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万妖之祖

308 西极斗谢王

    那西极山上接天穹,又高又险,全山回环四万三千九百余里,上面大小国家城邦部落无数,皆信奉西极教。

    此教已经有五千多年历史,修行手段非佛非道,另立教宗,精擅咒敕禁劾之术,利害非常。

    尤其教中六位长老,全都已经修成不死之身,得以超劫长生,实力乃西海地域最强,任谁往来都不敢从山上飞跃,俱要绕行。

    他们跟西海磨球岛离朱宫少阳神君是冤家对头,那少阳神君专擅火系道法,旁门之中将火法练到极致,被他们数次围攻,亏得宇宙六怪之一的苍虚老人跟少阳神君是好友至交,屡次相助解围,可少阳神君要联合苍虚老人灭了西极教也做不到,双方纷争已达几百年之久。

    西极山距离中土十分遥远,他们原本少来中土,直到宋元时期才渐渐来中土,等到了当年尚和阳、绿袍老祖、毒龙尊者等西行投靠,言说中土风土风貌,得天独厚,西极教六位长老静极思动,专门派了弟子过来传教。

    西极教徒最初为了传教方便,是做僧人打扮,在更早的时候,也有佛教高僧过去传过法,因此他们对佛家教义也很熟悉,也更易被中土百姓接受,近些年渐渐成了势,开始恢复本来面目。

    他们的教袍皆是前短后长的白衣,毛发皆有自来卷,相互纠结,仿佛披了一头长短不等的白麻绳,头顶上一大圈却要剃秃,人为搞出一个“地中海”来,两条浓眉,双眼蓝光,与中土人物迥然不同。

    前年,大长老总多拿派了五弟子基凡都率领十一位同门师弟来中土传教,在江浙福广一带显露神迹,吸纳好些教众,也稳固了原来的教徒。

    基凡都摸清楚当地情况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谢王爷”打成蛊惑人心的恶魔,要求信徒拆除所有的谢王庙。

    按照西极教的教义,信徒只能信他们的神为真神,其余的都是妖魔鬼怪。

    “谢王爷”信仰在江浙闽一带盛行,每年到谢王爷诞辰之日,还有盛大的庙会活动。

    经过多年发展,谢王爷谢山和他的两个女儿谢璎、谢琳的故事又发展出来许多,几乎每年都能出一部新书,谢王爷大闹地府救父母,谢王爷大闹天宫救女儿,谢王爷三生三世渡爱妻,谢王爷大闹龙宫救爱妾

    又发展出了,谢王爷儿子们的故事,谢大太子在天庭为官,谢二太子在地府当判官,谢三太子在我佛如来座前做罗汉总共九个儿子。

    后来又有说谢王爷原本是仙都山鼎湖峰中的龙王,因触怒了天条,被天兵天将追杀,被无奈逃去了东海这是鼎湖峰附近的人,把他们看到的黑龙大王跟谢王爷给联系到一起了。

    谢璎和谢琳的故事也很精彩,两人都有了夫婿,谢璎的丈夫是天神下界,为了她触犯了天条,被贬入畜生道,成了一条赤蛇精

    谢琳的丈夫是杭州城内的一个书生,书生进京赶考,半路上夜宿荒山古寺,遇到了女鬼和妖精,被谢琳所救。

    这两个故事一看就不是一个作者编的。

    不止有今生,还有前世,说谢璎前世是唐朝的某个王妃,谢琳前世是宋朝武将的妻子,还上阵帮着丈夫枪挑北国十二员番将。

    反正就是越编越离谱,如今的谢王庙里,除了谢山和仙都二女,还有他的九个儿子,龙生九子嘛,跟另外一个故事就对上了。除了谢家人,有时候还会加上谢王奶奶以及仙都二女的七个丈夫。

    传播越广,故事越离奇,老百姓印象越深,觉得越灵,还有人编写谢王感应篇、谢王劝善歌、谢王救苦经这种宗教类书籍,甚至还有专门的神职人员,专门扶乩请神附体,就请谢山上身的。

    谢山父女被这事弄得苦不堪言,他们也做过努力,要将庙拆掉,可信仰已经铺开,拆了信徒们还会再建。

    他还施法给人托梦,告诉别人,说谢山是个邪魔,不要再拜他。信徒们却骂他是个邪魔,坚信谢王爷是好的,第二天就去庙里上香,请求谢王爷把骚扰他的恶鬼赶走。

    谢山没有办法,他那汉朝时候的师兄,佛门中的绝顶高僧天蒙禅师终于忍不住现身与他相见,告诉他:“善业恶业都是业,真学佛人,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勇猛精进,恶缘也能凭借佛法智慧转为增上缘,岂不知烦恼即是菩提?

