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秘事录

第2章:当地德神 万寿仙宫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站在自己懂事时开始展望未来,那么此人的确是不知道他未来会是怎么样的。

    各种意外事故、亲人背叛、贫困潦倒、走投无路,还是大富大贵?

    这些对于寻常人来说,根本无法真正看清,正所谓是前途未卜,但若是家境好底子不错的人,那么可谓是前途无量。

    如果一个人在临死之前,那么他所看到自己的过去,只能看得到一条命运注定的道路。

    我就认识一个人,他父母常年经商,存在银行里的钱已然过亿,名下豪车数辆和十几套豪宅。

    而此人也被称之为神童,十六岁就前往国外知名的大学就读,长得高大又帅气,且还没有任何不良嗜好。

    站在此人的角度而言,是不是算得上前途无量呢?

    但在此人二十岁的时候,父母的厂里着了大火,不少员工葬身火海之中,就这么一场火,让一个富豪家庭,一夜之间成为穷光蛋。

    二十五岁的时候,此人遭遇车祸失去了双腿,前途无量也变成了一个所谓的笑话。

    正是因为普通人对于未来的未知,他们才会去拼搏和努力,希望能改变现状,甚至是维持现状。

    但阴阳师却不行,因为许多道行高深的阴阳师,都能准确知晓自己劫数的降临时间,而这正是天道的可怕之处。

    天道无情,却又充满神秘。

    阴阳师们通过观察天地间的细微变化,以此预测自己的劫数,和窥探未来的命运,但这并未就是好事。

    一方面天道驱使阴阳师,去降服妖魔鬼怪,以此来维持阴阳两界的磁场平衡,可另一方面,天道又会降下五弊三缺和劫数,来惩罚和限制阴阳师的发展。

    坐以待毙可不是我的风格,今夜明月高悬,我打算去会会当地的神,同时也预测一下我今年的劫数。

    而当地神明并非是固定的,也不是说当地曾经诞生了神明,那当地神就是此神。

    严格来说,不管是功德神,还是信仰神或者香火神,都是以真身之地法力最高者为当地神,我们也称之为地头蛇。

    功德神是指生前道行高深或者是佛法无边者,以及法力高强之人,在死的时候魂入幽冥时,其肉身却达到了不腐的境界。

    肉身不腐之下就会形成金身,被当地给供奉和保护起来,那么阴阳师就能施法,暂时借出功德神的一部分力量。

    所谓真身之地,是指供奉之地,例如观世音菩萨,几乎南北各地都有寺庙和家庭供奉观世音菩萨,但只有位于南海的普陀山,才是观世音菩萨神明的真身之地。

    在南海附近召唤观世音菩萨的话,召唤出来的观世音菩萨法力才是百分之百,距离南海越远观世音菩萨的法力也就越低。

    当然了这一点和当地观世音菩萨庙,所得到的香火也有一定关系。

    而当地神也是有地盘之分的,香火和信仰越多,法力越高的神明,那么地盘就会越大。

    本市的当地神我也打听过了,是一处传承数千年之久的道观万寿仙宫。

    我经过打听,这才得知了万寿仙宫的所在。

    万寿仙宫隐藏在闹市之中,可这闹市之内又有僻静之地,若不是有人指引的话,我恐怕会错过这个地方。

    阳台上的纸人,在吸收一整晚的月光后,于次日一早,我便带着纸人火速赶往了万寿仙宫。

    门前老石砌为路,古槐成荫落余叶。

    千载道观岁月茬,不见当年万寿仙。

    这万寿仙宫的大门前,是一条用古老青石砌成的路,围墙外则栽种着巨大的伞状槐树。

    我来到门前,这条青石路仿佛在诉说着沧桑岁月,古槐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我的到来。

    单单从这一点上来看,我就能看出这道观的气度不凡之处。

    这树栽于内可庇护自己,林植于外则能福泽众生,烈日之下、暴雨来袭,经过此路的人们,都能以天然的巨伞进行遮挡。

    弥漫古老岁月气息的万寿仙宫,其实并没有多少香客前来,只因道观中并无供奉任何神像,而且万寿仙宫也没有进行任何宣传,以至于当地的人,都快忘记自己的地方,居然还存在一座道观。

    万寿仙宫其实就是主打长寿的道观,也就是我为自然,而自然为我,世间万物莫不是如此的理念。

    门前石坊的材质,我估计原先是白石雕琢,但在岁月的侵袭下都变成了黄色,却更显古朴与庄重。

    而站在万寿仙宫门口的我,此刻却是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宁静。

    仿佛这里让我忘记了一切忧愁与烦恼,也无法心生任何杂念,就连思维也暂时停止,耳边只传来树荫上鸟儿空灵的悦声。

    与万寿仙宫仅隔着一条马路的,则是一座规模不小的百佛寺,据说这百佛寺里面,供奉着百尊佛像,故而每日前来百佛寺的香客可是不少。

    那百佛寺说一句难听的,我是懒得进去,甚至我都不愿意正眼去瞧,因为那群和尚个个是油光满面肥头大耳,而且六根未净,这说明和尚们都是有娶妻生子的。

    而且百佛寺只弥漫着那股浓郁的铜臭味,铺天盖地的香火气息,都不能与之相比,根本就没法和万寿仙宫的空灵仙气相比较。

    “悬壶济世、万寿仙宫”

    “来时为客、去者仙缘”

    我不禁念出了刻在大门口左右两侧石柱上的对联,而这两句话却是让我大为震撼。

    我想万寿仙宫是幸运的,可能是因为传承了数千年,所以被当地保护得好好的,建筑也没有受到任何破坏。

    这对联烙印的文字只怕已经有上千年了,足以见得万寿仙宫的理念。

    说是正门,其实万寿仙宫压根就没有门,因为万寿仙宫全天候二十四小时,这大门就是敞开的。

    这才是真正的迎天地之门,接万众苍生之道。

    在宽约八米的走廊过道中,一名白发苍苍身披道袍,戴着一副老花眼镜的道士,此刻正手持扫把,慢慢清理着地上的落叶。

    “善人是来本观一览吗?可自行四处而逛!”

    老道士对我善意一笑,而我则回道:“我想见一见万寿仙人!”

    我端详着老道士,试图从他的举止中窥见端倪。

    老道士虽然一副平凡无奇的样子,但眼中却闪烁着深邃的光芒,仿佛藏着无尽的智慧。

    我可不敢轻视老道士,故而我深吸一口气,开始凝神静气,用心去感受老道士身上散发出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