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秘事录

第12章:妖魔鬼怪 灵异事件

    以前身负多种绝学的阴阳师,之所以不敢在外人面前展露出自己的全能,是怕被仇家给寻上。

    这一点我后面再细说,毕竟眼下的年代可不一样了,谁还敢再乱来啊。

    想起那一株占据整个外墙的绿色藤蔓,我便出声问道:“我说王爷爷,您门口那一株藤蔓,我怎么感觉不一般啊!”

    “可以啊小子,连这你都能看得出来!”

    王大海吃了一惊,随后接着说道:“我可当不起你爷爷,你叫我的名字大海就行了,别论什么辈分的,我也不兴那一套!”

    王大海看着眼前的藤蔓,眼中满是自豪,因为这株藤蔓如同他的孩子一般,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呵护,才得以茁壮成长。

    这一株藤蔓是王大海耗费半辈子的时间,辗转几十个地方,以不同水土之下,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

    王大海以百鬼魂魄为肥料,将藤蔓的根茎,扎入妖王尸体内发芽,后每月以自身精血喂养。

    藤蔓可起到护宅的作用,只要妖魔鬼怪进入藤蔓枝条的攻击范围内,这株藤蔓便会自主发起凌厉的攻击。

    这也是为何我爷爷,要让我来找王大海寻求庇护的根本原因了。

    劫数根本无法真正躲过,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

    人力只能减少劫数的威力,而无法真正规避劫数。

    故而王大海笑道:“既然你都来了,你也不能在我这白吃白住啊,而且你爷爷也说了,这样吧,若是有灵异事件的话,你就随我一同前往处理吧!”

    这座城市坐拥人口两千余万,一旦若是发生什么灵异事件的话,当地的行动组束手无策之下,便会寻求王大海的帮助。

    我则是狐疑道:“人口密集度如此之大,那灵异事件应该也不少啊,您老独自一人忙得过来?”

    王大海却是白了我一眼,道:“你以为灵异事件很多?”

    我想了想,道:“人口密集的地方,灵异事件应该也会多一些吧?”

    王大海摇了摇头,道:“那可未必,人口密集的地方,并不意味着灵异事件就多”

    闻言我愣住了,问道:“这倒是奇怪了,为什么人口密集的地方,灵异事件反而不多呢?”

    王大海解释道:“这与环境、文化背景、当地香火等等多种因素有关,有些地方虽然人口密集,但是可能没有适合灵异事件发生的环境,因此灵异事件并不多!”

    通过王大海的解释,我这才明白,我在老家山村时,几乎天天要和妖魔鬼怪战斗,是因为这些妖魔鬼怪,都是我爷爷和老辈阴阳师们,四处抓来给我练手的。

    阴阳师是一种极其神秘的职业,自从阴阳师诞生以来,一直以来都备受世人关注。

    而我们这种人,被认为拥有与鬼神交流的能力,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阴阳师这个职业逐渐壮大,但是在这个庞大的队伍中,却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

    在阴阳师的队伍中,有些人掌握着真正的秘术和高超的技艺,他们能够真正的与鬼神交流,解决各种灵异事件。

    然而也有一些阴阳师并没有真正掌握阴阳术,甚至没有经过正式的培训和学习,只是为了谋生而自称阴阳师,

    由于阴阳师这个职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实践,所以真正能够胜任阴阳师的数量并不多。

    这也导致了一些没有真正能力的阴阳师出现,他们往往只是打着阴阳师的旗号进行欺诈和敛财。

    因此,阴阳师的队伍虽然庞大,但是真正有能力的阴阳师却并不多。

    而且妖魔鬼怪的数量,其实是非常稀少的。

    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妖魔鬼怪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压缩。

    古时那群大能阴阳师剿得太狠了,加上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让妖魔鬼怪的生存环境,变得是越来越恶劣,它们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同时阴阳师的不断猎杀和驱赶,也让妖魔鬼怪的数量逐渐减少,许多妖魔鬼怪已经消失或者隐藏起来,不再轻易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中。

    现如今阴阳师所面对的妖魔鬼怪数量已经远远不如以前。,甚至阴阳师的数量反而隐隐约约超过了妖魔鬼怪,总之,阴阳师的队伍虽然庞大,但真正的有能力的阴阳师却并不多,而妖魔鬼怪的数量,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稀少。

    而且并不是说人死之后就会成为鬼,当人的肉身彻底失去生机,三魂七魄会组合起来成为一个个体的魂魄,而个体魂魄便会前往幽冥界的阴曹地府报到。

    只有魂魄结合特殊情况之下,这魂魄才会转化成为在人世间游荡的鬼魂。

    王大海都还没好好解释,便接到了一个电话,其实无需他解释,这些事儿我全都知道,我只是不知道人世间的灵异事件会如此少而已。

    “你说我该咋评价你呢!”

    重新坐回椅子上的王大海,瞅向我的眼神是愈来愈奇怪,因为我来这的第一个白天,居然就出现了灵异事件。

    按照王大海所言,他也是自幼修行术法,后和我爷爷同年入伍参军,在退伍后二人至今也没联系过,也不知我爷爷是怎么知道王大海住在这里的。

    照理说我爷爷和王大海,是同年入伍参军的战友,那应该常常联系才对,但退伍后二人没有联系过,这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那我爷爷为何还说可以对王大海毫无保留的信任呢?

    而王大海的出行工具,就是一辆破破烂烂的二轮摩托车。

    说真的,哪怕是我老家那如此偏僻的山村,扔在仓库里多年不曾使用的老旧摩托车,都比王大海这辆摩托车情况还要好。

    因为这辆摩托车的两个后视镜,早已是不翼而飞,车身更是严重掉漆,都不知原来的颜色到底是啥。

    油箱也凹陷了好几处,车座更是伤痕累累,尤其是那两个轮胎,一看就知是老化严重,甚至是都快爆裂了。

    当王大海一拧油门的时候,一道刺鼻的黑烟瞬间从排气管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