    你何不就此发下大宏愿,学观世音菩萨那般寻声救苦,得渡万千百姓?如阿弥陀佛等诸佛,未成道时皆曾发愿度脱世人,事后在果地上成就佛国,此功德不可思议。”

    他告诉谢山,信众越多,你成佛之后佛光越强,阿弥陀佛之所以被称为无量光,就是跟他有缘的信徒太多太多,他当年未成佛之前发宏愿所覆盖的信徒也太多太多,最后才能成就殊胜无比的极乐世界。

    事到如今,谢山也只能这样了,就跟着天蒙禅师在佛前剃度,做了和尚,法号寒月。

    他也在佛前发愿,要普度一切有缘众生,皆令其离苦得乐。

    愿是发出去了,事却要一桩桩一件件地做。

    他本来跟这些信众没有什么缘分,之所以有了缘分,全靠交泰老祖从中撮合。

    他跟天蒙禅师是汉朝时候就做和尚的,是华夏地区最早的一批僧人,由于根性资粮等不够,后来堕劫,接连转世,这一生才成为谢山,做了道门散仙。似阿弥陀佛或者地藏菩萨那样发下大宏愿,需要有极大智慧和勇气的,大智、大悲、大行、大愿,全都要具足才行,不然就会生出烦恼。

    就好像某人发誓要做个好人,每天给乞丐十块钱,刚开始几天可能还很满足,后面逐渐肉疼,然后就会生出后悔、嗔恨等种种烦恼心。

    谢山一味清净,不喜欢喧嚣繁闹,属于佛法中的“着清净相”,认为清净是清净,这也是种着相,贪着住在清净之中,亦是一种贪心。

    一旦不清净了,他就会闹心,就会心生烦恼

    因此这些年修行也不得力,渡化信徒,教信徒们学佛,信徒们都是奔着好处来的,有好处就学,拿完好处就跑,每每烧香时候都祝祷,让谢王爷帮他们做成某某事,或者生意兴旺,或者科考高中,或者没媳妇的给个媳妇,或是没孩子的赐个孩子,成功之后,一定多加香火钱。

    谢王辛苦奔走,搞了好些年,最后一个开悟转入佛道的都没有,只能无奈地叹息:“南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起心动念无不是罪!”

    谢璎谢琳信徒比他少,功力比他差,受到的影响比他差,但随着功力逐渐加深,也开始受到更多的影响,有好几次走火入魔,多亏叶缤发现及时,将她们给救了回来。

    谢山无奈,只能让她们也提前修佛,带着她们一起普度众生。

    然而,谢璎和谢琳不剃度,不做比丘尼,没有戒体,要行菩萨道,形如白衣说法,在家人做着出家事。

    佛法僧三宝,佛宝、法宝、僧宝,各有各的意义。

    她们如果自修自学,不管怎么样都可以,但是发下宏愿,在人前讲法,还不剃度就不行了,非但没有得利,反而生出许多烦恼,尤其是谢琳,根性较姐姐差了不少,很快就要不管不顾,把那些巧言狡辩,曲解佛法的愚夫愚妇宰了了账!

    谢山只好也给她们剃度,双双做了小比丘尼,也在佛前发了宏愿,这才稍稍安生下来。

    西极教的大法师基凡都觉得要在中土开山立柜,首先要灭掉的就是谢王信仰,于是下令信徒去拆谢王庙,双方发生过好几次大规模的械斗,先在广东多地拆了两百多座谢王庙,再往北却推进不动,谢王信徒也很生猛,成百上千地护庙。

    基凡都又走官府的路子,让官府配合把谢王打成恶魔,又用衙役帮着拆庙,目前还在福建相互攻防。

    他本来没想去招惹时飞阳,是他的官员信徒们都劝他进京去见皇帝,如果能够做了国师,就直接取缔谢王信仰,甚至直接取缔佛教,整个大明全部信仰西极神,成为国教,到时候这边的刁民不敢跟朝廷作对,所有谢王庙一夕可除。

    基凡都被他们画的大饼给说得十分动心,就跑去京城见皇帝,却吃了一鼻子灰

    他在京城住了三个多月,最终也没能见到皇帝,只好重新回到南方,继续传教。

    时飞阳一直在仙市之中处理仙凡两道的事,等知道自己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时候,基凡都已经回到了南方。

    人虽然走了,时飞阳却不打算放过对方。

    这样明目张胆地对付自己,可不能轻松饶过,不然对方必定愈加得寸进尺。

    西极教有六个不死之身,如果他们齐来中土,自己还要忌惮三分,不过是几个徒弟,杀之如杀猪狗!

    时飞阳静心推算一番,却发现他们早已经跟谢山父女斗上了,这就有点意思了。

    两边都不是什么好好货,斗得越凶越好,可自己也不能就这样坐山观虎斗,得自己掌握其中的主动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