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我是穿越的王者

第三十一章 博古论今

    三人摇摇晃晃的到了客栈,店小二帮把行李放上马车,和小李把三人扶上了马车,然后直奔周哲家。

    杨凯一边看着府邸一边感叹道:“周兄啊,你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几个月前你孤身来到武昌,现在竟然买了豪宅,生意更是日进斗金,真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周哲也笑着说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杨兄,我会继续努力的。”

    孙兴也说道:“周兄,你不能把好事都一个人占完了啊。”

    三人坐在正堂喝着茶,杨凯打量着屋内,然后感叹:“周兄,你家可是比我家相府豪华多了,很多皇家贵胄都不能享受到这个规格啊。”

    周哲说:“我是捡了个漏,原主人多金有品位,要是让我来装修,我也搞不出来这格调呢。”

    杨凯说:“不管了,以后我来武昌就住你家,你得留一个房间给我。”

    周哲微微一笑:“没问题,我家人少,也没几个亲戚朋友来访,我巴不得你来常住。”

    孙兴也笑着说道:“周兄,别忘了还有我呢。”

    周哲说:“我正担忧房子大会清净,你们都来了更好。”

    杨凯笑着对周哲说:“周兄,你真的只安心做一个富家翁吗,不想参加科考进入仕途吗?”

    周哲站了起来,看了两人说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啊。”

    “我出身贫寒,父母每日辛苦劳作也只能让家人勉强裹腹,一年吃不上几顿肉,几年都换不上一件新衣裳,那时候全家人的愿望就是能吃饱穿暖。”

    “我父母为了让我以后不再吃苦,硬是从嘴里抠食省下一点银子送我上学堂,希望我能认几个字,以后可以找到一碗饭吃,不用在地里刨食。”

    “看着辛劳岁衰老的父母和瘦弱的弟妹,我暗下发誓,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所以我知道,金钱是我和家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我要赚够钱让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然后再去考虑自己的事,一个人空有理想和抱负,但连当下的实际问题都无法解决,那只剩下空谈了。”

    “一个人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对家,是照顾家人;对国,是照顾万民。我经商一是为了赚钱和建立自己势力,二是为了发展我朝的商业富及千万人,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做到更多、更大的事情。”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读书人我自然有抱负和目标,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之前我只能为我的小家谋划,而现在我站的高度已不同,我知道自己能为社会、为朝廷做更多的事,虽不敢说志存高远,但也希望能做到为国为民吧。”

    周哲在装那个什么方面,有时候确实是可以,他半真半假的话,也是让人揣测不透,有时适当的讲些大道理,还真是能唬住人。

    周哲说完后,三人都是是沉默,各人都在思考着。

    杨凯是在周哲的先为小家后为国为民的思想而折服,这样的人身在泥潭也不屈,不因贫寒而淡却高远的志向和目标,不为财富而忘记江山社稷,真可谓铮铮文人风骨,令人感佩。

    孙兴则是对周哲自强不息,天赋纵横,不忘初心,能文能商,晶亮高洁的才品感叹,如此人之龙凤,当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不可错过啊。

    周哲则是因自己一时倾吐此前的诸多心事,彻底放下心理包袱,也为挚友倾吐心声,表明心志后身心得到放松,但还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周兄,想不到你的经历如此坎坷,我们这些官宦富家子弟是无法想象和理解你的所作所为,但你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忧国为民的心志和品质,堪当我辈楷模,本人钦佩。”孙兴站了起来,向周哲作揖。

    “孙兄言重了,也让两位见笑了。”周哲回过神来,连忙回应。

    “周兄,本人向来佩服心志坚强,敢作敢为的人,这是我的真心话。”

    “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既然我们志同道合,就让我们携手共勉,勇往向前,如何。”

    “好啊,古有桃园三结义,今有武昌三人行,妙哉!”

    哈哈哈...

    三人都同时笑了起来。

    “周兄,刚才你说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我很认同,你如何看待当今圣上的施政呢?”

