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空间

第一章

    觐城市今年夏天尤其的热,进入七月份以后,气温一直在40摄氏度上下徘徊,北町观象台连续多日在下午13时测出的地表温度都逼近70摄氏度,据说已经发生了多起遛狗时狗脚烫伤事故,这是一个狗都不出门的夏天。

    觐城电子科技大学的本院位于觐城市城西,一直沿用一九五七年建校时修筑的校舍,历年曾几次翻修,老校长力排众议,要求必须尽量保持教舍原貌,坚决不同意进行大规模的翻建。

    老校长的理由是:求学生涯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希望所有校友回来时发现母校仍是记忆中的样子。

    历届校友都被老校长的情怀所感动,只有信息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对此颇有微词。

    信息工程学院的学子们曾多次向老校长联名上书,要求保留情怀的同时,能不能考虑一下还有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原因无他,信息工程学院的男生宿舍楼是整所学校最破的建筑,没有之一。常年限电,定期停水,甚至连空调都无法安装,因为现有的电路系统无法承载多台空调同时工作。

    信息工程学院也因此被称作印度僧院(一是住宿条件艰苦,二是学院男多女少),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被称为苦行僧。大家认为他们不是来学习的,是来修行的。

    信息工程学院的男生寝室房间很小,每间只有三十平米左右。四张上下铺铁床和地中间的一张桌子,基本就占据了寝室的所有空间。潮热的夏天,当逼仄狭小的寝室内同时住进八个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时,和睡在桑拿房没有区别。所以到了晚上,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卷起竹席去宿舍楼的天台睡觉。直到上个月,一个喝多的学生起夜时,从五层高的天台上一头扎到楼前的花坛里。

    坠楼事件发生后,校方封锁了上天台的门,宿舍楼里的学生连唯一的纳凉去处都没有了。

    不过好在现在已经放暑假了,寝室里只剩下李易之一人,所以没有往日那么闷热。

    现在是大一下学期的暑假,同寝的七位室友中有五人回老家了,还有一人回女朋友的老家了,这哥们儿临走时说:“算命的说我是不劳而获的命,我这次过去考察一下,看看她家有没有让我倒插门的实力。”另有一位室友家住本市,平时基本不住在寝室。

    李易之没有回老家,因为他要去打工,赚下学期的生活费。

    昨晚十点半,宿舍楼熄灯后,李易之躺在床上辗转难眠,闷热的天气让他觉得,睡在竹席上的自己就像铁板上的烤虾,只有不停的翻滚才能让身下不那么潮热,他一直翻滚到凌晨两点才勉强睡去。

    清晨,床头柜上的闹钟响了,半梦半醒的李易之闭着眼睛摸索着伸手去关闹铃,接连两下没有摸到闹钟,第三下终于摸到闹钟,他用力一拍,“啪”的一声脆响,听着像是物件破碎的声音。

    闹钟依然在响。

    李易之迷迷糊糊的坐起来,努力的睁开眼睛,伸手关掉了闹钟。仔细辨认了好一会儿,才发现碎掉的是原本戴在大拇指上的一个玉扳指。李易之想起来,这是昨晚辗转反侧时,从床头柜里拿出来戴在手上把玩的,结果玩着玩着睡着了,所以戴在拇指上没有脱下。

    这个玉扳指是李天柱打牌时输给他的。李天柱是李易之的同村发小,也是他的小学同学。

    李天柱说这个玉扳指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值老鼻子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