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北宋

第三十九章:镇压

    转眼又是十来天过去,九月初九,又一年重阳。

    此刻朝霞初撒大地,又带了新一天的希望。

    重阳佳节,这人间总是有些热闹的。

    达官显贵早早拜祭先祖,登高向寺庙祈福,后设宴邀友。

    文人墨客则争相出游,或举办诗会等等。

    而普通人自然也有普通人的过法,焚烧些纸钱,也是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有些人还没有起床,而有些人已经开始了劳作。

    陈府之中,小院内,早已经摆脱了睡眠的陈惜缘此刻正躺在椅子上,看着初升的夕阳。

    “夕阳好啊!”陈惜缘一旁,一道声音忽然感慨道。

    陈惜缘回过头去,只见赵煦不知何时悄然出现。

    陈惜缘并不惊讶,只是微微一笑。

    “好在哪里?”陈惜缘回过头为赵煦倒了一杯菊花茶,示意赵煦坐下。

    赵煦见此,也是不禁无奈的苦笑了一下。

    自己皇帝的身份对于其他人来说高不可攀,随便一句话就可以主宰无数人生死。

    因此,所有人对于自己的态度都是小心翼翼的。

    哪怕是母妃,出于对礼制的考虑也总是有些谨慎的。

    可是对于他这个未来妹夫来说,却并不存在这些问题。

    事实上,他们的身份也确实是相等的。

    “好在哪里……”赵煦坐下来,同样看着朝阳,似乎陷入了沉思一般。

    “好在……这夕阳就像是接下来的大宋一样,充满了活力以及希望。”想了想之后,赵煦喝了一口菊花茶,笑着开口说道。

    陈惜缘只是不可置否的笑了笑,喝了一口茶水,却并没有回答。

    “也许吧……”两人无言看着朝阳沉默良久。

    一直到陈惜缘喝完茶水,才幽幽开口道。

    以他的能力,只能说有把握把大宋拉回正轨。

    可未来的事情……谁又能够说得清楚呢?

    他总是不会呆在这里太久的,一个大宋太小,一个世界同样不大。

    他的目标甚至不是所谓的星辰大海,而是无垠的洪荒诸天。

    “时间会给出答案,活在当下吧!努力过了,也就不会有遗憾了。”陈惜缘站起来,颇为慵懒的伸了一个懒腰。

    “也是。”赵煦也是附和着苦笑道。

    事实上,目前的他对于陈惜缘的行动仍然有些顾虑。

    只是考虑到,自己反对似乎也没什么用。

    所以说……他还是选择不去影响陈惜缘的行动,以免两边都不讨好。

    “差不多,也是时候可以收尾了。”陈惜缘喃喃自语,似乎是在对自己说,也像是在对赵煦或者其他什么人说一样。

    赵煦一楞,微微张了张嘴,而后什么也没说。

    他眼神有些复杂,虽然他乃是帝王,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情绪和感情。

    他很清楚,这一次必然是人头滚滚,这让他有些于心不忍。

    到底是为大宋付出过的人,哪怕现在已经腐朽到了……但是他是有些念旧情的。

    可是他又清楚,如果没了那些人的话,恐怕大宋又将是另外一个新的局面。

    每每想到这里,他便总是又有些期盼。

    所以说,现在的他心里是矛盾的。

    不过行动上,她到底还是选择了支持陈惜缘。

    或者……他的内心其实也早已经有了偏向?

    九月初十,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掀起了。

    仅一天,便有十多位朝廷三品以上的文官因为选择坚决抵抗,拒不配合,在有恃无恐的情况下被抄家灭族。

    至于三品以下,仅汴京一地便有三百余位。

    共计查出白银六百余万两,黄金三十余万两,其余古董字画、田产地契约过千万两。

    一时间,人头滚滚,官员们人人自危。

    其中,文官们最高太师、太傅为首,联名请奏赵煦,请求赵煦做主。

    他们很清楚,这些官兵之后是什么人,现在也就只有赵煦心软才能够保真他们的命。

    由不得他们不怕,截止到目前,正一品大员就已经死去了两个。

    分别是太子少师苏颂,户部尚书曾布。

    他们有理由相信,那位驸马肯定是疯了。

    这个时候,怕是也只有赵煦能救他们。

    皇宫之中,陈惜缘和赵煦对坐着。

    赵煦看着眼前联名上奏的奏章苦笑,而陈惜缘则是没什么表情。

    他打定主意,肯定是要把自己的行为推行下去的。

    赵煦自然也很清楚陈惜缘的想法,所以说他没有说话,实在没有去细看,那毫无意义。

    “惜缘,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少一些杀戮吧。”赵煦有些憋屈的喝了一口米酒。

    他并不怨陈惜缘,当然……他很清楚,就算说怨恨,肯定也毫无意义。

    他并没有觉得,陈惜缘的行为就触摸犯了他什么权威。

    他也并不是什么圣母,就见不得人死。

    严格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明君手里的人命,基本上都要比绝大部分暴君多。

    暴君无非就是耗时耗力的铺张浪费,奢靡无度。

    真要说杀了什么人……怕是真的很难让人说出来。

    可是明君不一样,他们的旨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为了所谓的大部分人,一小部分人肯定是没办法活的。

    可这所谓的一小部分……就真的只是一小部分吗?

    对于赵煦来说,动则抄家灭族只是平常。

    他为什么会有顾忌?说到底还是封建思想的禁锢,还有眼界的局限性。

    在他看来,没有了文官集团的存在,可能大宋比有文官集团还要混乱。

    国家是需要文官去制理的,而不可能永远靠着武力去镇压。

    当然,他也并不是没有听进去陈惜缘的话。

    可是在他看来,陈惜缘的想法或许有些过去理想化。

    不是说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万一呢?

    他并不不希望超过,但是凡事都有一个万一不是?

    他到底是大宋这一条大船的船长,他需要为整条船考虑。

    他需要考虑,万一陈惜缘真的失败了,并没有按照理想的方式达到目的。

    人都杀了,可结果并没有培养出一个稳定的体系去整理大宋的疆土。

    那时候,大宋又将何去何从呢?

    而这……也是赵煦一直顾虑和思考的东西。

    不过他很清楚,他并不能阻止陈惜缘的想法。

    因此,他也只能让陈惜缘尽量多保留一部分。

    “皇兄此言差矣,其实如果他们老实听话,我肯定也不会选择杀了他们。

    可惜……”陈惜缘无奈,他也不想杀那么多人。

    虽然他是在做一件对大宋绝大部分人来说功德无量的事情,可事实上,其实他也不想沾染那么多因果不是?

    可那些人似乎并不想老老实实的给自己一个活下来的机会。

    也不是说没有人老实,关键是不老实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他能怎么办?又不能使用法力强行洗脑,只能选择这种强行镇压的方式。

    “这……”赵煦哑然,一时间有些不知道应该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