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玉京

第二十四章 我要反击

    这天早上,贾琼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明德堂。

    刚刚坐下,就被王家一群少年人围住了。

    “琼哥儿,外面有人说你的诗和射雕都是别人捉刀的,简直岂有此理。”

    “是啊,那些人还说是我们家找人帮你写的,真是胡说八道。”

    “对啊,有这么好的诗文谁会给别人啊,还不自己留着,那些人真是没脑子。”

    王家的这些少男少女,已经跟贾琼相处了几个月了,对他的学问才情都十分佩服,自然对那些无端揣测的流言感到非常不屑。

    尤其是流言里还说是他们王家帮贾琼造假,他们就更加气愤了。

    特别是王易简直要气炸了,嚷嚷着要找出造谣的人痛殴他一顿,被王语嫣训斥了一顿才消停点。

    “好了,大家不用着急,流言止于智者。

    大家先安心上课,这么吵闹小心先生责罚。”

    贾琼冷不丁听到这些流言,要说心里一点不慌也不可能,毕竟这关系到他的名声。

    不过他知道遇大事须有静气,现在他还没弄清楚前因后果呢,着急也是干着急,一点用都没有。

    所以他还是像平时一样,拿出书来提前温习,好像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王季思进来时,看到贾琼表现的这么镇定,暗暗点头。

    他本以为贾琼得知消息后,肯定会有情绪波动。

    没想到他小小年纪,居然就这么能沉得住气。

    “贾琼,你跟为师出来。”

    王季思将贾琼叫出明德堂,却是王穆让下人来找他了。

    贾琼跟着下人来到王穆的书房——柘兰斋,王穆,王渝和王浑居然都在。

    王渝是朝廷大员,平日里公务繁忙,贾琼这几个月也只见过他两次。

    贾琼躬身施礼道:“小子见过王爷爷,二伯父,三伯父。”

    王穆抬手示意他坐下,说道:“坐吧,外面的流言想必你也听说了。

    这其中原委,文长你跟他说说吧。”

    贾琼拱手道:“请二伯指教。”

    王渝道:“这件事据我了解,起因是嘉王在宴会上说你不懂礼数,傲慢无礼。

    之后才有流言四起,传到后来居然说你的诗文全是他人代笔,还把我们王府牵扯了进去。”

    贾琼听的一头雾水,他不明白为什么嘉王平白无故的要贬低他,他连这嘉王是哪颗葱都不知道。

    贾琼道:“小侄都不知这嘉王是何人,应该不曾得罪过他才对。”

    王渝道:“嘉亲王是当今圣上三皇子,是岚贵妃所出,今年刚刚二十五。

    他喜好结交文人,你可曾收到过一封随园七夕诗会的请帖?”

    贾琼略一回想就想起来了,“确实收到过,不过当日我已去青云观避暑去了,回来已经八月。

    我看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就未做理会。”

    王渝点头说道:“这就是了,这随园就是嘉王的别院。

    你没有赴他的诗会,也没有任何表示,他肯定觉得是你轻视他了。”

    贾琼顿感无语,这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我确实不知那随园主人是嘉王,不然定会登门致歉的。”

    “这怪不到你,只不过是这嘉王气量狭窄罢了。”王穆不在意的说道。

    “嘉王也是听信了身边小人的谗言。”

    王渝可不敢像他爹一样随意说皇子的坏话。

    王浑说道:“即是误会,琼哥儿去嘉王府上解释一下便是。”

    王老头瞪眼说道:“馊主意!此时去解释毫无益处。

    流言非但不会停止,还会越演越烈。”

    王渝附和道:“父亲说的是,嘉王估计也没想到,事情会闹到这种地步。

    他现在就算肯为琼哥儿说话,也于事无补了。

    琼哥儿现在去嘉王府赔罪,反倒会让人说他前倨后恭,趋炎附势。”

    王浑急道:“这却如何是好,再让这流言传播下去,琼哥儿的名声可就要毁了。”

    王渝道:“清者自清,这流言本就毫无根据,不过是那些心胸狭隘之人见不得琼哥儿出风头罢了,又有几个人会信。

    你大可不必理会,只要用心学业,他日金榜题名之时,流言不攻自破。”

    王渝说的是最稳妥的办法,这波流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诬陷。

    贾琼如果不做理会,不久就会平息。

    王老头专门叫他过来,就是想让他平心静气,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扰,专心读书。

    不过这些流言多少都会有损贾琼的声誉。

    癞蛤蟆趴脚面子,不咬人膈应人。

    就这么忍了实在不是贾琼的性格。

    他沉吟了片刻说道:“二伯父此诚金玉良言,不过小侄被人平白污蔑,犹如胸中块垒,不吐不快。”

    王渝皱眉问:“那你想怎么做?”

    贾琼昂首说道:“既然他们说我的诗是抄来的,那我就抄到他们哑口无言就是了。”

    他心里暗想:老子的诗是抄的没错,但又没抄你家的,怎么能让你们这么污蔑!

    这正好是个提高名望的好机会,老子随便抄几首千古名篇,就能让你们通通闭嘴。

    这样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人质疑他的文采了。

    王浑听了贾琼的话,激动的拍腿说道:“好,有志气!

    琼哥儿你再写首诗,我给你登在报上。

    看那些信口雌黄之人,还有什么话说。”

    王渝不满的说道:“三弟,琼哥儿年纪尚小倒也罢了,你怎么也如此糊涂。

    那些人存心污蔑,琼哥儿就是再写十首好诗又有什么用。

    他们一样可以说是别人代笔,这样做只会让他们嚷嚷的更起劲。

    不用理会他们,过一段时间他们自然就消停了。”

    王浑面上一窒,悻悻说道:“二哥教训的是,是我想简单了。

    琼哥儿,还是算了吧,咱们无需跟那些小人纠缠。”

    贾琼自信的说道:“伯父无需担心,既然他们说我不敢参加诗会,那我就去参加好了。

    我现场作诗,他们总不能说我找人捉刀了吧。”

    这时半天没开口的王穆生气的说:“简直荒唐,难道你随时随地都能写出好诗来?

    万一要是做不出,岂不是要坐实你无德无才的流言。”

    贾琼却笑着说:“我腹中藏诗千首,自然不惧。”

    王老头训斥道:“黄口小儿,怎敢口出狂言!

    你现在就给我作一首诗来,若作的不好,今日定要好好罚你!”

    贾琼自信道:“那就请您出题吧。”

    王穆见他还是这么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气的吹胡子瞪眼。

    他哼了一声说道:“嘉王请你参加的是七夕诗会,那就作首七夕的诗词。”

    他心里想着,只要这小子做的诗不是极好,他就要好好教训他一顿,好磨磨他的傲气。

    却听贾琼自信的说道:“这简单,您听好了。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