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刘协:穿越当天,董卓被杀

073 屯田一二事儿

    长安城,未央宫,宣室殿。

    “今日朕特意将朝廷各位公卿请来,主要是有一二事需要与诸位商讨一番。”刘协环顾殿中诸臣,朗声说道。

    就在荀攸他们按计划降伏凉州兵的时候,关中的军队也没有闲着。

    羽林中郎将徐荣在越骑校尉张辽的配合下,成功将凉州降将胡轸、杨定捉住,押往了长安。随后又与宁辑将军段煨一起完成了对牛辅、董越部曲的甄别。

    刘协继续说道:“如今胡轸、杨定业已授首,关押在新丰的俘虏也完成了甄别,正在陆续押往各地安置,关中除了西边的羌部时有骚扰外,暂时已无战事的可能。

    诸公皆是我朝中能臣,这兴复汉室、使天下重回太平之重任,全在我与诸卿肩上,望诸公不吝腹中良言,无需避讳藏掖,尽管说来。”

    在座众人看着面前皇帝那带着虚心谦和的眼神,不禁有些触动。

    这时,尚书令士孙瑞率先说道:“陛下,臣以为治国之策,在于强兵富民。兵强,则天下定;民富,则百姓安。是故欲攮天下,必先安民;欲先安民,则必先足食。昔日孝武皇帝实行屯田之策,故汉军得以定西域,败匈奴,此乃良策也。”

    士孙瑞挺直身体,跪坐于席上,侃侃而谈道:“前些日子,陛下就已经下诏,裁汰诸军老弱以及甄别安置俘虏,专门设立军屯。

    为防止这些人到安置地闲散滋事,陛下专门典农中郎将、校尉、都尉等官督促开荒,屯田备粮。

    我看如今这关中民事,臣以为可效军屯之策,在各地广设民屯,广招流民垦荒。若天时顺利,不出二三年,仓廪必定丰满,百姓定然安乐。”

    士孙瑞口中的典农中郎将、校尉、都尉这些官职是刘协效仿历史上曹操屯田所设立的官职系统,专门负责治下军屯的农业生产、屯户民政和税赋等事宜。

    根据刘协的规划,在设有军屯的州郡,典农中郎将负责该州的军屯事宜,然后在根据各郡人口的数量,典农校尉负责大郡,典农都尉负责小郡。

    至于整个典农系统则交由大司农周忠负责。

    一旁的司徒赵谦随即补充道:“士孙令所言极是!近年来天时不予,关中各地旱蝗频发,百姓流离,多因于此,故而臣以为兴修重整水利也是当即要务。朝廷应当命关中各地官府招募流民或在秋收之后征召百姓徭役,疏通白渠、龙首渠、六辅渠、郑国渠等关中水利,以备不时之需。”

    刘协听到士孙瑞与赵谦的应答,很是欣慰,“你们都说得很对。”

    片刻,刘协思考后答道:“关于民屯一事,我的初步想法便是在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弘农郡四地郡县属官中增设农曹掾之人,专门负责招抚流民开垦屯田一事。百人人为一屯,屯置屯长。不过这些农曹掾虽隶属郡县,但有关屯田耕种、赋税仓储则需要听从大司农的管辖调遣。”

    刘协有意效仿后世的税务系统,将管辖权从地方收回到中央。只是他现在不可能直接这么做,只能慢慢施行,一步一步从民屯的农曹掾开始。

    温水煮青蛙,等他们都习以为常了,在慢慢更改其他的地方,比如司法、赋税等。

    刘协看向在座的大司农周忠,说道:“周忠!”

    一直安静没有发言的大司农周忠听到皇帝的召唤,连忙起身上前听命,“臣在!”

    “即日起,大司农府下添设劝农令一职,秩六百石,主掌劝课农桑、开垦屯田等事务,同时也对各郡县的农曹掾有管理的职能。另外朝廷有司将会在五官、左、右中郎将三署衙中选拔合适的郎官,之后统一由尚书台拟诏任命为各地农曹掾。”

    负责三署郎官的光禄勋崔烈听到皇帝提到了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一直想急于表现自己的崔烈连忙起身相应。

    东汉的郎官除了羽林郎、虎贲郎执掌宿卫侍从之外,五官、左、右三中郎将署,分领中郎、侍郎、郎中,被称为三署郎官,隶属光禄勋。

    这些三署郎官一般都由地方推举、德行出众的孝廉或是世家公卿子弟来担任,他们平日执戟陛前,随侍皇帝左右。

    当然朝廷也会定期对三署郎官进行德行学识这方面的考核,优者便会被选补官职,劣者则会被黜退,名义上备宿卫,实为后备官员储备之所。

    只不过,这两年董卓擅权,大肆任用亲信,导致朝廷的选拔任用制度一度紊乱。

    如今刘协决定从三署郎官中选拔任用官员,也是安定天下士人之心,

    这位在北军五校粮草供给一事上倒戈归顺刘协的大司农周忠,在事后虽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但与赵谦、马日磾、杨琦等人比起来依旧只是个边缘人物。

    如今,皇帝竟将屯田这般重任托付于他,周忠内心十分激动,当即表态道:“臣代陛下掌管天下财赋,接受如此重任,定会竭心尽力。臣必会与劝农令以及诸郡县农曹掾四处招抚流民,屯垦荒地,兴修水利,恢复生产。”

    刘协则又对周忠嘱咐道:“有关屯田所需粮种、耕牛和农具等,皆由太仓所辖的仓库及地方府库提供。至于屯田所出,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民各半。同时屯户不得擅自离开屯田之所,而地方豪族不可擅自侵占所开垦的屯田。”

    “若有违者,定会依法处置!”刘协环顾在座众人,严厉的说道。

    刘协想起历史上的曹魏屯田制在中后期被世家大族肆意兼并,就连执政大将军曹爽、尚书何晏等人也侵吞了不少的屯田。

    现在殿内众人大多都是关中豪族出身,每家多少都会有这种侵占民田的行为。

    虽然眼下刘协还不能对这些豪族世家动手,不过该有的警告还是得有,以免到时候有人说他不教而诛,过河拆桥。

    听到皇帝如此严肃的话,众人也明白了皇帝对屯田安民一事的重视,虽然心中心思各异,但是还是向皇帝做出了担保。

    刘协这时又说道:“刚才司徒公提到了招募流民和征召徭役兴修水利关中水利,以备不时之需,我看此事也应提上日程,我看这件事就交给司徒公、大司农府和司隶校尉来负责,不过有一点要记得,不要耽误农时!”

    “臣等谨记陛下旨意!”

    司徒赵谦、大司农周忠和司隶校尉裴茂起身上前应道。

    这件事了,就在刘协准备下一话题时,却听见左顺进殿通传:“陛下,公车司马令王端和前尚书郎王邑从关东返回了长安,正在殿外等候陛下的召见!”

    刘协一听,霍然起身,喊道:“快,宣他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