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撸铁的工科生

第19章 定天下【1】

    这一夜,徐富贵和崇祯就在这空荡荡的皇宫朝堂之上,两人席地而坐。

    屁股底下就是一个棉垫子,就这,还是从哪高高在上的龙椅上拿下来的。

    两人面前就只有四碟小菜。最好的,不过就是一碟酱驴肉。这也是崇祯好久没吃过的了。这都是从管厨房的太监哪里弄出来的。

    剩下的一碟酿豆腐,一碟酱菜,还有一碟豆子。这就是从崇祯的御厨房里找出来所有能吃的东西了。

    徐富贵实在是看不下去,就让人拿了两份单兵口粮过来。油纸包的,打开后闻着很是香甜,有点硬,掰开后就很好入口了。

    徐富贵都给掰成小块了,就在那油纸包的油纸上放到地上。

    两人,一人手边一壶酒,这酒可是真的从皇宫里弄来的。不过也不是崇祯的,是下边管事大太监献上来的。

    手下人还怕危险,那一坛子刚开封的好酒,还让那个管事太监和他手下的十个小太监分开一起喝了。

    等到一个时辰后,孙大国手都过来汇报时下的伤亡情况的时候。又让孙大国手看过了没事,才能让徐富贵喝。

    这也是没办法,徐富贵也理解手下的担心。别说现在还是战时,就是平时他的手下也不敢随便的就把不知来路的东西给徐富贵吃。

    身处地位不同,你的危险也就不同了。

    如果一个人,身处到一定高位的时候,还在喊着“你们都别管我,我要自由”那你赶紧离开他,因为他离死不远了。

    这一夜,徐富贵和崇祯都在聊了什么,没人知道。

    所有禁卫,不管是听到的还是没有听到的。谁都没说过这一晚的一个字,哪怕是到老死的那一天。

    这也是禁卫军的规矩。别说是这一晚了,就是任何时候的事情,他们也不允许对外说出任何一个字。

    规矩大如天。

    这一夜,就在这空旷的朝堂上。不时的传出激烈的争吵声,也时而伴着不服气的抗辩声。

    时而低声哭泣,又时而嚎啕大哭。

    刚刚还是伤心悲戚,又马上大声咒骂。

    早上等外边的禁卫,进屋换防的时候才发现,自家皇帝和那崇祯皇帝都在龙椅上睡着呢。好在那龙椅足够宽大。

    地上昨晚吃的东西只有盘子还在地上放着。吃的东西是都没了,那单兵干粮就连纸上的碎屑都舔干净了。

    不过酒壶倒是丢了五六个在地上,只剩下一个还是端正的摆着的。

    进来的禁卫,看向屋里的禁卫,眼神中问到:这是什么情况?

    屋里的禁卫只是摇了摇头,手指在嘴唇前摆了一个禁声的动作,然后就站在那不动了。后来的马上就理解了,回身慢慢的关闭了殿门,然后就在那门内静静地站着。

    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徐富贵有点费劲的,把自己的眼皮挣扎着睁开,感觉眼呲莫糊有点磨眼睛,好一会才把那难受的东西弄掉。

    勉强的看着这昏暗的大殿,又看着自己忠心的贴身护卫。努力的回想着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随着不经意的一抬腿,才发现,有个人的腿就压在他的腿上。

    徐富贵刚想喊护卫过来,这才感觉到自己就是半靠着一个大木头椅子或者说是床上。身下虽然垫着棉垫,但还是骨头酸痛。

    而脚下一条腿压着他的腿和,和他脚脚相对,各睡一头的人,是一个身穿黄袍的男人。

    看着那半张脸的面相也应该不算老啊,可是为什么那头发却已经半白了呢?

    这时候徐富贵才恍然清醒了一点。我现在是在皇宫里,昨夜和崇祯喝了大半宿的酒,后来都喝大了,就在这龙椅上将就了一夜。

    虽然这大殿里现在还燃着八个大火盆,但是这大殿里还是没有什么暖和的感觉。

    大殿本来就大,但要是烧着炭盆还不能是密闭空间,必须得开上部小窗。要是不开,那叫烧炭自杀。

    结果就是,暖和就别想了,不那么感觉冷就是好的了。看着自己身上盖着的军用大棉衣,想了想,还真没感觉冷,整个身体还有一种不想从棉衣里出来的感觉。

    几经挣扎还是起了身,但是看到另一边还在睡着的崇祯,徐富贵就感觉不爽了。我都醒了,你还睡,这哪能忍。

    于是,随手就拍了一下崇祯,喊了一声“起床了”

    崇祯在棉衣下缩了一下身子,嘟囔着说“朕再睡会就起来了”刚说完就好像被什么扎了一下似的,突然间就半睡半醒的坐了起来,迷糊着眼睛说到“朕还有奏章没有批,怎么能这么晚起”

    徐富贵看着迷迷糊糊的崇祯,感觉他真的很可怜。

    他才多大啊。十七岁继位,到现在有多少年?有八年吗?那也就是二十五六吧?可那半白的头发,怎么看,都怎么像是一个老翁呢?

