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刘协:穿越当天,董卓被杀

022 大朝会一

    022

    四月二十七,这是一个好日子。

    这是王司徒说的!

    自穿越以来,还未经历过大朝会的刘协既好奇又有些激动,这都是一手的历史资料啊!

    拂晓,就在第二次鸡鸣声响起的时候,刘协在小黄门左顺的服侍下穿戴好了天子规制的冕服,便乘坐车马仪仗前往前殿。

    前殿是未央宫三座大殿中规制最为宏大的一座,主要是举行朝会或岁首宴会的地方。

    按照朝会流程,应该是皇帝先在殿内等候朝臣们的觐见叩拜,而不是等臣子们先进殿,皇帝最后入场。

    就在北宫门外,朝臣们都已经陆续开始集合列队,上至万石的三公,下至六百石的各曹尚书,还有内朝的侍中、黄门侍郎都要参加此次大朝会。

    此时前殿,皇帝刘协正襟端坐在御榻之上,等候群臣的拜见。

    就在刘协的两旁及御前站着几名谒者,他们负责监察朝会礼仪,纠察失仪官员,同时还要主持朝会流程。

    等第三声鸡鸣响起,几位谒者齐声传道:“趋!”

    此前列队来到前面陛阶下的诸臣无论官职大小,在听到指令后,不约而同的将双手下垂合拢,接着低着头趋至刘协面前,然后依次下跪稽首,官员们将头冠靠在手掌上保持一会时间后,随后缓缓起身。

    谒者按照官职的大小依次向刘协高唱正在觐见的官员名爵,而刘协也开始集中注意力,准备将自己昨日看到的名册与现实中的官员一一对应起来。

    “司徒,录尚书事,王公允觐见陛下!”

    首先前来行觐见之礼的便是王允。

    接着太尉马日磾、司空淳于嘉、奋威将军吕布(谁叫人家仪同三司呢)依次行礼。

    ……

    等朝觐官员行完礼之后,已经过去不少的时间,也让刘协认识到了原本只在历史书上的人物。

    刚才的这种朝觐礼节被叫做赞拜宣名,刘协坐在御榻之上望着阶下朝臣们伏身稽首,声势浩荡,有一股睥睨天下的豪迈之气在胸中油然而生。

    为君者,便当如是!

    秦汉两代通常用冠、绶来区分官员品秩和职能,比如金印紫绶、银印青绶、铜印黑绶。而官员的官服则是文玄武绯,很好辨认,刘协也对此略知一二,文官多半头戴进贤冠,着玄色朝服,并以冠上梁的数目区分等级,武官则戴鹖冠,穿绯色朝服。

    另外朝堂之上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官员,如侍中、黄门侍郎这种内朝官会在其所戴的冠冕上佩戴黄金铛、玉蝉等装饰品;而像御史、廷尉等这种负责司法和监察的官员所戴的冠冕则是象征公正严明的獬豸冠,凡此种种。

    在刘协的示意下,谒者开始引导文武官员,文左武右,按官职高低依次就坐于席上。

    左侧最前面是三公的座席,太尉马日磾、司徒录尚书事王允与司空淳于嘉并列而坐,但又因为王允录尚书事,总揽朝政,故座位靠前。

    在三公之后,就是新任尚书令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还空了一个属于御史中丞的座。

    御史中丞皇甫嵩被王允任命为征西将军征讨郿坞,现在还在返回长安的路上,因为这次缴获的粮草辎重众多,所以路上耽搁了时间,错过了这次大朝会。

    汉制,参加朝会的官员一般为接席而坐。

    但凡事终有例外,尚书令、司隶校尉和御史中丞三人在朝会上就享有单独的座席,世人号称“京师三独坐”。

    剩下九卿及尚书仆射、尚书、议郎等官都列坐在后。

    右侧武将行列以奋威将军吕布居首,然后就是城门校尉杨彪,五校校尉等人。

    整个觐见过程下来,刘协还对一直在前方声音洪亮的谒者印象颇深,只是场合不太合适,所以也没有打听此人的信息。

    如同后世开会,一开始,刘协这位名义上的领导开始发言:“自年后以来,朕的病情反复不断,直到昨日才痊愈,让诸公担忧了。”

    众臣闻之,皆拱手作揖告罪不敢。

    刘协接着说道:“自朕即位以来,董卓擅权,鸩杀皇兄,屠戮忠臣,随后又烧毁洛阳宫室,迫使朝廷西迁,此过程可谓是万般艰辛,也让诸公受了不少的苦。而王公与诸卿不畏强权,多次密谋注诛董,终于在前些时日得以成功,朕闻之欣喜不已。董贼授首,全赖王公之谋划,王公当为首功。”

    刘协语罢,朝中诸臣脸色不一,坐在阶前的王允却淡淡说道:“允不敢当,全靠诸位大臣的协助,才诛董成功,臣不敢贪功。”

    此时的王允谦虚低调,与前两日的霸道强势判若两人。

    若是刘协和不少臣子已经领教了他的行事风格,也许就会让他给蒙骗了。

    刘协继续给王允戴高帽,真诚说道:“王公不必谦抑,如今董贼已死,朝中大事还要仰赖王公!”

    “臣必竭心尽力,复我汉室!”

    刘协听到王允如此义正严辞,不由得撇了撇嘴,也的亏他的御榻立大臣们远,没有让他们瞧见,要不然会被认为殿上失仪。

    场面话说完,刘协开始直奔主题:“如今朝廷初定,国事繁剧,诸公认为当从何处治理?”

    众臣议论纷纷,但目光还是看向了坐在前列的司徒王允。

    王允整理了一下衣袖,手持笏板,来到了大殿中央,说道:“陛下,如今虽然董卓已死,其族人业已覆灭,但关东上有数万凉州兵驻扎陕县、渑池,更有不少凉州兵横行陈留、颍川等地,若是他日他们西向,对长安也是一种威胁。因此臣欲遣兵联合关东联军,前后夹击,迅速解决凉州兵。”

    朝中不少大臣在听到王允联合关东联军时,眼神看向殿中央的王允,心中不解?

    王允这么快就已经和关东联军联系上了?

    还是一直暗中就有联系?

    王允的这句话让许多的关西士人眼神里充满了戒备。

    政是关东士人掌握,兵再是关东将领掌握,那日后朝中还会有关西士族的位置吗?

    刘协听了王允的陈奏,心中叹息,终究还是来了!

    “王公准备派谁领兵征讨?又准备如何前后夹击?关东的那些手握重兵的地方诸侯们会来为朝廷消灭凉州兵吗?”

    刘协直接给王允来了三连问,明知道阻止不了王允派兵征讨凉州兵,但是探探王允与关东的那些将领们联系到那一步了。

    (今日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