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3:从红星生产社开始

第5章 我家猫会后空翻

    “夜空中最亮的星,

    能否听清,

    那仰望的人,

    心底的孤独和叹息……”

    《夜空中最亮的星》,逃跑计划12年发行的单曲,前奏一响,浓浓的英伦流行摇滚风,挠一下就起来了。

    跟《勇敢的心》一样,这首歌也是流行摇滚风,且都是偏向励志,偏向正能量的歌曲。

    唱了一小段,沈浪又先后弹唱了一小段《我的天空》(南征北战)、《海阔天空》(信乐团)、《生如夏花》。

    前两首跟《我相信》一样,都是翻唱作品,《我的天空》‘采样’自手稿乐队《halloffame》。

    《halloffame》又是‘采样’德文歌曲《Waerstduimmernochhier》。

    《海阔天空》(信乐团)则是翻唱自韩文歌《离开我的理由》。

    纵观沈浪准备发行的这几首歌,除了《追梦赤子心》、《蓝莲花》、《生如夏花》、《夜空中最亮的心》,剩下几首要么是翻唱,要么存在汉化的影子。

    这也是沈浪日后发(抄)歌的思路。

    尽可能的薅资本主义羊毛。

    当然。

    如果有需要,沈浪也不是圣母。

    该抄就抄!

    几首歌唱罢,陈建添已经改了主意。

    虽然只是清唱,虽然没有窥见歌曲全貌,但这种别具一格的音色,外加超高质量的创作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值得让步。

    改!

    毕竟,沈浪要求的只是词曲著作权,不是录音版权。

    给他!

    反正大陆这边版权环境很差,版权费几乎等于没有。

    “靓仔,你在这等我一会,我马上去改合同。”

    说着,陈建添就提起公文包,准备去客房部那里,借用打印机修改合同条款。

    “马上就回来!”

    “Leslie,等等。”

    “嗯?”

    陈建添脚步一顿,面露疑惑的看向沈浪。

    “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沈浪嘿嘿一笑,用拇指抵住了右手食指。

    “咩啊?”

    沈浪坦言道:“我想在第七条里加一句话,词曲授权时,必须征得著作权所有人的同意。”

    闻言,陈建添略微犹豫,然后便点了点头。

    “没问题。”

    这一条即使不写进合同,正常情况下也会征求创作人的意见。

    “没其他的问题了吧?”

    “没了。”

    沈浪摊了摊手,再提要求,那就不礼貌了。

    版税分成什么的,都是细枝末节。

    等他火了之后,即便他不提,陈建添也会主动修改条款。

    其实,陈建添是什么想法,沈浪很清楚。

    为什么只签两年合同?

    一是防止政策变动,签两张唱片,可以随时提桶跑路,并且前期投入会少很多。

    合同约束不止是乙方,甲方也得遵守合同。

    签了两张专辑,就必须发两张。

    二嘛,这家伙也是投机分子。

    先发一张专辑试试水,如果艺人火了,或是自己赚钱,或是卖给大型唱片公司都可以。

    此前,他对beyond、王霏、黑豹乐队就是这么操作的,beyond的经纪约被他转给了立本amuse公司,黑豹乐队的合约则是转给了湾湾滚石唱片。

    商定好了合同,沈浪也放下了一件心事。

    起身伸了个懒腰,沈浪踱步来到外间,听到房间内传来的动静,那依抬头一看。

    看她那一脸好奇,又欲言又止的样子,沈浪呵呵一笑。

    “想问什么就问吧?”

    “你们刚刚是在谈合同?”

    那依虽然是XJ人,但她生在燕京,长在燕京,性格更偏向燕京姑娘,喜欢直来直去。

    “嗯。”

    沈浪点头道:“谈好了,马上就签约,你今天过来,也是签约的吧?”

    那依微微抬高下巴:“为什么是签约?就不能是签约之后过来找Leslie?”

    小姑娘,还挺傲娇的。

    沈浪笑了笑:“我眼睛又不瞎,就刚刚见面的情况,你们像是很熟的样子吗?”

    “算你说对了,我也是过来签约的。”

    那依能被陈建添挑中,自然也不是普通人,她是‘奥运风采’燕京小姐亚军。

    但凡经历过93年申奥的人都知道,那个年代对于申奥的热情有多高,关注度有多大。

    90年亚运会就是例子。

    彼时,全民募捐办亚运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各路文艺界的明星,更是办了一场又一场的募捐晚会。

    崔建举办的【新chang征路上的摇滚】巡回演唱会,便是以亚运集资的名义办的。

    “看来这次没来错,Leslie果然很有眼光。”

    沈浪坐到一旁沙发上,微微感慨。

    “呃。”

    那依愣了一下,有点不太明白这话。

    “一个人能不能火,必须要看特质。”沈浪笑着解释道:“也就是记忆点,就以最直观的长相为例,天底下帅哥靓女千千万,什么样的才有记忆点?”

