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仪天下

第五十二章 不怀好意

    青鸾站在帐篷门口,看着面前跪着的一群老弱妇孺,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先让他们都起来吧。”青鸾吩咐拉克申:“顺便颁布一道法令,阿斯玛部落没有奴隶,也不再需要下跪。”

    拉克申微微鞠了一躬,便立即传话去了。

    阿拉格在一旁提醒道:“阿斯玛大人,他们是敌对部落的人,定然是不能和我们相提并论的,部落既没有多余的口粮给他们,也无法信任他们会对部落无害。”

    “色勒莫真是给我出难题啊。”青鸾叹道:“可是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既然夺了他们的牛羊,不养活他们的话,难道看着他们饿死冻死吗?”

    “伊勒德,”青鸾吩咐苍狼道:“你从近卫营里安排人手,专门看管这些人,让他们通过劳动换取口粮。记住,他们不是奴隶,看管只是防止他们作乱。”

    苍狼会意地点了点头,自从凌风随巴鲁走后,近卫营也暂时由苍狼统带。

    “另外,”青鸾想了想,犹疑不决地说道:“你觉得,要不要从这些人里面派一些人南下,去把现在草原的形势告诉南侵的王庭大军?”

    苍狼一直不知道青鸾实际上是玄武候国的郡主,所以对青鸾的提议感到不可思议:“这样一来,王庭大军或许会立即回师北上,我们和凌风的压力会大很多。趁着王庭空虚,我们最好是尽快站稳脚跟才好。”

    青鸾摇了摇头:“我总感觉巴鲁有些不怀好意,也不知凌风跟着他去是对还是错。”

    苍狼默然不语,这事关系到胡人王庭之间争斗,他也是完全摸不清楚情况。

    “你觉得巴鲁这个人怎么样?”青鸾见苍狼不接话,便主动问道。

    苍狼斟酌了一会儿,答道:“既然曾经委曲求全,为何此刻又如此热衷于为旧主复仇?确实难以令人信任。不过对于凌风来说,他们却是此刻最好的刀子,而且还能替我们把敌人引开。”

    青鸾叹道:“我就怕这把刀子反过来会伤了凌风。巴鲁此人不像善茬,眼神飘忽不定,嘴上说奉凌风为少主,心里恐怕未必如此作想。”

    苍狼讶然道:“你是怕凌风被他们利用?”

    青鸾点点头:“说实话,起初我确实是打算让凌风把巴鲁的追兵收为己用,可是如今看来,事情未必能如我所愿。”

    苍狼想了想道:“既如此,不如把凌风叫回来,大不了跟巴鲁干一仗,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未必不是对手。”

    青鸾缓缓摇了摇头:“他们既奉凌风为少主,那么短期内凌风是不会有危险的,先看看再说吧。你使人转告他,凡事多留个心眼,小心为上。”

    石原城外,代钦大营。

    “阿斯玛?色勒莫?”代钦皱着眉头,细细消化着刚刚得到的消息:“阿斯尔的化身?祁支单于之子?这两个人可真会挑时间出现啊……”

    “还有那该死的巴鲁,不仅屠了我的部落,还竟敢叫嚣直取王庭!”哈桑头领在一旁忿忿咒骂:“王子殿下,请让我率两个千人队回师,定将他的首级献于殿下帐前!”

    代钦正在认真考虑哈桑的请求,却听得帐外一阵骚乱,一名副将进来禀道:“王子殿下!木图哈殿下率部拔营北返了!”

    代钦还未开口,哈桑便急不可耐道:“殿下!请速下令回师!不然就被木图哈殿下抢了功劳去了!”

    代钦不急反喜,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不紧不慢地坐了下来:“既然木图哈这么心急,我倒反而不急了。就让他先去吧,我们把石原打下来,抢到奴隶和钱粮才是最重要的。”

    哈桑急道:“如果木图哈殿下回师王庭救驾有功,恐怕对殿下您不利!”

    代钦胸有成竹地摇摇头:“既然他要去当打手,那就由他去吧。我们南下的目的是什么?只要手里有钱有粮有奴隶,走到哪里都有说话的底气。”

    哈桑听完眼睛一亮,方才恍然大悟。

    代钦忽地板起脸,吩咐适才进来禀报的副将:“传令下去,我已命木图哈回师王庭,各部无须牵挂单于,只需尽力攻城,三日之内必须拿下石原!”

    大雪纷飞,石原城墙上下银装素裹,只是在皑皑白雪之间却充满着血腥,胡人尸横遍野,偶尔也掺杂着几具从城头摔下的夏军尸首。

    石原城附近的村落已被胡人劫了个遍,然而大部分夏人都提前避入了石原城,因此胡人并没有捞到多少东西,只有将石原打下,才能满载而归。

    经过几日苦战,夏胡双方都损失巨大,胡人作为攻城的一方,死伤皆在意料之中,没想到的是天公不作美,连降大雪使得攻城变得异常艰难,以伤残和老弱为主的夏军竟然扛住了胡人的攻势,依然坚守在城墙的各处关隘之上。

    “石原城能坚持下来,真是多亏了国师坐镇。”一处宅院内,武怀义正在和易夫子把盏交谈。

    “大将军过誉了。”易夫子捋了捋长须:“这是天公作美,而且大将军统兵有方,老弱伤残皆能奋勇杀敌,才能给全城百姓以信心,不然任凭老夫如何鼓动,都无法动员全城的力量投入城防。”

    这几日,易夫子带着座下弟子在城内四处动员,全城上下有人的出人、有粮的出粮,同仇敌忾之下,为夏军增添了极大助力,故此才有武怀义代表军方上门拜谢一事。

    “国师亲自出面动员百姓,而我却将担子交给了后辈,相比之下,甚是惭愧!”武怀义向易夫子举杯致敬,言辞之间颇为诚恳。

    “大将军已经尽力了,也该让后辈去挑起担子。”易夫子回敬武怀义道:“相比大将军麾下良将辈出,老夫那两个弟子却迟迟难堪重任,说起来该惭愧的应是老夫才对。”

    “说起来,如今的后生真是可畏。”易夫子好似漫不经心继续说道:“听塞外的消息说,草原上最近出现了一股新的势力,在胡人的老巢搅动风云,领头的竟然是一个十来岁的女娃娃,宣称是什么神的使者,不知大将军可有听闻?”

    说完,易夫子便似笑非笑地盯着武怀义,像是想要从武怀义的表情里寻出些什么信息来。

    “啊?竟有此事?”武怀义讶道:“国师的消息真是灵通,自从雁岭关失守,我就对塞外的情况一无所知了。”

    “嗯,对于此人我也所知不详。”易夫子笑着说道,接下来却话锋一转:“不过据说,她身边有一年轻小将,善使一柄长剑,年纪和样貌倒是和大将军的义子凌风有些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