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玉京

第二百零六章 坑死人不偿命

    随后几天,贾琼命令共济会优先兑换青龙坊的土地。

    同时让冯紫英和柳湘莲,全力攻克那一部分依然不愿意出手的房主,不惜动用高价。

    青龙坊三千多亩土地,实际上已经有超过两千亩被共济会收了,还剩下一千多亩。

    在共济会的全力运作下,又用了不到十天时间,终于全部收购下来。

    最后的那一批钉子户,加起来大概有两百多亩地,共济会出了一千两一亩的高价才算拿下。

    第二天午朝,隆庆帝便下旨,命令共济司解除三个坊市的过户限制,允许所有房产自由交易。

    这一下可不得了,青龙坊已经被共济会全收完了,这个大家都知道。

    所以无数豪商权贵挥舞着金银,冲进剩下的两个坊市开始抢购房产。

    不过这两个坊市的房主也不傻,原本他们能换双泉镇等面积的住宅。

    一亩地怎么也能换三四百两银子,他们都没有换,就是打定主意要大赚一笔的。

    再加上青龙坊最后二百亩地,都是一千两一亩卖出去的,这个消息已经传了出来。

    虽然这两个坊没有青龙坊位置好,但是没有个七八百两银子也没人愿意卖。

    不过即使是七八百两银子,算起来还是有好几倍的利润空间。

    所以依然挡不住商人们的热情,大量的房产迅速完成交易过户。

    豪商们陷入狂欢,却没人察觉到,这两个坊市中出售的房产有些太多了。

    其实共济会已经暗中收购了这两个坊市一多半的土地,这两个坊市加起来也没有两千亩地可以卖了。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仅仅几天时间,便有超过六千亩地完成了过户交易。

    原因自然是因为贾琼又将这两个坊市收上来的土地,以市场价又悄悄卖掉了。

    单单这一项,共济会便获得了超过三百万两的纯利润。

    那些参与收购的,基本上都是各地的大商人,他们一般在京城都有产业。

    像做票号起家的晋商,扬州的盐商,闽粤的海商,还有一些大地主和想占便宜的权贵。

    他们可是大楚最有钱的一群人,甚至他们之中有一部分,都有单独拿下这两个坊市全部土地的实力。

    这么一群大胃王扑上来抢夺一块小蛋糕,大家谁都吃不饱,自然察觉不到什么异常。

    不过没过两天,共济会召开的第一次股东分红大会,就让这些人郁闷了。

    这一次的股东分红大会,基本就是贾琼的报告会。

    隆庆帝和众位股东坐在演讲台下面,聚精会神的听着贾琼画大饼。

    “共济会前一阶段的工作是卓有成效,这是全体共济司同仁和共济会的管事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当然也仰赖各位股东的大力支持。

    近三个月,各工地已经雇用民工二十二万余人,养活灾民超过五十万人。

    因为人力充足,双泉镇整体工程已经进入尾声,预计将在十一月初全部完工。

    双泉镇工程是咱们商会的第一个大工程,基本达到了预期设想。

    商会的下一个大工程,是青龙坊整体改造工程。

    大家请看舆图,青龙坊位于长安城东南区域,南接曲江池,北连大雁塔,有多股泉水汇集成溪,连接曲江池,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青龙坊之所以会成为贫民窟,是因为这里地势太过低洼。稍微下一点雨这里就会积水,一有大雨,这里就会被淹。

    除了贫苦百姓,没有人愿意住在这种地方。

    如今我们已经将青龙坊的土地全部收购完毕,我计划将这里的所有房子都推倒。

    然后从城外运土,将青龙坊整体垫高一丈,使它的地势最少与周围持平。

    另外修筑大量地下水渠进行排水,这样以后就不会再有积水问题了。

    青龙坊总面积三千五百亩,除去道路绿化,还有三千亩可以建造宅院。

    我给青龙坊的定位,是长安城的顶级豪宅区。

    这里会有最宽敞的道路,最好的景观,和最完善的管理措施。

    青龙坊计划修建占地十亩的大宅一百座,初步定价五万两银子一座。

    占地二十亩的华宅五十座,初步定价十五万两银子一座。

    占地三十亩的豪宅二十座,初步定价三十万两银子一座。

    还剩四百亩地,可以接受私人订制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建造五十亩以上的宅院,初步定价六十万两银子一座。

    我们将邀请全大楚最顶级的园林设计大师,根据每一座宅院的位置进行单独设计,让每一座宅院都是独一无二的。”

    贾琼说完,环视一周问道:“诸位股东,可有异议?”

    隆庆帝听完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发现所有宅子都卖掉,能卖两千三百万两银子,心情立刻就激动起来。

    他高兴的说道:“贾会长,建这些宅子成本要多少钱?”

    “回皇上,收购青龙坊所有土地,总计花费二十五万两银子。

    另外还有一千一百三十套双泉镇标准民居,合计成本不到三十五万两。

    建造宅院的建材和绿植成本,初步估算需要二百四十万两银子。

    人工成本预计需要二十万两银子,总计总成本应该不会超过三百万两。”

    听到成本这么低,在座的股东们全都高兴坏了,这些人可都入了股的,共济会赚钱就是他们自己赚钱。

    众人欢喜的讨论了半天,文华殿大学士罗瑾笑眯眯的问道:“贾会长,不知道大安坊和常乐坊,您计划在什么时候开始改造。”

    贾琼看了他一眼,淡淡地笑道:“共济会并无对大安坊和常乐坊的改造计划。”

    罗瑾闻言一愣,许多股东也都感到有些懵。

    罗瑾惊讶的问道:“贾会长,共济会不是也收购了好些这两个坊市的宅子吗?”

    贾琼无奈的摇头说道:“青龙坊位置优越,景色优美,还有众多泉眼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可以建造大宅。

    那两个坊位置又不好,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势,在这两个坊建大宅,我卖给谁去啊?”

    礼部右侍郎何重道投了重金,收购了不少两个坊市的房产。

    他听到这里可坐不住了,质问道:“贾会长,你既然不打算改造这两个坊市,为什么要收购这里的房子?这岂不是白白浪费商号的资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