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41,谍海浮沉

第六章 新联络点

    紫金山安保局秘密基地办公室里。

    赵汉山肥胖的身子深陷在柔软的真皮大沙发里,脸上露着倦色,听李涯汇报这些天的工作情况。

    “第一天抓到的五个军统,一个咬了舌头,送到医院,流血过多,没救活。一个用尽了刑也没招,后来给他上了电刑,电量过大,翻了白眼,死了!”

    李涯坐在对面椅子上,脊背挺得笔直,瘦如刀削般的脸,一双眼睛如鹰隼般瘆人。

    “他妈的,骨头这么硬?”

    赵汉山愕然。

    李涯笑道:“但剩下三个都招供了。通过他们的招供,咱们又捣毁了三个军统联系点,又抓到了6名下线人员。”

    “好,继续顺腾摸瓜,争取将军统在金陵的联络站、交通点一网打尽!”赵汉山兴奋地说,“回去我就去向野村机关长汇报!给你记头功!”

    “谢赵局栽培!”李涯接着说,“我感觉邮差肚子里还有货,绝对不止这之前交代的五个联络站。他只是想慢慢供,待价而沽。”

    “不管他提什么要求,只要咱们能做到,尽量满足他。不过,也要给他说清楚,交代要趁早,不然军统都跑光了,交代也没用。到时饶不了他!”赵汉山说。

    “已经安排好了,每天好酒好肉,还时不时派人去醉花楼选女人给他送过去。大洋可没少花。”

    赵汉山皱眉道:“这个王八蛋……算了,先由着他,回头我叫财务室给你们队里多拨付一些经费。”

    “谢赵局!”

    “对了,内鬼的事查得怎么样了?”赵汉山又问。

    “邮差被抓那天,程浩上午到金陵饭店见慧子小姐,据您的司机小白说,他一直跟慧子小姐在一起,帮她当翻译,哪都没去。”

    “采访结束后,他和慧子去喝了杯咖啡,小白一直盯着,没离开过视线。”

    “不过,回到安保局后,程浩到附近一家茶馆喝茶……”李涯缓缓说道。

    “有什么情况吗?”赵汉山忙问。

    “店老板是个聋哑人,还不识字。我们找了个手语翻译一起去问他。按他的意思,程浩那天边喝茶边看书,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话。”

    “这几天对程浩的监控也没发现异常,他每天正常上班,哪儿也没去。晚上就在家听听音乐,就睡觉。”

    赵汉山听后松了一口气:“没情况就好……”

    如果程浩有什么问题,赵汉山也有用人不察的过失。

    即使这个人是日本副领事推荐的,他作为安保局常务副局长,起码没有对程浩做好背景调查。

    “可是,我总是觉得有点不对……”李涯若有所思地说。

    他凭直觉,总感觉程浩有点不对,但是具体哪不对,说不上来。

    赵汉山点了根烟,吸了一口,吐着烟圈,略有不悦地说:“视线放宽些,也别光盯着他一个人不放,还有谁可能泄密?”

    “除了咱们这里参加行动的,安保局内还有一个人,就是张根生了。他是给邮差照过相的。”李涯沉吟道。

    “张根生?这家伙老实巴交的,一棍子也打不出一个屁来,有家有室的,他可不敢当地下人员。”赵汉山摇了摇头,直接否定了。

    “是的,但就怕那天他把相片无意中让谁看到了。不过,我亲自去问过了张根生,他保证说没有。再说时间也短,咱们不到十点就到了三味书店。”

    赵汉山挥了挥手,说:“这事你看着办,邮差这边软硬兼施一下,尽快扩大战果,别让他挤牙膏似地交代!”

    “是!”

    数天后,晚上,金陵玄武区一条居民巷里,一家新开的服装裁缝店内。

    老板将最后一块门板上了上去,啪啦一声,将门板掩上关紧了。

    “爹,这上峰也太心急了吧,这么急就命令咱们重建联络站?”女儿莫小雪的语气里略有埋怨意味。

    刚刚脱险,老莫父女只在安全屋里呆了三天。

    第三天,老莫就在金陵日报上看到了寻找他的暗语——一则寻人启事。

    他与上峰接上了头之后,便奉命来到玄武区,新开了一家服装裁缝店,作为新的联络点。

    上峰命令他,赶快发出信号,令“老鬼”及时来接头。

    “老鬼”是程浩在军统的代号。

    “小雪,军令如山,没办法。”老莫说。

    上峰肯定有紧急任务,不然也不会这么快让他重建联系点。

    也不会这么急令程浩重新来接头。

    只是让女儿担心受怕了。

    老莫移开房间里那张老式衣柜,从墙壁的暗盒里,取出一台发报机。

    他教女儿练习发报技术。

    因为是模拟教学,没有开机,不会被监测到。

    上峰接头时,给了他这台发报机。

    说以后通过收发电报来接受任务和传递消息。

    莫小雪熟练地取出发报机,放在桌上,安装好器件。

    她坐下来,戴上耳机,手指有节奏地按着按键,进行模拟发报练习。

    老莫望着女儿美丽的侧影,内心百感交集。

    他是湘西人士,年轻时就参加了北伐军,做到了上尉。

    有一年回乡探亲,跟父母生前定下的娃娃亲结了婚,生下了女儿莫小雪。

    民国26年,他所在的部队在淞沪战场损失殆尽。他随一部分溃兵逃到了金陵。

    金陵保卫战失败后,他从大屠戮中侥幸逃脱。

    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残暴,激发了他内心的复仇和爱国志气。

    他没有逃回家乡,而找到了军统组织,并加入了军统,成为了军统在金陵的联络站地下人员。

    之后局势平稳下来后,他请人回乡打听妻女。

    这才知道,妻子在日寇的轰炸中丧生了。

    女儿小雪时年十五岁,寄养在邻居家。

    他不忍心女儿受苦,托人将她接到了金陵。

    从此两人相依为命。

    但是,因为自己所负的使命和职责,使得女儿也卷入到了地下工作之中。

    这令老莫感到非常担忧和恐惧。

    他担心出事。

    自己死不足惜,反正都死过不知几回了。

    但是,女儿呢?她还那么年轻、那么无辜……

    “爹!咱们什么时候给他发信息呢?”莫小雪的话打断了老莫的思绪。

    “明天,明天我就去金陵日报上刊登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