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刘协:穿越当天,董卓被杀

057 朝堂洗牌

    “免除王允司徒、录尚书事的职务,令其前往廷尉狱等候发落!”

    “王允长子,侍中王盖罢官夺职,勒令其归家,王氏族人由羽林军严加看管,居家不得擅自出府!”

    “司空淳于嘉与王允有同谋之嫌,亦令其自谒廷尉狱待审!”

    “廷尉宣璠阿附王允一党,夺职被逮捕关进了廷尉狱!”

    “光禄勋邓渊作为王允一党的成员,也被免职归家自省!”

    “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身为王允的党羽,手握京畿要职,为了出现意外,特让车骑将军派兵护送朝廷使者征召二人入京受审!”

    ......

    上林苑,北军临时军营。

    刘协正看着由太尉、录尚书事马日磾遣人送来的尚书台针对王允一党的处置结果。

    短短两日,权势滔天的王允一党,除了一两个漏鱼的之外,基本被一网打尽。

    三公里被罢黜了两位,九卿中算上前少府田芬、前卫尉张喜,又去了两位,如此大的变动使得朝堂内外,尤其是关东士人,一时人心惶惶,皆成了惊弓之鸟。

    刘协对马日磾等人反击的速度及程度感到十分的惊讶,若不是在此之前他做了一些安排,恐怕结果比现在更为严重!

    为了不让朝中关东势力一蹶不振,刘协特意让赵谦、杨琦为同时和关东、关西大族关系不错,为人正直的司隶校尉黄琬开脱,逃过了责罚。

    随后又让帝师赵岐出面保住了王允的门徒、尚书右丞赵戬,还有就是最关键能代表皇帝态度的举动就是刘协让尚书令士孙瑞、秘书令张昶将王允的侄子、秘书丞王凌给保了下来,但是免去了去秘书丞的职位。

    有了上面三人的例子,朝中不少的关东士人这才意识到皇帝并没有要将关东士人连根拔起的意思,被马日磾等人搅起的一场政治风波就这样渐渐停了下来。

    随后,朝中各种势力的心思开始活泛起来,目光纷纷看向一连几日都待在上林苑军营中的皇帝。

    原来就在马日磾准备动手的时候,刘协为了把自己隐藏在身后,便带着北军中候王斌、秘书郎们来到了上林苑,以躲开长安城中的这场政治地震。

    现在王允一党被清除,朝中空缺了大量的职位,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尚书议郎,各方跃跃欲试,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可惜早有计划的刘协那里会如他们的心意。

    “舅父,如今朝中三公中缺了两位,九卿中缺了三位,如此关键显要的位置,我该如何抉择人选?”

    建章宫外,刘协、王斌在前谈话,几位秘书郎与郎卫在后面远远跟着。

    王允思索片刻,出言说道:“朝廷任免皆有陛下,臣不敢多言。不过...”

    “不过什么?”刘协见王斌欲言又止,接着问道,“此处只有你我二人,舅父不妨直言!”

    王允见状,也不再藏掖着,“如今王允失势,朝中再没有一方独大的势力。虽说杨氏与马日磾、士孙瑞他们因为地域同属关西一派,但是他们在理念上还是有所区别的,那么在此之后他们必然会因为自身的利益而走向对立。两方对立,便会产生斗争,这对此时衰弱的朝廷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啊!因此陛下若是想让朝堂稳固,势必要重新树立第三方,让三者相互制衡。如此一来,陛下可以更好的掌控朝政,实施良策,让汉室再次兴复!”

    刘协转头看向落在身后一步的王斌,心中讶然,没有想到在他印象中略显平庸的老实中年人居然会有这么深的考虑。

    “世人皆称王允、马日磾老成谋国,我看真正为汉室着想的也只有舅父了。”

    王斌卫尉欠身,谦逊道:“臣多谢陛下夸赞,这也只不过是臣平日里的一些思考罢了。”

    “舅父说的没错,我正有此意!这也就是我为何要保下司隶校尉黄琬的原因。我欲让与王允关系不错的黄琬出面收拢朝中的关东士人,制衡杨氏与马日磾他们。

    但深的一点就是朕要靠着朝中剩下的关东士人来维持与关东诸侯的联系,不让他们彻底与朝廷所断绝关系。如此一来,日后朝廷出关东向,关东大族对朝廷也不会又疏离感。”

    与王斌相比,刘协想的更为深远:那就是如果朝廷真的把关东士人全部清理掉,那关东不光与地理上产生隔绝,甚至政治上也会产生断开,那么在长安的朝廷便会在关东彻底失去权威性,法理性。

    这将对他后面出兵关东,平定关东产生极大的阻碍!

    历史上,正是这些关东士人一直在不遗余力让朝廷返回洛阳,只可惜返回洛阳的汉室朝廷落入了曹操的手中,随后也变得名存实亡。

    臣子依旧是臣子,只不过朝廷由原来的大汉变成了大魏,但皇帝已经不是皇帝了,也变成了臣子。

    刘协自然不想成为别人的傀儡,这也是刘协与王允博弈的原因。

    “陛下深谋远虑,是臣所不能及的!”

    刘协笑着摆了摆手,继续说道:“等彻底解决了李傕、郭汜这些人,我也就有时间可以好好谋划关中,整顿军备,为出关东做准备!还望舅父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臣必竭心尽力,为陛下驱驰!”王斌正色道。

    ......

    为了平衡各方利益,论功行赏,从上林苑返回未央宫的刘协颁布了一道道任命诏书。

    “任命前将军赵谦为司徒,与太尉马日磾共录尚书事,总朝政!”

    “光禄大夫杨彪接替张喜为卫尉,执掌宫中宿卫!其兼任的城门校尉一直由原河南尹杨懿担任!”

    没过两日,就在出身关西的群臣相庆之时,刘协又颁布了几道诏书,他们在听到诏书的内容后十分的错愕。

    “任命司隶校尉黄琬为司空,其司隶校尉一直由侍御史裴茂担任!”

    “任命黄门侍郎兼廷尉正钟繇为廷尉,廷尉左监法衍为廷尉正,共同审理王允案情!”

    “任命原城门校尉、议郎崔烈担任光禄勋一职,执掌郎卫。”

    “任命秘书郎傅干为秘书丞,原秘书丞王凌担任长安县令一职!”

    之所以刘协这么快就将关东士人重新安排填补朝廷的空缺,是因为自王允等人入狱后,长安城中不明就里的百姓们竟然聚集在北宫门外要求释放王允,险些闹出事来。

    最后这件事在交给京兆尹司马防、长安县令王凌处置后,抓了几个典型处决后,又有王凌这个王允的亲侄子劝说,那些百姓才散去。

    百姓们这么突然一闹,那些原本打算反对关东士人重任要职的关西大臣们也息了上疏的想法,默认了这一事实。

    至此,朝廷的格局按照刘协的设想进入了相对平衡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