    皇城被破的第三天,崇祯带着自己的家人来到了城外的一个不小的庄园,他们在庄园内部不会受到限制。

    但是,不能出庄园。一应衣食用度都有人供给。作为一个安乐公其实也是不错的。

    徐富贵曾经对崇祯说过,暂时住在这里,对他也是一种保护。省的一些人,贼心不死,害的徐富贵再动杀心。以后天下安定了,你朱由检就爱去哪里去哪里了。

    这次出兵,作为副相的白齐山是跟着一起来了的。他还带着原来跟着他的一些个官员胥吏。

    这些人可能干别的不行,但是有一个行当是他们的专业。那就是抄家拷问。

    徐富贵在通牒里说过了,会给那些大臣们几亩田地,让他们耕读传家。那就去耕读去吧。

    剩下那些身外之物,带着累赘,还是献给大民朝廷的好。至于那些不想耕读的,徐富贵田地都省了。这天下还有多少人没田地呢。

    所以从徐富贵进皇城第二天开始,整个皇城的高官显贵,巨商大贾,皇亲国戚们就倒了大霉了。

    金银财货这些东西,是要用来流通,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的,才能对百姓更加有利。藏在家里,埋在地下是不对的,

    对于不对的事情就一定要改正。如果不想改正,那么白齐山就会带着人帮他们改正。

    白齐山能做到大明朝庭的二品大员,坐镇一方。皇城里这些大户之家的那些弯弯绕,他都一清二楚。

    想逃过他的眼睛,可不是一般的难度。

    不只是这些人,就是那些地痞流氓,帮派道门,勾栏妓馆都被大扫除了一遍。

    虚云曾经游历天下,对这些所谓的江湖豪杰可从来没有什么好感。

    在西北时,他可是带队做过西北地区的清洁工。西北地区的那些江湖豪强们,命好的还在矿山劳役。命不好的,坟头草都换了几茬了。

    是以,几天之内,皇城的环境焕然一新。市井小民都能够感受得到,至少没有人来收保护费了。这新的大民朝廷看来和以前的不一样了,看样子是个好朝廷。

    经过了前两天的惶惶不安后。这些小老百姓,又都贩车引浆,走街串巷的叫卖了起来。而那些关门闭户的小商家们,也都开门营业了。

    至于那些巨商大贾的店铺,全都被收归朝廷。尤其是粮食,食盐,布料还有油酱醋茶柴,关乎百姓生计民生的,全都是朝廷专卖。

    价格必须回到合理的空间,必须让百姓能买的起,不至于吃不上饭。这才能让皇城安定。

    张栓柱在皇城休整了两天后就带队北上了。那通往关外的咽喉,山海关哪里还有着几十万的边军铁骑呢。

    当时徐富贵他们到达皇城的时候,那些关宁铁骑也收到了消息。都还在商量着是不是要去勤王的时候,就传来了皇城陷落的消息。

    这下可把这些地头蛇都给吓到了。立即收缩兵力,进行防守。

    在他们看来,皇城,城高墙厚。就是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的就攻破皇城。

    当听到传来消息的人说,他们在远处听到滚滚雷声不绝,城墙就被攻破了之后。

    就一致认为定是有仙家出现在逆贼那边,要不怎么能滚滚雷声不绝。

    也有人怀疑,是不是很多的火炮一起开火。也被人否决了,边军也有很多火炮,但是对那皇城的坚城也是不行。

    能随军的火炮都是小炮,打不了多远。再说那城墙上也是有火炮的,还都是大炮。

    若是靠那些随军小炮就把那高大的城墙攻破了,那还是皇城吗?

    最后一至相信,就是逆贼有仙家助阵,这仗可不好打了。

    于是,边关地区的各位仙家,不管是佛是道,还是跳大神的请大仙的,都被请到军营,要和边军老爷们共同迎战逆贼的进攻。

    因为他们知道,这破了皇城的逆贼是绝对不会放着他们不管的。

    他们也想投降算了,但是就这么投降了,怎么保证他们这几大家子的利益?

