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神识记

第七章 京都道会

    唐王问切太子身,道会试比炼丹术。

    唐王许久未来太子府了,此次前往太子府,朝中上下文武百官都有些自己的猜测,不过大多数人还都是知道唐王是为着神丹而去的。

    太子府上的人都跪拜迎接唐王。

    “太子大病初遇,不必多礼,快起来吧!”周公公说。

    唐王坐下后,也挥手示意太子入座。

    “太子病重,朕甚是忧心,寝食难安。如今如此之快,已然痊愈,朕可算是安心了!”唐王动情地同太子说。

    太子风一样快地从座位上离开,单膝下跪,委婉说:“儿臣有罪,让父皇忧心了!此次痊愈之快,多亏了凌云弟子的金丹,实在妙不可言。”

    唐王:“奥?是哪位凌云弟子,治好了朕的太子,朕要好生答谢答谢!”

    太子:“禀父皇,是凌云弟子,凌怡!凌怡,快来拜见唐王。”

    凌怡听到后,也再次上前,拜见唐王。

    唐王:“这不是灵药阁的御药师凌怡么,没曾想是你治好了朕的太子,朕要重重有赏!”

    凌怡:“禀唐王,凌怡已不在灵药阁当值了,为答谢唐王知遇之恩,特来宫中尽力救治太子。”

    唐王惊奇地看向国师,问:“还有此事?这是何时候发生的事,朕怎么一点儿也不知情?”

    国师刚想回应,凌怡抢先回答了,说:“禀唐王,凌怡习惯了休闲散漫不受拘束,况且炼制上品金丹,需要遍历山川寻找灵草,所以怡华擅自作主,离开灵药阁了!”

    唐王恍然大悟地说:“原来如此!凌怡所忧虑的,朕确实未曾想到。不如这样,朕再为你独设开一阁,就叫凌云阁,你做阁主,随时可以自由出去探寻灵草,为朕炼制上品金丹,如何?”

    国师听到后,急忙阻止说:“王上,万不可操之过急!依臣之间,且在次月京都道会上,臣与凌怡同献上炼制金丹,由会上诸位道友评判品级。若是凌怡的金丹确实上乘,再考虑为他独设一阁也不迟!”

    唐王听到后,觉着十分有道理,直接又去问太子,问:“太子意下如何?”

    太子:“全由父皇定夺!”

    唐王:“你是太子,一国之储君,有些事情还是要听听你的意见!”

    太子擦擦头上的汗,心中清楚的很唐王如何用意,但还是要配合,于是回应说:“儿臣也认同国师之言,就在京都道会上比试丹药,若是凌怡真有真才实学,再为其独设一阁!”

    唐王看向怡华,怡华连忙表示同意比试。

    唐王很高兴,说:“好,那就依太子所言,此次金丹比试,也由你与国师一同来安排吧!”

    随后,唐王等人便离开太子府了。

    金丹比试一事也很快被恒王和桓王得知。几日过去了,太子那边筹备金丹比试之事是一点儿也没进展,仍然是整日纵情声色,不顾国事。

    这到给恒王和桓王送去了橄榄枝,二人先后来面见唐王,想要主持金丹比试之事。唐王见太子确实一如既往的玩乐,也考虑到凌怡毕竟是恒王多次举荐,于是便让恒王跟凌云朝会一部的左仆射尚青科接任此事,继续操办。

    尚青科不敢未向桓王请奏就随便调用朝会二部的人,所以便安排了一部与三部的人协助恒王操办此事。

    桓王府上,桓王正与师爷宣泄不满。

    “尚青科好大胆子,竟敢让三部的人去协助恒王!恒王的手现在也要插向凌云朝会了!”恒王十分愤怒地说。

    “桓王何必如此动怒?整个凌云朝会都只听从唐王调遣,这一点你可不能忘记!”师爷提醒说。

    “这我自然不会忘记,唐王组建凌云朝会,监视百官,稳固朝政。朝会上三部不得结党营私,私下走动。可这尚青科竟然同时联络一部与三部!”桓王不满地说。

    “这尚青科必然是受了唐王旨意才敢如此行事。你独控二部久矣,唐王或许早有不满。如今恒王恰借凌云弟子炼丹之事讨唐王欢喜,于是唐王有意让恒王接触三部了!”师爷分析说。

    “我们决不能坐以待毙,凌怡之事,我已命魏璐亲往了。三部也是时候安排一些新人了!”桓王思索着说。

    这边,凌怡回到府上,便让元宝和凌雪张罗起来,大张旗鼓地采购各种奇珍药材。京都里不少高官也偷偷派人送来一些上好药材,恒王和桓王都命人送来一大车珍贵药材。

    “你为何如此大张旗鼓地购买药材,这让国师知道了,会更加精心准备金丹的?”凌雪不解地问。

    怡华:“让唐王放心,不然又以为我要跑了呢?”