    “像你这样气质独特的,就很有记忆点。”

    撩妹第一要点。

    赞美她!

    女人都喜欢接受赞美。

    不过,不同情况,不同人的赞美,效果却会截然相反。

    这里面水太深,一般人把握不住。

    那依虽然不是音乐专业出身,但一首歌好不好听,她还是能够分辨。

    能写好几首好听的歌,这个男人算得上才子。

    一个普通人的夸赞,跟一个有才华,有颜值的人的夸赞,效果完全不一样。

    只见那依用手轻轻掩住嘴巴,发出一串清脆的笑声,羞涩中又带着几分喜悦。

    另一边。

    顺兴听到笑声,回头瞄了一眼,然后紧了紧耳边的耳机,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上。

    旁观者清。

    他算是看出来了,沈浪肯定是相中那个妞了,准备泡她。

    但,这跟他没关系。

    他有女朋友。

    相比于那个妞,他更想知道那段硬摇滚吉他solo是怎么弹得。

    作为一名摇滚乐狂热爱好者兼吉他手,每次听到喜欢的片段,他都会反复听,不停地听。

    一边听,一边扒谱。

    然后,不断地尝试,学习其中的技巧。

    顺兴学习音乐的方式,也是大多数摇滚乐队学习摇滚乐的方式。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燕京,没有专业的摇滚乐培训机构,今年刚成立的迷笛音乐学校目前还很简陋。

    所以,大部分年轻人想学摇滚,只能自学。

    扒谱。

    看录像带学习乐手的指法、技法。

    练习,不停地练习!

    不多时,陈建添夹着两份合同走进了房间,看到沈浪跟那依有说有笑的样子,他还愣了一下。

    “靓仔,靓女,这是合同。”

    随后,他来到两人面前,分别将两份合同推到了他们面前。

    “你们看一下,没问题的话,就签了吧。”

    “好的,请稍等。”

    那依拿起合同前,小声地说了一句。

    具体的合同细节,之前已经谈好,只是那依自己没想好,今天想清楚了,就约了时间过来。

    片刻后,两人先后签下名字,按好手印。

    “唔。”

    收下合同,陈建添低头看了眼手上的劳力士。

    “今天晚上我约了人,这样吧,明天,明天晚上大家一起聚一聚,我把公司的人都叫上,大家认识认识。”

    “行。”

    沈浪不以为意的点了点头,其他人是谁,他现在不太关心。

    他现在关心的是身边这位异域美人。

    重生归来,他一直是抚枪自神伤。

    可苦了小老弟。

    “呶,这个你拿着。”

    说话间,陈建添从包里掏出了一个信封,眼见沈浪面露疑惑,他跟着解释道。

    “这是预付给你的版税,我们香江人做事讲究公平公正,钱不多,几千块港币,你先收着。”

    按照合同规定,版税本来就要给,以那几首歌的质量,版税肯定不止几千块。

    提前预付,不过是收买人心的小手段。

    左右几千块钱,惠而不费。

    跟沈浪说完,陈建添还不忘给那依解释了一下。

    “这是词曲的钱,你要能自己写,也有钱拿。”

    一听是写歌的钱,那依顿时悻悻地收回了目光。

    几千港币。

    好多小钱钱。

    沈浪一次收到的钱,都赶上她爸爸半年的工资了。

    当歌手,果然很挣钱。

    只是,她不会写歌。

    念及至此,那依不由悄悄地瞄了一眼沈浪。

    他好像很会写的样子。

    回头向他请教,请教。

    接着,陈建添又跟他们俩个聊了几句日常,然后便把他们打发走了。

    走出宾馆的路上,那依三拐五拐将话题移到了创作上。

    “诶,沈浪,你平时是怎么写歌的啊?”

    “多看我家的猫。”

    那依眼眸微张,讶色道:“猫?”

    “啊。”

    沈浪一脸认真道:“我家的猫会后空翻,每次看到它后空翻,我的灵感就来了。”

    “真的假的?”

    这话听起来,怎么都觉得离谱,但沈浪会写歌这事,又是事实,一时间,那依也不敢确定。

    历史上有些艺术家确实有一些‘怪癖’。

    “骗你的。”

    沈浪莞尔一笑:“哪有猫会后空翻的?你真的想知道我平时是怎么写歌的?”

    “嗯。”

    那依的小脑袋轻轻一点,仿佛一只乖巧的小猫咪,那种可爱的劲头,让人忍不住想撸上两把。

    “到我家里,你就知道了。”

    沈浪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但眼中透露出的又是真诚。

    “去你家?”

    那依目光狐疑地瞧向沈浪。

    第一天认识就去一个陌生男子家里,是不是不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