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未来死路一条

第112章 客商

    找附近的人问了一下路,钱肖威他们很快就找到建得热火朝天的江家村竹子厂。

    “确定是这里?”

    钱肖威愣愣地看着地基都没起好的竹子厂,十分怀疑自己两人是不是上当受骗了。

    这里唯一能和工厂扯上关系的,就是山坡下那座临时搭建的铁皮车间。

    只不过那铁皮车间实在太简陋了,纯粹就是在钢骨结构上披了一层彩钢瓦,然后简陋地拉了几根粗壮的线缆进去。

    甚至钱肖威还在车间旁边看到了自由漫步的鸭子和老母鸡。

    说这里是乡村养殖场,他反而更相信一些。

    “来都来了,进去问问就知道了!”老友提议道。

    二人随即向厂子里走去。

    只不过他们刚走了没两步,就被人叫住:

    “哎,哎,那两个没戴安全帽的,你们找谁?”

    出声喊住钱肖威二人的不是旁人,正是在工地监工的江大年。

    他见钱肖威二人夹着皮包,行迹鬼鬼祟祟的,便特意多留意了几眼。此刻见对方一头闯进来,他毫不客气地拦住对方。

    “我们是从南台赶来的商人,听说这个地方有碳纤维出售,特意赶来打听消息,不知道这位老哥贵姓,知不知道这附近哪里有卖碳纤维的?”

    钱肖威打量了一眼江大年,见对方五十岁出头,虽然衣着普通,但样貌算得上端正,和周围普通的民工有很大的区别,当即礼貌询问。

    江大年一听是买碳纤维的客商,语气瞬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变,笑嘻嘻地说:

    “原来是客商,你们要买碳纤维,那找我算是找对人了!”

    说着,就将二人带向临时车间。

    推开车间的大门,一卷卷碳纤维长丝像杂货一般,被随意丢弃在黄土地上。

    钱肖威看着满仓库的碳纤维,不由一呆。

    他怎么也没想到,市场上高大上的碳纤维长丝,在这里跟不要钱一样随处都是。

    “你看上哪个,随便挑!我们这个多的是,旁边就是县道,发货也很方便。”

    江大年大手一挥,豪爽地说。

    “这都是你们生产的?用的什么工艺,为什么会在大山里有这样一座工厂?”

    钱肖威被震撼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的,连忙追问。

    “这个…都是商业秘密!”

    江大年打个哈哈,没有回答钱肖威。

    他虽然是农民出身,但也并非什么都不懂的傻子。

    从钱肖威这副表情,他立刻意识到,儿子让自己产的这玩意儿肯定不是大路货色。

    “是我太激动了,不好意思!”

    钱肖威连忙道歉,然后对江大年道:“老兄,如果方便的话,能够给我点样品,我寄回去让手底下的人测试一下。”

    “没问题。”江大年随手递过来一把剪刀给钱肖威,“要多少你自己剪!”

    钱肖威是头一次见到过这么大方的厂家。

    之前他问那些碳纤厂子要样品,都是抠抠搜搜地给两三米。

    于是,他也没客气,直接剪了20米长的碳纤长丝,然后拿到江家村的快递点,把样品寄回南台市。

    做完这些后,钱肖威和老友二人在江家村找了一家新开的旅馆暂住下来。

    第三天一早,钱肖威接到厂里打来的电话。

    “常总,测试结果出来,您寄回来的那些碳纤维长丝,等级在T700以上。”

    T700?

    钱肖威一下子愣住了。

    为了转型做碳纤维鱼竿,他可是恶补了碳纤维方面的知识。

    碳纤维有一个强度指标,是按照拉伸强度来进行划分的等级。常见的有T300、T400、T700、T800、T1000。

    普通的民用碳纤维等级一般为T300,T700基本是民用最高等级了,T800及以上主要用于军工太空领域。

    他实在没想到,江家村这样一个偏僻的小乡村里能造出T700级别的碳纤维。

    “具体能达到什么等级?”

    钱肖威追问。

    “我们实验室的传感器量程太低了,都超量程了还没有将它拉断,所以只能判断它有T700级别。”

    技术人员苦笑一声道,随后又补充道:

    “我们打算送出去再测试一遍,根据我们的预估,这种碳纤维可能是T800级别的,达到军用或航天用的层次。得去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不用了!”

    钱肖威得知自家测试机器拉不断江家村的碳纤维后,就直接拒绝技术员的提议。

    他买碳纤维是用来造鱼竿,就算它达到军用级别也只能用来造鱼竿,没必要浪费检测的钱。

    从技术员处得到碳纤维相关指标后,钱肖威叫醒还在熟睡的老友,二人一同前往江家村竹子厂找到江大年。

    “江老哥,你这碳纤维我要三吨,你看一下价格怎么定?”

    在江家村的这两天,钱肖威二人和江大年也混得熟络。因年龄接近,三人很快就称兄道弟起来。

    当听到钱肖威要购买的数量后,江大年愣了愣。

    三吨碳纤维至少有三十多卷,占库房里三分之一。江大年也没想到,对方居然一下子会要这么多。

    “看在钱老弟不惜从外地赶来的份上,我给你每公斤200元的优惠价。”

    江大年想了想,竖起了两根手指。

    自从前天钱肖威来了后,江大年也恶补了一番碳纤维领域相关的知识。虽然还是不懂这里面的门门道道,但他至少知道别人家的碳纤维到底卖多钱。

    他心想,市场上那些大公司做的碳纤维都卖400-500元每公斤,他这个乡村小企业产的东西,就卖低点每公斤200就好了。

    就算是这个价格,江大年心里都在这玩意儿是真的暴利。

    他们原料就是竹子,而大山里的竹子一根也才卖4块,经过这么一加工,居然翻了50倍。

    但江大年万万没想到,他刚报完价,钱肖威立即大喜道:

    “一言为定,我立刻给你转账,等这批货用完了后,后面你生产的有多少,我要多少!”

    江大年一愣,心道难道我报价低了?

    不过报价已经给出了,他也没有反悔的道理。

    更何况,把一根4块钱的竹子,经过一番加工后卖出200块一公斤,他已经觉得自己赚翻了。

    但他没想到的是,钱肖威那边在拿到200元每公斤的报价后,当即打电话给自己的助理,让对方赶紧去把肖威渔具厂名字给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