    凌雪:“那也不需要采购着许多药材吧?几个房间都堆满了,多到放不下了!”

    怡华:“掩人耳目!”

    凌雪:“好多药材确实珍贵,不如我们自己吃了吧!”

    师瑶:“是药三分毒,你可不许胡乱吃!”

    正在大家闲谈之际,玄枵前来禀告怡华,于尚来了。

    怡华自然明白,于尚定然是魏璐安排找来的,看样子桓王想要试图拉拢自己了。怡华也不想难为魏璐,于是直接命元宝准备了一桌美食,邀请魏璐一同就餐。

    京都道会日子已到,国师与尚青科一早便在会坛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道友们。恒王也一早在明德殿外恭候唐王,等待一同前往会坛。侍中田园田侍中也受恒王安排,一早便来怡华住府门外接应怡华。

    怡华与凌木、凌雪一同前往会坛。前来迎接的是三部的左参。

    田侍中:“这位是凌云朝会三部左参,赵雅,赵大人。”

    怡华听到后,心中咯噔了一下,疑惑着问道:“令尊可是礼部尚书!”

    赵雅迷之一笑,回应道:“正是。”

    怡华突然心头一紧,疑惑地问:“朝会不都是凌云昔日修行弟子么?赵大人也曾去凌云修行过?”

    田侍中笑着解答:“凌怡有所不知啊!这凌云朝会除了凌云修行弟子,还有许多朝中大臣任居要职,协同管理朝会。这些官员逐级汇报,三部上报二部,二部上报一部,一部直接上报唐王。当然,也有唐王亲信者,可以直接越级上报唐王!”

    看来唐王对凌云朝会的把控十分严格,既让凌云弟子监察百官,又派人监察凌云弟子。

    桓王、太子也都来到会坛。赵雅见桓王到来,急忙前去笑脸相迎。

    凌雪:“赵雅也是桓王的人,他那神态跟赵乐真是神似!”

    怡华:“家族传承吧!受过的熏陶都一样!”

    凌雪:“太子怎么如此孤仃,竟然一个人在那坐着!到是桓王更有威风,周围围满了笑脸人!”

    桓王也注意到怡华他们,便拨开人群,大老远赶来,问候怡华。

    桓王:“凌怡,今日比试的金丹可准备妥当了!”

    怡华:“回禀桓王,凌云弟子凌怡已经准备妥善!”

    桓王:“甚好!本王一向对你由衷仰慕。对了,本王为你准备的府宅你为何不去住了,是哪里不好?还是那些下人照顾不周?”

    怡华:“桓王心意,凌怡心领了。只是凌怡习惯了独自生活,并不受用别人伺候。如今居住之处,凌怡已是十分满意,已然习惯,不便更换。”

    桓王点点头,放言道,只要凌怡有需要,随时可以去找自己。随后桓王也去就座,等候唐王驾到了。

    吉时已到,恒王陪同着桓王一同驾到,众道友也一同站立恭迎唐王。在国师的引领下,唐王完成前面诸多祈福事宜,终于来到各道友尽现丹药的时候。

    唐王:“今日献丹,有一特殊之处。那便是国师要与凌云弟子凌怡一同献丹,其余远道而来的道长替朕做个评判,看一下谁的丹药更胜一筹。”

    说完,周围的道长们纷纷私底下议论起来,不知道凌怡是谁,怎么敢擅自与国师比试炼丹,真是自找苦吃。

    国师与凌怡一同进献丹药,国师上前,打开丹盒,一颗颗精美的赤色金丹夺人眼球。众道友纷纷喝彩,国师也势在必胜。

    国师:“禀唐王,诸位道友,本国师所进献的正是集天地之灵气,聚万物之精华,炼制的‘物华天宝地杰三生三灵三聚一品金丹’!”

    众道友听着这名字,就开始连连叫好,随后一齐恭贺唐王,德高威众,幸得此丹!

    唐王见此也是十分欢喜,如此金丹谁能不爱,同时也更加的期待怡华这边的金丹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