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3:从红星生产社开始

第39章 你说多少???

    (37章有部分删减了,大概一百字左右,不知道因为啥,可能是因为写了万青的歌词?)

    下午四点,沈浪先把那依送回了家,然后便直奔安贞西里排练室。

    坐公交车去的。

    不是小公共坐不起,而是公交更有性价比。

    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反正他又不赶时间,坐坐公交还能看一看90年代燕京的街景。

    省钱,那只是顺带的!

    慢悠悠的来到安贞西里,沈浪顺道在排练室隔壁胡同里的苍蝇馆子吃了一顿炸酱面。

    一碗三两的炸酱面,5块钱,一瓶可口可乐,四块,一个人一顿饭九块钱,这价格,怎么都不算便宜。

    还是可乐太贵!

    这价格跟后世也没两样。

    不过,这年头的物价就是这么魔幻,一种是跟国内接轨,另外一种那是跟国际接轨。

    1992年4月23号,燕京第一家麦当劳在王府井开业,一份套餐的价格大约是15-20元之间。

    跟十几年后的穷鬼套餐差别不大。

    如果两个小伙子放开膀子吃,一顿吃个百八十块,那都不是事。

    前世,沈浪还在那里撩过妹子。

    现在嘛。

    还是算了,回不去了,一切都回不去了,麦当劳算个啥,吃吃麦当娜,那还差不多。

    饱餐一顿,沈浪一边散着步,一边吹着那首《面会菜》,不紧不慢地往排练室行去。

    路过电话亭,他给徐老师打了一个电话,约好明天上午见面。

    约好见面,沈浪又给陈建添去了一个电话。

    得化缘啊。

    《故宫的记忆》虽然用不到一整支交响乐队,但那价格也不便宜,没个一两万,根本搞不定。

    嘟!

    嘟!

    几秒钟后,陈建添的声音从话筒里传了过来。

    “雷猴,缤购啊?”

    “Leslie,是我,沈浪。”

    “哦,你打我电话,咩事?”

    “是这样的,那依的专辑,我基本都写好了,就等钱到位了。”

    “哈?”

    电话那头,陈建添惊讶道:“这么快?你写了几首歌?”

    “算上序曲和终曲,一共十一首,如果不算,那就是九首歌。”

    “行啊,明天上午咱们见面聊,还有别的事吗?如果没有的话,我先挂了。”

    “有!”

    “咩事?”

    “咳咳。”

    沈浪轻咳两声,‘好心’提醒道:“Leslie,你最好有个心理准备。”

    “什么准备?”

    “这张专辑的制作费用有点高。”

    “有多高?”

    “保守估计,一百万。”

    “咳咳。”

    话音刚落,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你说多少????”

    “最低一百万。”

    另一边,陈建添松了松领口,然后连续做了几个深呼吸。

    在他的印象里,沈浪不是那种乱花钱的人,跟那些把公司当提款机的乐队,简直判若两人。

    有些乐队,稍微有了点名气,那就飘了,拉着亲朋好友去王府井吃饭,一顿吃掉上万,那都不是事。

    然后,电话一打,让制作人过来付钱。

    平时住的也是五星级酒店,说什么‘创作需要一个好的环境’。

    花钱大手大脚,狂的没边。

    狐朋狗友一大堆。

    这些事,陈建添是从刘卓晖那里听说的,早在7、80年代,他就跟刘卓晖认识。

    后来,正是他的牵线,刘卓晖才给beyond填了那些歌。

    如今,他们俩个都在燕京,虽然大家都很忙,不是经常见面,但有什么事,还是会互通有无。

    正因为知道那些乐队花钱不着边际,陈建添才坚决不签乐队。

    要签,那也只签个人。

    但沈浪这个一百万是怎么回事?

    还至少?

    什么唱片,要花那么多钱?

    换做是二旁人,陈建添绝对当场开骂。

    真当他是财神爷?

    他又不是魔岩文化,背靠滚石唱片,财大气粗。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经纪人,家底没那么厚,经不住那么造啊!

    “你现在在哪?”

    深吸几口气,陈建添压下了心头的烦躁,没办法,电话那边的人,才是真·财神爷·摇钱树,骂不得。

    未来,他还指望沈浪给他挣大钱,或者卖给宝丽金挣大钱,所以,他只能哄着。

    “我在排练室。”

    “好。”

    陈建添低头看了眼时间:“你等着我,两个小时后,办完事我就过来。”

    ……

    约莫晚上八点左右,陈建添一身酒气的来到了排练室楼下。

    那帮人,太能喝。

    七个人干掉八瓶茅台,一个个全是海量。

    幸好他喝得是红酒,他要是也喝茅台,今晚怕是躺着回酒店。

    晃晃荡荡的走上楼梯间,陈建添隐约听到排练室里传来的动静。

    推开排练室的大门,众人看到大老板来了,排练声,戛然而止。

    陈建添随手拉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然后面朝沈浪问道。

    “下午你说的那事,专辑要一百万,到底花在什么地方?”

    “Leslie,要不还是先听听曲子吧?”

    沈浪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转移了话题。

    口空白牙,化起缘来,肯定没那么容易,唐僧西行,还得顶着光头,身披袈裟,手持钵盂。

    “也行。”

    陈建添点了点头,先看看货。

    接着。

    沈浪弹起了那首《YouRaiseMeUp》,优美的旋律从他的指尖跃起。

    听到这近似轻音乐的旋律,陈建添不住地点头。

    好听。

    这小子,真的是个怪物。

    旋律的天才!

    “WhenIamdownandohmysoulsoweary

    当我消沉时,灵魂是如此疲倦

    Whentroublescomeandmyheartburdenedbe

    当陷入困境,心灵不堪重负

    ……

    YouraisemeupsoIcanstandonmountains

    你激励了我,我才能立足于群山之巅

    Youraisemeuptowalkonstormyseas

    你鼓舞了我,我才能行在大风大浪的海面如履平地……”

    沈浪在唱这首歌时,用了一点点美声唱法,轻柔的音乐,配合温暖而富有感染力的嗓音,陈建添只觉得酒意都消散了不少。

    接着,沈浪又弹起了那首《你的心河》,一段舒缓又温暖,还隐隐透着忧伤的纯音乐,顿时让陈建添躁动的心平静了几分。

    然后是那首《那一角落》,弹到一半,陈建添抬手道。

    “等等,剩下的几首歌也是这个风格吗?”

    “对。”沈浪点头道。

    “这种近似Ambient(氛围音乐)风格的音乐,制作成本怎么也花不了一百万吧?”

    陈建添虽然不是音乐专家,但各种曲风他还是大致了解的,以他的认知,这种音乐不可能要那么多钱。

    “要的。”

    眼见陈建添准备开口,沈浪先一步开口,他并没有纠正陈建添的错误。

    那不重要,因为氛围音乐和新世纪音乐本来就容易混淆。

    “按照我的预计,录制费用应该不会太贵,30万左右就差不多了,真正花钱的地方有两个。”

    “一个是MTV拍摄,用胶片拍,一支MTV,大约15万左右,3支就是45万。”

    “另外一个是灌录成本,这张专辑是面向全球市场发行的专辑,采用高保真技术,灌录成本大约是普通CD的一倍。”

    听完沈浪的解释,陈建添沉默许久。

    此刻,他已经打消了投资这张唱片的念头。

    因为啊,这张唱片,它就火不了!

    Ambient(氛围音乐),它能火吗?

    火不了!

    太小众!

    要是能火,他倒立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