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灯于夜燃

001下山

    “师父为什么不喜静?”

    “哈哈,因为……太安静会觉得寂寞。”

    “哪怕有人陪着?”

    “大抵是吧。”

    从那以后,小徒弟每日在师父殿内走来走去。有人拜访时,就把蒲团偷偷放师父读书的房间外,靠在门框,听着屋内的散修、弟子讨教。

    有时几人讨论的太过激烈,让他感觉外门都要被吵破。

    “你不是喜静吗?”师父弹了一下小徒弟脑壳:“怎么在这?”

    “徒儿是在修炼心境,师父不懂。”

    “哦~那为师……帮你!”

    此后,师父时常捉弄小徒弟

    “师父……这招对徒儿没用……”

    于是,师父想尽一切办法调戏小徒弟

    “师父,修行之人……”

    一直到,自家师父为了自己负了伤,背了罪,受了刑,丢了命。小徒弟那死板的性子才有所改观。

    没了师父,这世间未免太安静了些。

    于是,小徒弟收了个调皮的徒弟,也成了师父。

    “师父为什么喜静?”

    “因为……静时可思故人。”

    “明明故人随时可思……”

    “你不懂,会懂的。”

    “会懂的?”

    小徒弟在院子里上蹿、下跳追蝴蝶,蹲着、趴着看蚂蚁,走走停停抓锦鲤,爬高下低放风筝,不懂得何为静……

    不久后师父云游四方,归来时不再喜静。

    “师父为何不喜静了?”

    “因为,太静会觉得寂寞。”

    “啊?寂寞?”

    “你会懂的。”

    “会懂的?”

    “对了,过几天带你见师祖。”

    “师祖不是仙逝了吗?”

    “投胎,下山正巧被为师寻着了。”

    师父笑得特别开心。

    后来小徒弟也长大了,也到人间,看尽天地四景,季节轮转。

    回到山阁。

    “人间绚烂,香火兴盛,善者如云,是徒儿心中所想。但外面越是热闹,徒儿心中越是平静,该如何破解呢?。”

    师父说:“与佳人,游四方,保太平,心自暖。”

    原来无佳人,所以心中荒芜。

    随后小徒弟开始寻佳人,五年里见了许多人,各种各样的,美的,丑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老的,少的……

    回到山阁,小徒弟忆起几人往事,同窗之情,师生之情,决定收徒!

    一年一度的招生考核,是收徒的好机会。

    几百人站在广场……十个一排,十个一排的过目……

    几百号人竟无一个能入他眼。

    “我这要求也不高啊……”林阡摇摇头,决定下山寻徒。

    于是乎,《桂花百里》即《天灯于夜燃》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