    “我觉得当今圣上是个明君,虽然对于靖难的观点各有不同,我们暂且不议论这个,我对圣上大力发展经济、修运河等举措还很赞同的,这对促进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但很多人说修运河是劳民伤财,比如之前的隋炀帝就是个例子。”

    “这两个案例不能并列来说,隋炀帝的灭亡不是因为修运河,而是他的其他政策得罪了地方士族,当时的这些地方实力非常强大,连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而当今修运河就是要打通南北通道和提高水利能力,也是为迁都北平做准备,两个不能同语而论。”

    “我认为迁都北平也是劳民伤财。”孙兴也发表了的意见。

    “也不见得,首先圣上要迁都的首要目的是要加强北方对外敌的防御,保护北方的安全,天子守国门没有几个帝君能做到,朝廷第一时间就能反应及应对,这是其一;其二是要迁都到北平,必须在北平上再造一个大城,以安置朝廷各衙门的人员,这些人员加上家属将超过十万人之多,要服务好这十万人,这将将带动北方的各行各业的发展,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有工作,有有生意,在十几年的额时间里将会惠及几十万人,是个好事。”

    其实周哲就是拿后世政府发动重点工程推动内需的例子来说的,道理是一样。

    “那周兄是如何评价暴君的言论呢?”

    “这个容易解析了,这和靖难也有联系,圣上是因为先帝削藩而引起了靖难,我们现在不评论对错了,但也是因为靖难的后遗症,圣上才对不归顺及诛蔑者进行镇压,只要认为是反派,就会被朝廷镇压,有关朝廷及皇位的生死存亡,这种行为不难理解,自古以来都是成王败寇,一将终成王万骨枯啊,没有对错,只是主场不同。”

    “你对当今有什么提议吗?”杨凯又问周哲。

    “提议说不上,只能说点自己的想法吧。经过明太祖几十年的治理,现在的朝廷已是非常强大,目前可以说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我认为党纪圣上只要坚持继续大力发展农业,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还徒富民,抑豪强,社会生产发展将更好更快,如果能鼓励更多的作坊提高手工业生产,减少赋税,让更多的人可以经商,提高商人的地位,我想会更好。”

    “周兄对当今朝堂的事情洞察的很清楚啊,你如果入仕,一定可以大放异彩啊。”

    “嘿嘿,还是算了,我志想做一个富家翁。”

    杨凯喝了一口茶,然后说道:“当今圣上励精图治,广开仁政,这个时候应该是最好的入仕时机了。”

    孙兴接着说:“还是看个人的际遇吧,好时机对大家都是公平的,但每个人走的路都不同啊。”

    周哲也说道:“你们两的家族势力强大,已为你们打通了道路,只要你两自己不犯错误,不走歧途,你们的仕途一定会顺风顺水,步步高升的。”

    杨凯:“承蒙周兄吉言,我赞同表弟说的,还是要看个人的际遇啊。”

    周哲:“要进入了仕途不难,想做个平平安安的闲官也不难,但要想脱颖而出并上到高位,能力、机遇、智慧三者不可缺其一,不是人人都有啊。”

    孙兴:“还是周兄看得透彻啊,未在其位已欲谋其职,想必周兄也是很有想法吧。”

    周哲:“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做人还是要有点理想吧,万一实现了呢,呵呵。”

    杨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好比喻,吾辈定当不负初心,砥砺前行啊。”

    孙兴:“好,不负初心,砥砺前行。”

    .......

    连续两日,三人都一直在宅里高谈阔论,吟诗作对,谈古论今,议朝政、论时事,风花雪月,把酒言欢,对酒当歌,以茶会友,卧榻同眠,掌灯夜谈,聊不完的事,喝不完的酒,吟不完的诗,说不完的情。

    三人都是相逢恨晚,就像是多年未见的好朋友和毕业已久的老同学,一见面就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杨凯和周哲毕竟相识了一段时间,两人的关系已经很近可以无话不说,因孙兴是杨凯表弟,大家关系也是亲近,所以三人不但是熟络,已是亲密无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