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港岛当豪门

第54章邵氏院线

    众人八卦的很,七嘴八舌的,连程龙和洪胖子也不例外,明星们的日常生活其实也很爱八卦来着,这群明星们在外面聊八卦的时候,此时李耀文已经在包间里,见到了邵一夫。

    邵一夫出生于1907年,现在已经76岁看起来老的厉害,但是精神很好,李耀文甚至还知道,这么老了的邵一夫,起码还可以再活30岁呢。

    啧啧,这可是位百岁老人呐,财富达到一定的程度,只要不是得了什么没救的疾病,富豪们基本上都可以活得很久很久。

    后世一大票有权有势的名人们,90多岁状态都很好,托福于医学科技的发展,有钱人就是能比普通人活得更久一些。

    双方见面以后,并没什么寒-暄,李耀文更是直接开门见山,对邵一-夫道:“邵爵士,我想买你的邵氏院线,你开个价吧。”

    他的直接,就连见多识广,经历过那么多大风大浪的邵一夫,顿时都有点卡壳,今天不是来谈院线联合,然后共同开发霓虹的发行渠道的吗?

    怎么一上来,就想要买自己的院线?这套路不对呀,邵一夫的思维有些卡壳,李耀文这么没头没脑的直接开口就是收购,是因为他知道邵一夫是有可能出售邵氏影业或者院线的。

    平行时空中,邵氏电影也是在1985年正式停产,然后到90年代才继续断断续续的拍了一些现代片,这还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进入80年代以后,邵氏影业就开始快速衰落。

    邵氏衰落的标志不在其每年的产片数量减少,恰恰相反是它今年的产片量暴增,仅上半年就生产了17部电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邵氏的电影上座率太低。每部电影上映不了几天就得提前落画。

    而邵氏院线一个大摊子在那里放着,如果不放电影,那院线每天就都得亏钱,所以邵氏不得不增加影片的产量,以满足自身院线的需求。

    如此一来就造成一个恶心循环,电影质量越来越低劣,直接就造成上座率低下,上座率降越低下,造成单部影片上映天数就越减少。

    上映天数越减少,那就必须继续拍更多电影来弥补片源的稀缺,而为了拍更多电影,就必然会减少单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制作成本减少之后就会导致电影质量下降,这就是一个死结,根本解开不开。

    邵氏影业公司与邵氏院线公司,这两家本该相辅相成,然后互相促进的公司,现在却互相拖累,成为了彼此的包袱。

    邵一夫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他却对此一筹莫展,平行时空到最后他也是回天乏术,无奈直接停产。

    后来还把邵氏院线卖掉,专心经营电视台,和李耀文拍电影是为了经营产业链,也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成为财团的战略目的不同。

    邵一夫本人应该是真的很喜欢电影的,邵氏兄弟公司刚建立起来的时候,邵一夫已经是个大富翁了,当时他都已经51岁了,仍旧亲自导演或监制影片。

    等到邵一夫入股tvb时,已经60多岁了可却天天吃住在片场指导工作,这种做法不是真心热爱的话,根本没人能做到。

    无论是邵氏影业还是无线电视台,这些都是邵一夫的心血,他一个都无法舍弃,不过现在电影这一块已经愈发不景气了。

    加上小妾一个劲地吹枕边风,要全力发展电视台,使邵一夫不得不偏袒tvb这个小儿子,渐渐减少对邵氏影业这个大儿子的扶持和关注,才有了现在这副样子。

    邵一夫这边还在迟疑,李耀文已经从保镖手上,接过来一袋子文件接着道:“这是我让我们公司调查的邵氏电影的一些商业情况。”

    他把文件递给邵一夫道:“上面显示从81年年底开始,邵氏院线就持续亏损到现在,尤其是去年下半年,第3季度的时候邵氏院线一个季度,就亏了400多万港币。”

    “我知道邵爵士有钱,别说一个季度亏400万港币而已,就算是一个月亏400万港币,那也亏得起,但是生意就是生意,如今您有摆脱这个亏损生意的机会,我认为您应该认真考虑下。”

    李耀文他的话太直接了,让邵一夫平稳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好起来,邵一夫接过来李耀文递过来的文件夹后,却始终没有去打开。

