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深渊

第十六章 最接近死亡的飞行(2)

    “铁皮人,看好雷达,这里可是别人的地盘,海盗猖獗,能不能安全的熬过这里,就看你了。”经过几天的飞行,它似乎已经接受李冬叫他铁皮人了,“是。”后座的机器人一边答复,一边开启机载激光雷达和全频谱光电扫描吊舱。作为编队中搜索能力最强的战机,他们担负起警戒的工作。“侦查没发现任何的危险,编队可继续前进。”铁皮人确认道。“好,按照既定的切入点准备进入。”李侃对着公共频道发布消息。但事不遂人愿,过去仅仅二十分钟,雷达就报警,发现了大批不明物体正在快速接近。

    “警报,发现不明数量的飞行器正在高速接近,请各机做好战斗准备。”铁皮人警告道。李侃急忙发布新的指令:“所有战机,听我命令,激活所有武器,掩护运输机,不要恋战,再说一次,不要恋战,首要任务是确保运输机的安全。”作为头机的铁毡一号立马加速,拉开了与机队的距离,前去查看具体什么情况。“铁皮人,你说我们活下来的概率是多大?”李冬边透过舷窗看着行空万里,边吊儿郎当的问机器人。“长官,我们单机面对不明数量的敌机,幸存下来的概率是零。”李冬哂笑:“说的那么丧气,一点都不符合你战斗力第一的机器人称号,不如改名叫扫把星吧。”李冬半真半假的吐槽它,他心里其实也很紧张,但除了假装玩笑,他不知该如何纾解压力。没得到机器人的任何回应,或许他不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又或许他压根不想理会此时的李冬,随着他们与那些“敌机”距离越来越近,李冬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如果直面遭遇,真的就如机器人说的那样,他们活下来的概率是零,他不免的紧紧的握住操纵杆,随时准备做紧急规避。

    “已经进入目视距离了,请求率先开火!”李冬急道,很快传来李侃的否决:“驳回,不得擅自开火,重复,不得擅自开火,完毕!”无奈,李冬只能继续压着速度前进,眼前的亮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我的天啊。”他不由的大吃一惊,那些数量不明的“敌机”,不是战机,而是无数的民用飞行器,正在脱离火星。“你敢相信吗?铁皮人,他们在逃离火星。”机器人查看了一下状态,回复他:“这里存在不明雷达信号,请保持警惕。”“都是逃亡的飞行器,哪有——”还没有等李冬说完,机器人就已经操纵机炮开火了。“你疯啦!朝着平民开火!”“难民中有火控雷达锁定我们。”机器人一边毫无波澜的回答他,一边一丝不苟地操纵着机炮不停的开火。

    “停下,快停下!你会误击平民的,赶紧停下!”机器人完全没有理会李冬的命令,仍然在不停的连续射击中,原本井然有序的机群顿时炸开了锅,飞船们纷纷的躲避不知从哪里射来的炮弹,不断的发生着碰撞,爆炸,此起彼伏,火光冲天,李冬看着一片混乱的战场,冲机器人咆哮:“你疯了吗,他们是平民!你这样做,害死了多少无辜的人!”机器人不说话,依旧还在不停的射击,李冬解开安全带,从驾驶座上站起起来,拔出自己的配枪,指着机器人的头吼道:“给我停下,再不停下我打烂你的铁盒子脑袋!”话音未落,就感觉战机横滚而行,李冬整个人在座舱内四处乱撞,眼冒金星。他不敢置信的看向机器人:“你夺取了我的操控权?!”“是的,根据你此时的情绪,我已经判定,您不适合再次操纵战机,我将暂时剥夺您的所有权限。”“你说什么?”还没等李冬说完,战机就又来了一个大迎角的规避,这次,他结结实实的撞到了座舱玻璃上,人就像乒乓球一样,弹回了座椅上。“您最好系上安全带,我们正遭到攻击。”机器人警告道。李冬深吸一口气,现在不是和这个铁皮人理论的时候,何况它油盐不进。李冬回到座椅上,绑好自己的安全带,而此时,他才注意到,确实有一群武装飞机从机群内飞出,朝着他们发射出一排的导弹,大概有十几枚之多,全都恶狠狠地扑向他们的战机。“赶紧规避!”李冬大声喊着,机器人赶忙调转机头,大力推油门,只感觉整个战机都在剧烈的颤抖,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推背,将李冬死死的压在座椅上,紧紧一秒钟,红视就出现了。“你,你这是要先弄死我再去躲避导弹?”“长官请配合我的操作。”李冬没再说话,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他说不出话来,没办法,全身血液正在急速回流到大脑,使他的整个眼球都极度充血,眼前只有鲜红一片。又一个剧烈的规避之后,李冬彻底的昏迷了,只有机器人正在不断的消耗着那些导弹的动能,一边操作着战机不断的规避,一边不断的操作机炮射击,可是那些导弹不管机器人怎么机动,都能死死的咬住飞船的的信号特征。这还是铁毡一号这种强大的战机第一次遇到这么危急的情境,机器人的资料库内显然也没有这些记录,它只能尽力拦截更多的导弹,避免被击毁的命运。

    那些隐藏在平民中的武装飞船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这片空旷的星域内,面对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敌人,李侃没办反选择贸然的前去迎战,而是想通过外交途径化解此次的危机,他不断的通过紧急民用通讯频道广播着:“这里是地球联邦紧急事务舰队舰长李侃,请求与贵军统帅通话。”他一遍又一遍的广播着,可是仍然没人回应他,眼看着铁毡一号就快不行了,追击的导弹越来越多,而战机能够射出的炮弹却越来越少了,李侃心急如焚,这支四机组成的编队一架战机都不能少。他不放弃地一遍遍的继续广播着,但是依旧没人回应,但情况有了变化,眼前的大批敌机却没再发射更多的导弹,而是选择待在原地不动,这点微妙的战场变化,让李侃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谈判是可能的,为此,他还在不断地通过广播联系着对方。而还在躲避导弹的铁毡一号已经打完了所有的炮弹和导弹,此时正在被歼灭的边缘努力地挣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