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北宋

第二十八章:拨乱反正!

    “不过……既然在其位,那么就得谋其政。

    这谏议大夫都当了,不搞点事情也对不起咱穿越过来啊!”示意阿碧退下,陈惜缘摸了摸下巴喃喃自语道。

    事实上他一开始是没准备当什么官的,要不然就是想咸鱼要不然就是想修仙。

    没成想……终究还是天意弄人,他还是当了官,而且一来就当得不小。

    毫无疑问,他的待遇足以让绝大部分历史文主角羡慕到浑身麻痹。

    谁家穿越者一上来就是从四平谏议大夫啊?而且还是直接封了伯,在可比当官还要来得困难得多。

    可是陈惜缘来得就是这么轻松,甚至完全不是他自己想当,对陈惜缘来说,当这个谏议大夫纯纯是赶鸭子上架。

    但是话说回来,既然是当了这个谏议大夫,那么陈惜缘认为自己身为大宋的一员,确实也应该为匡扶大宋而出一份力。

    元符元年八月六日,陈惜缘第一天踏上紫宸殿。

    对于陈惜缘这位空降的从四品谏议大夫,朝堂上众人都有些好奇。

    第一天早朝,陈惜缘只是默默地观察朝堂上的众人,没多说什么。

    回到府邸,陈惜缘还是不禁叹了口气。

    “果然……大宋的腐败确实比其他朝代来得快。

    虽然说历史上我那位便宜大舅哥所要办的事情,基本都推行了下去,但是其中又费了多少的功夫?”陈惜缘暗暗感叹,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这么说好。

    根据他观察,一个小小的朝堂之上,也不过区区一百多位官员。

    但是其中心思各异的官员就占了绝大部分,只有不到两手之数的官员是忠心与大宋的。

    也就是说……大宋忠臣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而这其中,七个是武官,只有两个是文官。

    大宋的病,比陈惜缘想象中还要深得多,尤其是文官,已经是病入膏肓,几乎没救了。

    “除非……掌控绝对的兵力,再造一个文官体系。”陈惜缘眼神之中一抹精光一闪而逝。

    毫无疑问,大宋之祸不再其他,全在那所谓的国家之本,一个奇奇怪怪的文官制度。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文官的权利过大而导致的。

    大宋出不了武将吗?北宋让人有印象的确实不多。

    但是南宋却是涌现出了一批节出的军事家,如精忠报国都岳武穆岳飞,打出了撼山者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号。

    有辛幼安,八百飞虎军能打五千人,战绩彪悍。

    除此之外,陆游、文天祥、朱熹等人同样如此。

    还有一个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亦武亦文的儒将,每一个人都写出了千古的篇章。

    可为什么这些人仍然出不了头?按理来说他们和那些文官也并不冲突才对。

    可事实上,南宋就是培养了一批善于卖国的奸佞,这就让人很无语。

    大宋就是这样一个奇葩的时代,好的坏的都有。

    正所谓东汉孤儿院,南宋幼儿园,事实也不过如此。

    “既然如此,那就再造一个新的文官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忠于大宋,又有能力得文官。

    至于武将,也可以同时进行培养!

    这就是……帝王权术!”陈惜缘眼神坚定,随后又微微一楞。

    “平衡……”陈惜缘陷入沉思,好像还真是……平衡可不仅仅只是物理上的存在,事实上平衡还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

    灵光一闪之中,陈惜缘若有所思,却又终究没能顿悟。

    “有点遗憾,但是……对我的提升也不小。”陈惜缘微微叹了口气,但是嘴角也是不禁勾勒出一抹笑意。

    领悟更深层次的平衡真意对陈惜缘来说,似乎也变得没那么困难了。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先整顿内务,想办法拿下兵权。

    这样一来,到时候要对付文官就轻松很多。”陈惜缘喃喃自语着。

    凡间行事,自然也是有凡间的规矩。

    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没有所谓的规矩可言。

    规矩,只是强者对于弱者定下的管理方法。

    那么什么是强者?什么又是弱者?

    陈惜缘说,哪怕大宋朝廷再怎么弱小,但是大宋的龙运就是强者。

    哪怕一位合道境界的修士或者大妖再怎么强大,在一个人间王朝的气运面前,也一样是弱者。

    王朝龙运,几乎是可以等同于地仙,却又和地仙有本质上的区别。

    相较于地仙的自由,王朝的龙运肯定是有一大堆的规矩的。

    但是就影响范围来说,地仙也是拍马不及王朝龙运。

    不过两者的力量层次倒是相差无几,即便是地仙也不敢在王朝龙运的影响范围内过于放肆。

    所以说,王朝龙运的规矩就是规矩,即便是陈惜缘也得按照来办事。

    首先就是,凡间的事情以凡间的方式做,你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计谋,但是最好是别使用什么特殊的能力。

    这样一来,似乎修行者在凡间也没什么太大的优势。

    不过……说到底修行者终究不是凡人,和凡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只要不是什么强行洗脑之类的,应该也没问题吧?”陈惜缘摸着下巴,微微一笑道。

    很快,不过两天的时间,陈惜缘就轻易搞定了开封府范围内的所有军备。

    没办法……毕竟没有人能够拒绝长生带来的诱惑。

    毕竟只是让一个人的寿命增加一点儿,对于陈惜缘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许军团长,以后的京师的重任就交给你了,你放心,只要你好好干,我是不会亏待你的。”陈惜缘拍了拍一位一米九肌肉大汉的肩膀,画饼道。

    “嘿嘿!陈大夫放心,京师交给我妥妥的!”那大汉拍了拍胸膛,坚定的说道。

    其实他也并不是单纯为了什么长生,陈惜缘对于武将的礼遇才是他感觉让人感动的。

    有宋一朝以来,历经六帝百余年光阴,武将就从来没有受到过朝廷如此礼遇过。

    武官虽然都是性格坦率,为人真诚。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看不出来什么人对他们好,什么人对他们坏。

    渴望长生固然是一方面,但是陈惜缘的礼遇才是这位从二品武官愿意为之付出的根本原因。

    嗯……当然,与之相关的肯定是提升武将的地位,但是这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

    他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憨厚,他也很清楚。

    如果文官集团倒塌,那么对他们武官集团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好!”陈惜缘并不是不知道他们也有小心思,但是这对陈惜缘来说都无所谓。

    他!将以绝对的手段将大宋这个王朝拨乱反正,再造乾坤。

    他要的并不是扶持武官然后打压文官,他要得是平衡,一种能够稳定发展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