    因为不用根本就不用打开,作为邵氏影业的老板,邵爵士自己知道自己的电影公司现在是什么情况,邵氏电影内部是有电影公司和院线公司之分的。

    电影公司那边还可以通过外埠票房把亏的钱赚回来,毕竟这时候的东南亚和弯弯,完全是电影沙漠,港岛人这边不爱看的故事影片,在这些地方依然可以卖出不错的票房。

    电影可以在外面回本,大势邵氏院线不行啊,电影院就在那里,又不能到处挪着走,院线公司亏的钱,却再无赚回来的可能。

    邵氏院线公司最巅峰的时候,旗下一共有大大小小30多家电影院,亏损好几年以后,去年到现在,邵氏的电影院就只剩下16家了。

    16家电影院里,真正属于邵一夫的却只有11家,剩下的5家都是别人加盟的,而且是位于繁华路段的大型电影院,那5家大型电影院,如果有好片源的话每天都会产生大笔的盈利。

    但若是上座率很低的话,那它们因为经营成本比其他影院高出许多的,那么亏损情况也更加严重,由于邵氏的电影不景气,现在邵氏院线那5家加盟电影院主,已经在闹着要和邵氏院线散伙了。

    不过面对李耀文这个年轻的新晋富豪这么咄咄逼人的态度,此时邵一夫脸色难看,但其实今年以来,他已经有把邵氏院线出售或者出租的想法了,而且在今年3月份就对外面放出了风声了。

    可是此时香江股市和地产全面萧条,几乎没有什么人过问,看着靓仔和年轻的过分的李耀文,邵一夫深深吸了口气,下定说道:“我自己的11家电影院,四家龙头院线我只租不卖,剩下的三家中等戏院和4家小型戏院,你要的话,我一起连同地皮一亿港币卖给你。”

    李耀文都快被邵一夫气笑了,邵爵士的这个报价,如果是在三年前确实符合这个价值,但是今年房地产的价格已经跌到只有三年前的1/3的成功,这个价格就是纯粹宰人的了。

    要知道李耀文的院线公司,现在已经有18家电影院了,再收购这18家电影院,总共也就用了不到8000万港币。

    虽然之所以这么便宜,正因为这18家电影院,大部分都是小型电影院,就连最大的几家,也只不过是和邵氏的中行电影院差不多大。

    并且大部分的位置相对来说,都比较偏僻,播放同样电影的话,邵氏的一家龙头影院,可能都可以打李耀文的三四家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李耀文崛起的速度太快了,而且又根基太浅,不像嘉和和邵氏,一个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了,另一个更是发展了二十几年了。

    李耀文摇摇头,认真地说道:“我既然要买,我就会一起买下,而且邵先生最好想一个合理的价位,眼下香江也就只有我有这个意愿和财力买下邵氏院线。”

    邵一夫见李耀文态度坚决,思考了一会说道:“那这样吧,邵氏连同四家龙头戏院,一共卖给你三亿港币。”

    邵一夫开出的这个价格比刚才那个还要夸张,三亿港币在现在可是不折不扣的一笔大钱,亚视的6%股份也只不过可以在银行抵押900万港币而已。

    三亿港币都可以买大半个亚洲电视台了,如果是在几年前,又或者几年后,这个价格还能说不贵,但是在港岛楼市崩盘的现在,这个价格贵的离谱。

    而邵一夫这么说,报出这么离谱的价格,其实就是想李耀文知难而退,邵爵士对电影业还不死心,想要再观望一段时间,还想东山再起。

    李耀文假意想了一下,认真的说道:“就这个价钱,成交。”

    这会轮到邵一夫愣住了,其实邵一夫把价格再喊贵一点,比如5亿、六亿,李耀文都会答应下来,原因一来是因为从霓虹回来以后,现在的李耀文并不缺资金,而且现在看起来,花三亿港币买十一家影院,好像是亏大了。

    可是不用等到几十年后,最多两三年光这些院线的地皮价值都会翻几倍,就过个三四年就能值回这个地价,如果要是再过个20多年,会比此刻高出了几十上百倍,三亿价格简直是抄底的价格。

    【这个衰仔这么有钱的?他才刚买了丽晶大酒店和金利宝,用了差不多10个亿,居然还有钱买我的电影院?】

    【那自己到底卖还是不卖呢....】邵一夫一脸的纠结,毕竟话都说出口了。

    李耀文想了想,又加了点筹码,他开口道:“如果把邵氏院线卖给我,我们可以在合同里,添加这样一条补充条款,以后只要是邵氏影业制作的影片,可以优先在我的院线上映,依据市场行情,给予适当的银幕数和播放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