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封制陶

第五章习练陶艺2

    “我和宁勇等人在第一次烧制陶瓮的时候是在中午,制成陶坯后,我们去准备吃的东西,钓了几条鱼,制作烤鱼。那天太阳光很强,制成的陶坯在烧制的时候已经被晒得差不多干了,没有多少水分在里边,已经定型,出现一些碰撞也没有任何问题,而我们这次做好陶坯就点火烧制,陶坯里的水分没有失去就大火烧,这可能就是这次陶坯变形的原因。”

    看了看聚精会神的众人,宁封接着说道:“第三个原因是,我们第一次烧制的时候搬动了陶坯,在一块儿平整的沙地上先铺上了一层干草,然后,小心地在周围堆上木柴才点火的。陶坯和地面之间有空隙,陶瓮的底部也烧得很结实,这次是直接在地上烧制的,一个陶坯下面正好有一小汪水,陶坯底部和地面没有空隙,所以,底部没能烧好。”

    “第四个原因就是,我们第一次烧制陶瓮的时候,我将陶坯翻来覆去地在一面平整的石面上摔打了很多次,泥坯摔打的很细密,里面没有什么空气,而我们这次烧制陶瓮用的泥是直接从水中捞出来糊在模具上的,烧出的陶器里面有很多气泡,这也是这次烧出的陶器容易碎的原因。”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些人在堆柴的时候粗心大意,让柴火的尖部插进了陶坯。经过我的观察,这几个因素是造成这次烧制陶瓮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有考虑不到的地方,看看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可以说出来,大家一块研究。”

    众人议论来议论去,除了宁封说的,没有提出一条像样的建议。

    宁勇有点不耐烦了,说道:“首领,我们都没有像你一样的见识,脑子也没你灵活,你见多识广,就按你说的,你说咋办就咋办。”

    众人一致附和。宁封见众人也说不出什么,只好结束了讨论。

    第二天,宁封召集众人重新开始烧制陶瓮。首先,他带着众人仔仔细细地将从吴泽陂沼泽边运回来的黏土晒干,在平整的地面上铺平,将里面的石块和较大的土块都捡出来,剩下的都是细细的土粉。接着,宁封指挥众人将黏土用水和好,在平整的石面上翻来覆去地摔打成一条条的泥块放好。在另一块较大平整的石面上铺上树叶,用棍子将较大的泥块擀成平整的泥面,在上面放上模具,再将泥条一条条地贴在模具上,用棍子一点点地在里面和外面敲光滑,做好后,将绳子绑在陶瓮的上口处。

    接着,做第二个,做好后,宁封忙着做下一个,忘记在陶瓮的上口处绑绳子。在做完第三个时,才猛然想起第二个陶瓮没有绑绳子,不会散了吧,宁封不安地走到第二个陶瓮处仔细观察,陶坯经过日晒已经快干了,好好地立在那里。喔,原来不绑绳子也没事,宁封恍然大悟,接着制作的陶坯就不再绑绳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