可爱。

    册封仪式正式开始。在礼部尚书的主持下,在礼部主持下,宁帝亲自念册封郡主的圣旨。

    大宁皇帝诏曰:

    天地阴阳,乾坤日月,皆由道而生,化育万物,运转造化,茫茫宇宙,风云变幻,皆为道之显现。

    人心亦是道心,道心本存至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皆为道心之德。

    今有朕之孙女,清河郡主者,禀赋异于常人,聪慧伶俐,仁善通达。其为国之明珠,家之骄傲。

    朕心甚慰,特封其为清河郡主,食邑百户,,锦衣玉食,以示皇恩。

    清河郡主当勤修德业,弘毅宽厚,为世人之楷模,化育苍生,福泽天下。

    天地同鉴,日月共证,钦此!

    此文一出,再次引起轰动。要知道念圣旨一般都是由专人念的,皇帝是很少亲自念圣旨的,这次宁帝亲自为清河郡主念圣旨,足以显出他对孙女的宠爱。而作为清河郡主的庞雨萱本人跪在下方小脸非常的不爽,跪着听圣旨小膝盖好痛,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好不容易等宁帝念完圣旨,正准备接圣旨的时候,在一旁观礼的太子妃突然出言道,“父皇,雨萱是儿臣的女儿,她是儿臣在靖熙五年所生,靖熙四年时,儿臣出宫后意外怀的!”

    宁帝帝微微一惊,看向太子妃,似乎有些诧异。

    太子妃神情凝重,她继续说道:“父皇,儿臣不敢欺瞒父皇,还请父皇明鉴。那时是靖熙四年五月,儿臣出宫祈福无意间遇到了雨萱的生父,我们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后来便有了雨萱。儿臣在靖熙五年五月才回宫,当时我们都还年轻,一时冲动才犯下大错。但请父皇相信,儿臣与雨萱的生父是真心相爱的。”

    宁帝帝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沉声问道:“你所说的可属实?”

    太子妃点了点头,坚定地说:“儿臣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句虚言。请父皇明鉴。”

    宁帝沉思片刻,然后说道:“太子妃,朕念在你是初犯,且雨萱也是你所生,此次就不再追究你的罪责。但下不为例,若再有此类事情发生,定当严惩不贷。”

    在一旁的太子瞬间懵了,明明自己的太子妃从来就没有过生孕怎么会突然跑出来承认这个来历不明的女孩是她的女儿,太子一脸震惊地看着太子妃,眼中满是疑惑与愤怒。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

    宁帝看向太子,语气严厉地说:“太子,这件事你该如何解释?”

    太子低着头,不敢直视皇帝的目光。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父皇,儿臣不知此事。太子妃从来没有跟儿臣提起过这件事。”

    宁帝怒喝一声:“混账!自己的太子妃都管不好,你怎么配当太子?”

    太子浑身一颤,急忙跪下请罪:“父皇息怒,儿臣知错了。请父皇给儿臣一个机会,让儿臣弥补这次的过失。”

    宁帝面色阴沉,没有说话。

    太子妃见状,急忙开口求情:“父皇,请您原谅太子。这件事儿臣确实有错,但请相信儿臣和太子对朝廷、对皇室都是忠心耿耿的。求父皇给儿臣一个机会,让我们补偿雨萱,好好管教她。”

    宁帝叹了口气,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罢了,念在你们是初犯,这次就不再追究你们的罪责。但下不为例,若再有此类事情发生,定当严惩不贷。”

    太子和太子妃连忙叩谢皇恩:“多谢父皇开恩,儿臣定当谨记父皇教诲,不会再犯此等错误。”

    正当宁帝为太子和太子妃的事情闹得十分糟心的时候,突然宫门前的龙门鼓被敲响,龙门鼓响三声,那是可以直达天听的,宁帝让人去吧敲龙门鼓的人带来,不多时一个年约二十的妇人出现在庞雨萱的册封大典上,她衣着朴素,面容憔悴,显然是长途跋涉而来。

    宁帝看到妇人,微微皱眉,问道:“你是何人?为何要敲响龙门鼓?”

    妇人望着宁帝,眼中透露出一丝坚毅,朗声说道:“陛下,民女陈氏,今日特为寻女而来。”

    宁帝更加困惑了,他看向太子和太子妃,发现他们也是一脸的茫然。

    陈氏点点头,回答:“是的,陛下。岚公主并不是太子妃所生,而是民女的女儿。”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太子和太子妃更是惊愕无比,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突然出现的妇人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宁帝沉声问道:“陈氏,你可有证据?若敢欺君,定当严惩不贷。”

    陈氏点了点头道,“陛下,民妇知道清河郡主身上所有的特征,要是皇上不信民妇可以说出来给您听。”

    太子妃也站了出来表示自己也可以说出来。就在他们两人为此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跪在地上的庞雨萱不干了,“你们胡说,我的娘亲不是你们,我从小和娘亲相依为命,绝对不是你们,我的娘亲是她。”说罢,跑到一旁将观礼的林氏拉了出来!

    宁帝似乎也在这个时候才发现有林氏这个人,出声问道,“你是谁?怎么会出现在清河郡主的册封大典上?”

    庞雨萱正准备出声就被林氏捂住嘴,“回陛下,民妇是清河郡主的生母。”

    这下子整个观礼的现场犹如滚烫的油锅里扔进了一块冰块,顿时炸开了锅。太子和太子妃都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宁帝皱眉说道:“你说什么?清河郡主的生母?这怎么可能?”

