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的千姿百态

人拉车我们干过

    我们真的当过牛马,那时候的农村种地化肥少,主要还是靠有机肥料,农村炕土是最好的肥料,大粪需要和土搅和在一起,发酵后描庄稼,赶马车的每天要五更起,去城里去拉炉灰。七十年代时BJ城里的市民也是烧煤做饭,取暖。为了多积肥,积好肥,多打粮食,光靠牛马去上城里拉粪是供不上用的,所以我们天天晚上每凑八九个人,就能拉起一辆大车,去十多公里以外的BJ城里去拉炉灰。

    最强的男劳动力驾辕,其他人都是拉偏套。而且拉起这个车没有走着的,全是跑着的,至少是小跑。没有轻轻松松的挣下这个工分的,尤其是驾辕的人,看那汗水湿透了衣衫,衣衫贴在了身上。

    而且那是冬天呀,冬天却没有人穿着棉袄,可想那是多么累的体力劳动啊。怕挣不到这笔工分,很早就拿着绳子去抢位置,绳子上挂好了铁钩,跑到大车旁边,快快的把自己的钩子钩在车的框上。要不然没了挂钩的地方工分也就甭挣了。

    就这样心甘情愿的为了工分去当牛马。农民的我们没有美好的回忆,只有罪过的记忆。转工十五年了。土的掉渣儿的都渡上了金边儿,繁重的工作是公园里遛弯儿。见着包饺子不会乐了,白米白面家常饭,换换口味高价去买棒子面。

    今天的农民一步登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