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神识记

第四章 医治太子

    皇子献宝为助力,弄巧成拙进药阁。

    次日一早,怡华便去了凌云朝会,这里来往着形形色色的人,遍布着达官权贵。不过怡华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他只是知道三皇子今日会进宫,若是一切顺利,便会有人来这里找自己。

    唐王许久没有见三皇子了,自然早早让人安排好了宴席。恒王和桓王早就来到宴会,各自安排起来。直到快晌午了,太子才在皇后一遍又一遍不耐烦地催促下,勉强算及时地赶到宴会。不过对于此,唐王并不在乎,或许早就习惯了。

    待到吉时,三皇子带着郭子文走进宴会大殿,参拜唐王和、皇后、母后、贵妃、皇子们。唐王甚是喜悦,免去那么多礼节,一家人见面,抓紧入座享用美食即好。

    郭子文双手捧着一个精美地匣子,里面是三皇子送给唐王地礼物。只见三皇子不慌不忙慢慢地打开匣子,里面竟然是一颗金丹与其他许多灵草。

    “父王,这是精品补益金丹,集天地灵力,聚万物宝华,请父王受用!”三皇子庄重地介绍着金丹。

    唐王的眼睛已经发亮了,直勾勾地盯着金丹,兴奋地问:“这可是极品金丹?”

    “正是!”三皇子回。

    “快,周公公,快去给父王请过去!”四皇子桓王抓住唐王心意,安排起来。

    唐王看着红布包裹的金丹,十分喜悦,迫不及待地含入口中,瞬间感觉一阵神清气爽;咽下金丹,丝滑顺畅,整个胃里瞬间暖阳舒适;过了一小会,整个身体感觉精力充沛,耳聪目明。

    “此丹果然是极品金丹,可比凌云每年进奉的金丹强盛百倍!”唐王夸赞起来。

    “回禀父王,此金丹正是凌云弟子凌怡炼制,送与儿臣的。儿臣不敢独自享用,特借吉日,献与父王!”三皇子借机提起怡华,好为后续做事。

    “就是前几日来献水的那个凌怡?他竟然还有炼丹的本事!”唐王不可思议地问道。

    “正是!”三皇子回应。

    “快,派人去请凌云弟子凌怡!”二皇子恒王到是机敏,立刻下令去请怡华。

    曹公公兴奋地来到凌云朝会,略过上前来问候的其他人,来到四部找于尚去寻怡华。

    怡华在众人的注目下来到曹公公面前,听说唐王今日宫宴要见自己,心中猜测事情进展的很顺利。

    怡华再次跟着曹公公来到唐王面前。还未等曹公公禀报,唐王就率先开口问话了,说:“凌怡,你可有炼制丹药的本领!”

    怡华一惊,看向三皇子和郭子文,不知道唐王是如何用意。

    “唐王问你话呢!”曹公公着急地小声提醒怡华。

    三皇子也点点头暗示怡华如实作答。

    于是怡华便上前跪下行礼,从实回答:“回禀王上,凌怡确实习得炼丹一术,不过只会炼制些强神、壮气、活血、益精之类的丹药。”

    “好!”唐王高兴地拍着桌子喝彩,“国师,你那灵药阁确实还需如此一位才子巧匠,为朕进贡丹药啊!”

    国师平日里就是依据各种书籍为唐王炼制丹药的,虽然不知炼制地丹药是否有效,但是唐王十分相信这些丹药。国师明白唐王的用意,虽然十分不愿怡华进入灵药阁,但还是得按照王意行事。

    于是国师起身向前,回禀唐王说:“禀唐王,灵药阁恰有御药师一职空缺,为正六品!”