    林氏紧张地说:“回陛下,民妇说的句句属实,小女确实是民妇所生。”

    宁帝冷笑一声,说:“你可知道,欺君之罪是何等重罪?”

    林氏吓得浑身颤抖,连忙磕头道:“陛下饶命,民妇不敢欺瞒陛下,民妇说的都是真的。”

    宁帝朝太子、太子妃和刚才敲响龙门鼓的陈氏看去,说道:“太子,太子妃,民妇陈氏,你们可认识此人?”

    太子、太子妃和那个敲响龙门鼓的陈氏都摇了摇头,表示从未见过林氏。

    宁帝沉吟片刻,对庞雨萱说道:“孩子,你过来,让朕看看你。”

    庞雨萱挣脱林氏的手,走到宁帝面前,跪下说道:“陛下。”

    宁帝仔细打量着庞雨萱,忽然笑了起来,说道:“果然与清河郡主有几分相似,不过,仅凭长相,还是不能证明你就是清河郡主的生母。”

    宁帝看着三个女人都说庞雨萱都是她们的女儿出言道,“既然你们说是清河郡主的生母,既然这样那你们想必都知道清河郡主的生辰,是否有胎记什么的,朕给你们一个机会证明清河郡主到底是谁的女儿!”

    三女都表示知道,就当太子妃准备说话的时候被宁帝制止了,宁帝叫来几个太监把她们引到偏殿,让她们写出来,如果不会写就说出来,宁帝会派人帮她们写,为了出现作弊,里面一个写,宁帝还安排几名暗卫躲在殿梁上把听到的写下来,然后三女被分别带到三个房间,写下她们所知道的庞雨萱的生辰和胎记。

    过了一会儿,三女分别写完,由太监交给宁帝。

    宁帝仔细看了三女的答案,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他让太监去将三女带到大殿,然后宣布了三女的答案。

    太子妃所书,靖熙四年出宫祈福遇见英俊潇洒的一个公子是冀州人氏姓李,两人花前月下,后来发现自己怀孕了,只得拖延回宫的日子,直到庞雨萱出生后就立马回宫,庞雨萱生辰庚辰年五月十五亥时!庞雨萱背上有一凤凰形胎记!

    陈氏所书靖熙四年受父母之命嫁与冀州人氏一个邬堡李家,夫君身体不好,夫君在次年生下庞雨萱后就病逝了,庞雨萱生辰庚辰年五月十五亥时!庞雨萱背上有一凤凰形胎记!

    林氏写的和陈氏写的也是一模一样,只是把姓氏改成了自己!

    宁帝看了也是一阵头疼,没想到这三女所写竟然一模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宁帝召来御医问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分清楚庞雨萱到底是谁的女儿,御医想了想,回答道:“回陛下,微臣倒有个法子,或许可以一试。”

    宁帝眼前一亮,忙问:“哦?是何法子,快说与朕听听。”

    御医回答:“回陛下,人体血脉相连,若是亲生骨肉,血溶于水,便会出现奇特反应。您可以取太子妃、陈氏和林氏和林氏的血液,分别与清河郡主的血在一起,若是有人的血液出现融合,便可确认其为郡主的生母。”

    宁帝闻言,点了点头,道:“好,就依你之言。”

    于是,御医命人取了太子妃、陈氏和林氏的血液,又取三滴庞雨萱的血液,按照御医的指示,将四份血液混合在一起。

    过了一会儿,奇迹出现了,只见庞雨萱的血液与太子妃、陈氏和林氏份血液竟然都逐渐融合,变成了一种奇特的紫色。

    的血液分别融合,都变成了奇特的紫色。

    御医见状,惊讶万分,慌忙跪下说道:“陛下,此等异象,微臣从未见过。看来,郡主的生母不止一人啊。”

    宁帝皱起了眉头,心中暗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说,雨萱有三个生母?

    宁帝知道此事难办了,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判才好,看着可爱的庞雨萱顿时心生一记,既然分不清楚谁是生母,那就干脆一起做庞雨萱的生母不就好了!

    宁帝的这个判决引起庞雨萱的严重不满,明明自己是林氏生的,怎么册封一个郡主,莫名其妙的多处了两个娘亲来了?自己还多了一个爹,这叫什么是嘛,自己是林氏和庞宁的女儿,现在娘亲多一个民妇陈氏,还多了一个太子妃娘亲和一个太子爹爹,庞雨萱气鼓鼓地跑出了大殿,这个判决对她来说实在是太荒谬了。她决定去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娘亲是林氏,为自己讨回公道

    林氏听到宁帝的这判决,也是大吃一惊。她没想到宁帝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这简直就是乱来。不过生性恬静的她没有说什么默默的接受了!

    然而,宁帝却认为这个决定再合适不过了。他觉得,既然无法确定庞雨萱的生母,那么让林氏、陈氏和太子妃共同抚养她也是一件好事。这样,庞雨萱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关爱。

    庞雨萱和林氏对此都感到非常无奈,但她们又无法改变宁帝的决定。这场册封大典不光只有宁国的文武百官,还有别国使臣,顿时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所有势力,宁国皇室成了最大的笑柄,作为此事的始作俑者却像一点事都没有发生一般,这件事被好事人编为一部戏《三母争女》

    天女册封大典时,

    太子妃与民妇出。

    皆称自己是生母,

    特征相融血亦同。

    宁帝无奈判三母,

    皇室沦为笑柄矣。

    天下之人皆议论,

    不知谁是真的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