    所以还是要打一下,也要让那些逆贼们,知道自己这些边军的厉害。再投降才能有本钱谈判不是。

    张栓柱这次北上,几乎把所有的骑兵都带上了。因为对面的是关宁铁骑。

    带骑兵,主要是为了怕他们跑的太多,所以这些骑兵的主要任务还是抓俘虏。

    皇城到山海关,行军需要走三百多公里。

    张栓柱也没有太着急行军,还是保持每天四十公里的平均速度,不停前进。

    遇到有拦截的军事据点,直接就给平了,连停留都没有。就好像他们都不存在一样,这些军事据点的人,连报信的都没派出去。

    就在行军第九天之后的上午十点钟左右,张栓柱抵达了关宁铁骑的驻地大营外围。

    关宁铁骑毕竟大多数都是骑兵,而最精锐的就是各家的家丁。

    虽然听着像是家中仆人,但是他们这些家丁,才是真正的,让边军将军们,花了大价钱喂养起来的绝对精锐。

    当张栓柱的部队在远处缓缓出现的时候,这边关宁铁骑也已经开始摆开了阵势。

    边将们经过商量,还是准备第一阵,就由最精锐的家丁们,带领大队骑兵发起一次冲锋。

    最大可能的做到出其不意,若是时间拖延,让贼军中的仙人有了准备,发起了雷霆之威,那是就不好办了。

    毕竟自己这一次,就是为了显示一下力量,好作为投降的本钱。不过将军家主们也交代了,若是感觉不好打,就立即退兵,要保存实力。

    张栓柱到达阵位的时候,前面轻骑兵已经开始了遮断对方斥候了。

    当车兵,炮兵,步兵都已经完全摆开后,前面轻骑兵开始后退,并入两翼骑兵阵列。

    这片的地形非常好,相对平整宽阔,适合骑兵作战,也适合追击。

    张栓柱又是老样子,车步炮都在中间一字排开。

    步兵以机枪为火力支撑,机枪以火炮为火力支撑。大宽面阵型。

    而这时,两边对阵距离大约六百米左右,关宁铁骑这边的将军们。看到对面摆出这样的阵势,也是一头雾水。

    有这么打仗的吗?你们面对的可是人数占优的骑兵啊?怎么敢把步兵摆出这么单薄的一字阵型来的?

    虽然也看到了不少的火炮,但是一看就是小型火炮。那东西能打多远,临阵之时能打几炮?开玩笑呢吗不是。

    看到对方两翼骑兵,那就不是要冲阵的架势,而是要包围追击的阵势啊!

    可是你们那才多少骑兵,能有两万?好像还没有吧。

    这贼军的将领绝对是个蠢货,他是怎么当上带兵主将的?难道是贼头的亲戚家人?绝对是这样了。

    关宁的将军家主们简单的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要冲一下。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只要一冲阵就能看出来结果。

    要是胜了更好。要是败了,就赶紧退回来。

    这次迎敌,关宁这边总计摆出了二十万人的大阵仗。可以说,在这片宽大的战场上也是将将摆开阵型。而且整体阵型还非常厚实,不怕冲击。

    将军家主们,派出第一波冲阵的就占了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足有六万多人,由各自家中的精锐家丁带领冲阵。

    这次冲阵以中间为主力,两翼牵制。以期望第一波就冲开对方薄弱的正面步兵,然后包围两翼。

    当关宁铁骑冲阵开始的时候,一波波骑兵开始出阵慢跑。当慢跑二百米左右的时候,开始加速。当过了中间线的时候,骑兵的速度就已经起来了。

    可是眼看着,也就只有二百米左右就可以和对方接阵的时候。

    对方那极其宽大,却又显得单薄的军阵里,却射出了无数条火链。虽然人的肉眼在白天是很难看到子弹弹道的,就是曳光弹也是勉强能看到。

    但是身在第一线的关宁骑兵是真的看到了。不只是看到了,还亲身体验到了。只是体验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感觉了。一切都结束了。

    在几百挺机枪,接近三百门火炮,和几万只步枪面前。任何骑兵英勇的冲锋都是毫无意义的。

    当年在大草原。三万多草原骑兵的冲锋,面对着只有二十挺的手摇加特林和一千多只步枪。只是一个照面就给打回去了。

    而现在呢?几百挺机枪,还有火炮,再加上还有几万只步枪。是什么结果,已经不用说了,这完全是单方面的屠杀。

    其实徐富贵也不想在这场改朝换代的战争中杀伤太多人。但是很多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只有鲜血和生命才能让人最快的清醒过来。

    长痛不如短痛,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