    此刻三皇子和怡华都察觉到事情的走向似乎不太对。

    “好,凌怡,本王就封你为灵药阁的御药师,正六品,入凌云朝会一部!”唐王开心地封赏怡华。

    “凌怡,还不快谢恩!”恒王提醒怡华。

    此刻怡华真的不知如何做了,便只能接受了。

    “启禀王上,凌怡仍有一事相求。”怡华十分严肃,此刻只好再搏一下了。

    唐王也变得严肃起来,准许怡华讲。

    “凌怡想念家父心切,望王上恩准!”怡华情真意切地说。

    唐王再次看向四皇子桓王,桓王也不敢有什么想法了。桓王假装生气地说:“怪本王手下人做事不尽心,早已让魏璐去给令尊安排一处住所,没曾想她竟没有通会你一声。”随后桓王看向曹公公,暗示道,“曹公公,你带上本王金券,速让魏璐将住所安排妥当,方便凌怡其父子相见。”

    曹公公领命,速去安排起来。怡华只好再次退下,再回四部,等待魏璐来寻。

    “凌怡,你可真是了不起,几日不见,直接飞升入了一部。”

    “我就说过你凌怡神采轩昂,自然不是池中之物,早晚会一飞冲天的!”

    消息传播的飞快,四部的人都知道怡华进入一部了,早在此等候怡华,夸赞起来。于尚也赶来,激动地抱紧怡华,兴奋地说:“你小子,可不能忘了四部,可得经常回来,可得。。。算了,不讲这些了,来,到议事堂,我给你讲讲一部的事。”

    四部的人围绕着怡华,你一言,我一语,将一部的大小事宜告知怡华,怡华也不胜感激。很快,魏璐便亲自来找怡华了。此时怡华官衔可比魏璐高了,不过魏璐依旧一脸幽怨地同怡华讲话。怡华也不在乎这些,只要能见到家父就可以了。

    四皇子办事就是迅猛,很快就在京都找到一处不错的府宅,送给怡华。怡华跟着魏璐来到府宅门口,府宅外已经来了许许多多给怡华送礼的高官仆人。怡华一时还受不了这么大的变化,昨日还在京都无人问津,今日就已经家喻户晓了。

    怡华只好从后门进入府宅,大堂正厅里姚一医已经等候多时了。父子二人相见,紧紧抱住泣不成声。看到父亲一切安好,怡华心中也就不再担心了。姚一医看到儿子也一如既往的康健,心中自然也是欢喜。

    “好啊,如今你竟然在京城做官了,不必再去凌云修行了,别再到处去冒险了!听说你还去了异常凶险的西方千山,为父真是担心害怕,几日未免啊!”姚一医感慨地说。

    怡华察觉到父亲真的是变化了,变老了,也不想惹他生气。他说什么,暂时就先听着就好。于是怡华岔开话题,关心到:“父亲,你在京都生活地还习惯吗?”

    姚一医摇摇头,皱着眉头说:“这里确实繁华,但是实在不方便。现在外面到处是来找你献礼的,我不敢替你做主,没有放他们进来。还是在乡下好些,过惯了清闲日子,不喜欢这么闹腾!”

    怡华点点头,命管家去打了一些热水,自己亲自给父亲洗洗脚。怡华与父亲商议说:“那你在京都玩耍几日,随后我再安排你返回乡下,如何?”

    姚一医点了点头,确实还是回去好受些。

    突然,管家走来,向怡华禀报,二皇子恒王送来一桌美味佳肴和美酒,恭贺怡华父子团聚。还未等怡华拒绝,二皇子的人已经将美食等都端进来,开始摆上了。

    怡华也只好接受,陪同父亲享用丰盛的美食。

    夜里,仍然有人络绎不绝地来送礼。怡华思来想去,自己还是去思贤的宅子住着舒服些。于是便孤身前往了。

    思贤见怡华前来,上来就是一顿祝贺夸赞之词。

    “思贤兄,你还不了解我么?我怎会对这些功名利禄感兴趣!”怡华不开心地回应思贤。

    思贤也不再恭贺怡华,上前来疏导怡华说:“你如今是骑虎难下,身不由己了!”

    怡华长叹一口气,没有说什么。

    “你若是炼丹取得唐王信任,那你日后就是唐王身边的红人了,那恒王与桓王定然不会将你推向另一边的!即使你不想介入这些错综复杂的朝事,依我之见,你是躲避不了喽!”思贤分析道。

    怡华始终不说话,思贤知道怡华心中苦恼,便叫元宝拿些好酒。几人就这样一言不发地一直吃酒,直到倒下昏昏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