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3:从红星生产社开始

第22章 一拒宝丽金

    此话一出,陈绍宝先是惊愕,这个理由是不是太扯了一点?

    但转念一想,好像也不是不能理解。

    王大小姐不也是这样吗?

    陈绍宝并不排斥艺人恋爱,恋爱经验多一点,反而能更好演绎歌曲中的情感。

    没有失恋的人,肯定唱不出那种撕心裂肺。

    同理。

    没有恋爱过的人,也很难唱出那种甜蜜。

    一旁,听到沈浪为了自己放弃去香江,那依的眼里早已被波澜的爱意填满。

    她轻轻咬着下唇,努力抑制着汹涌的内心,但那份感动仍然像潮水那般,难以遏制的涌上心头。

    填满心底的每一处角落。

    “沈浪,你知道窦威吧?”

    陈绍宝依然没有放弃,唱片公司之间的竞争同样很激烈。

    宝丽金不仅要跟香江本土唱片公司竞争,还得面临华纳飞碟、滚石等宝岛唱片公司的挑战。

    随着刘得桦转投华纳,李柯勤转至星光唱片,张果荣、许冠捷封麦退出歌坛,宝丽金非常缺新人。

    尤其是厉害的新人。

    像沈浪这样外型条件比偶像歌手还偶像,创作比才子更才子,唱作俱佳的新人,简直打着灯笼都难找。

    如果不是迫切的想要签下他,陈绍宝也不会特地飞来燕京。

    “知道,黑豹乐队的前主唱。”

    “知道就好,其实他跟王婧雯,也就是王霏,是男女朋友,王霏经常往返香江、燕京,就是为了窦威。”

    陈绍宝笑着道:“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即使你在香江发展,也不妨碍跟女友团聚嘛。”

    “靓女,你说是不是?”

    相比于陈建添,陈绍宝的国语要好很多,那依听起来没有什么门槛。

    “对啊。”

    眼见陈绍宝提到自己,那依连连点头,沈浪为了她不愿意去香江,她固然感动。

    但,做人不能那么自私。

    “现在交通那么便利,我也可以坐飞机去香江看你的。”

    那依的家庭虽然比不上海军、空军大院那些人,但拜托她爸爸,弄一张往返香江的通行证,问题还是不大。

    她阿爸办不了,大不了去找袁叔叔。

    “沈浪,你先别急着拒绝。”

    眼看沈浪准备开口,陈绍宝先开出了价码。

    “如果你愿意去香江,我可以许诺,给你配上最顶尖的制作团队,即便是从立本找团队,也不是不行。”

    “你的第一张专辑,我给你提供200万港币的制作费用,外加30万的签字费。”

    如果是普通的摇滚歌手,陈绍宝绝对不会开出这样的条件。

    周蕙敏在福茂唱片发行的第一张国语专辑,制作费(含宣发、录制、灌录等成本)也不过两百万。

    是的。

    福茂唱片也是宝丽金旗下的子厂牌,香江宝丽金旗下的歌手如果发国语唱片,都会放到宝岛分公司制作发行。

    像周蕙敏、王霏都是香江新艺宝唱片旗下的艺人,根据公司规定,她们的国语唱片都会交给宝岛福茂唱片制作。

    如果是张学有这样的主厂牌(香江宝丽金)签约歌手,则由宝丽金宝岛分公司制作,《吻别》正是宝岛宝丽金的佳作。

    站在陈绍宝的角度,230万已经很有诚意了。

    不是他瞧不起大陆,恰恰相反,他很重视大陆市场,不然的话,当初也不会做主签下王霏。

    但大陆很穷,这也是事实。

    230万,绝对是一笔巨款。

    用钱砸,也能砸开一片天吧?

    然而,沈浪却没有如他所愿。

    “陈生,很谢谢你的看重。”

    沈浪起身,微微躬身道:“但我还是想以大陆为重心,如果以后我要去港台发展,宝丽金一定是我的首选。”

    虽然陈绍宝给出的条件很好,但沈浪不会轻易改变主意。

    何况,眼下也不是一个好的时间节点。

    96年左右,明显更加合适。

    因为从96年开始,香江乐坛开始发起原创运动,那时距离回归只剩下一年左右,治安条件也会好上很多。

    最后,他也不担心得罪宝丽金。

    没了张屠户,还能吃带毛猪不成?

    唱片公司又不止宝丽金一家,百代、华纳也是国际唱片公司。

    至于索尼?

    给什么条件,他都不会签,小日子的钱,可以赚,立本妞,可以泡,卖身小日子公司,还给他们赚钱?

    算了吧。

    听到这话,坐在旁边的那依急得连拉沈浪的衣角。

    不单单是那依,陈建添也能急啊。

    宝丽金想签沈浪,那能白签吗?

    转让费不说200万港币,至少也要卖到100万!

    一个子都不能少。

    但,他再急也没用。

    哪有强按牛喝水的?

    沈浪不愿意去港台,总不能拿枪指头,逼着他去吧?

    不至于。

    即便沈浪这一次不同意,陈建添也不会给他穿小鞋,等沈浪火了,转让费只是会更多。

    待价而沽,也不失为一条妙计。

    在场的几个人当中,最失望的肯定是陈绍宝。

    千里迢迢跑一趟燕京,不能白跑。

    “也罢。”

    陈绍宝叹了口气:“君子不强人所好,既然你不想去港台,那我也不勉强。”

    “咱们聊聊别的。”

    “你的专辑发行工作交给宝丽金,怎么样?”

    “当然,我说的是港台、大马、新城等大中华地区。”

    强揽不行,陈绍宝决定曲线救国。

    专辑发行期间,宣传活动肯定得跟上,等沈浪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多半会发现大陆太小。

    港台地区一线歌手的出场费几十万,上百万,大陆歌手才多少?

    几万块。

    几十倍的差距!

    他就不信了,到时候沈浪还不心动?

    “能跟宝丽金这样的国际大厂合作,我当然很高兴,很愿意。”

    “不过,Leslie这边?”

    “我?”

    陈建添呵呵一笑,脸上堆起了褶子。

    “我当然没问题,沈浪啊,我跟邵宝认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他这样欣赏一个人。”

    “你啊……”

    说着,陈建添笑着摇了摇头。

    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哈哈,才子嘛,总是特殊的。”

    陈绍宝笑吟吟地说道:“沈浪让我想起了一位退出歌坛的前辈,88年,关振杰准备退出歌坛,大老板亲自上门,当时我也在场。”

    “郑老板当时开出了一个天价,但关振杰不为所动,最后还是退出了歌坛。”

    “后来,关振杰去了阿美瑞卡,在那里从事他喜欢的建筑工作,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对了。”

    “我听Leslie说,那首《yellow》是你自己写的?”

    “你为什么想写一首英文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