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只想当皇叔

第1章 拯救大明朝

    公元1633年,大明崇祯六年。

    暮春交于初夏,气温渐热,大明南直隶应天城外却是灾民聚集,城门许久不开,阻断灾民进城寻食。

    城外乱坟岗一日高过一日,入目遍地白骨皑皑。

    朱君法已经站在莫愁湖畔,眺望应天城三山门许久。

    城中权贵官宦,唯恐灾民大局入城,祸乱应天,从一开始便拒绝灾民入城,更是鲜少有官府出城赈济。

    这样的大明,合该亡国。

    可是自己却不能坐视大明就此亡国。

    一来,自己穿越过来,现如今的身份乃是大明宗室子弟,起于大明懿文太子一系。按照大明宗室辈分而论,他更是现如今坐在北京城那张龙椅上的朱由检的宗室皇叔。

    大明若是亡国,他这个宗室子弟,且不说会不会被鞑子给杀了,就连愈发猛烈的农民起义军也不可能放过他这个朱家子弟。

    二来,则是将他弄到大明来的那个系统,明明白白的告诉他,只要他能拯救大明,中兴大明,他就能回到现代,获得永生的寿命,掌握修仙之法,从此享受荣华富贵。

    反之,则与大明共忘矣。

    如果有人和朱君法说他是秦始皇,只要五百块钱就封他为大将军。朱君法定然是不信的,还会亲切的呼叫蜀黍们带着黄金手链过来。

    可是当系统将朱君法丢到大明,再告诉他,只要完成拯救大明朝的任务,就能回到现代成为永生的仙人,那他就不得不相信了。

    任务的终极奖励极其诱人。

    可是谁不知道在崇祯朝拯救大明是多么艰难的事情。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不做,就得被大明拖着一次完蛋。

    此中孰轻孰重,朱君法自然是分的清。

    朱君法转身走向远离城门外灾民营,搭在莫愁湖边的草棚。

    此时天色渐晚,应天城里道道炊烟升起,城外灾民营则是炊烟寥寥,而搭在这湖畔边的草棚,更是不见火光。

    “少爷回来了。”

    一名老仆抱着一只鼓鼓囊囊的行囊,从草棚里钻了出来,面带笑容的看向回来的朱君法。

    朱君法默默一笑。

    这是那一日奉国中尉府被灾民火烧之后,唯二护着自己逃出来的家中仆役之一。

    朱君法看了一眼抱着行囊的老管家朱厚福,又看向靠在草棚后窥探灾民营动向的家生子朱兴。

    “福叔,咱们还有几日的口粮?”

    自从那一夜奉国中尉府被毁,老管家朱厚福只能草草的收拾了一些行囊和干粮,这些日子都是他在看管着包裹。

    朱厚福脸上挤出笑容:“少爷放心,干粮还是够的,咱们再撑个三五日,城里的官老爷们总能争辩个结果出来,到时候咱们就有粮食吃了。”

    朱君法闻言,只是默默一笑。

    三五日的干粮,大概是这位一辈子待在奉国中尉府的老管家宽慰自己的话。

    至于说想着应天城里那帮国之蠹虫能争辩出结果,开城赈济城外灾民,倒不如指望哪一天关外的鞑子统统的一夜之间暴毙而亡来的更简单。

    朱君法默默的摇着头:“三五日的口粮,可是福叔你吃的最少,兴哥儿多吃些,我再吃的最多,如此省出来的?”

    被少爷当面点破,朱厚福立马跪了下来,满脸戚戚,声音也带着些哽咽:“是老奴不好,是老奴没有按照老爷在世时的叮嘱,照顾好少爷……”

    这边的动静,已经引来了家生子朱兴的注意。

    少年人抱着怀里那柄被碎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长刀,皱着眉头看向这边。

    朱君法微微一叹:“福叔伺候我家三代数十年,又何来过错?只是眼下,这应天城想来是不好进的,除非……”

    除非什么,朱君法没有说出口。

    若不是系统给自己的这个该死的身份,还有那个充满诱惑的奖励,自己早就带着眼前这两个家中仆役一路向南跑的远远的。

    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吗。

    只要自己到了南边,安定下来,总还是能凭着未来人的知识过上富足日子。

    但眼下这个可能却是没了。

    “刚在外头捡了些吃食,我不饿,福叔你和兴哥儿吃些,便歇息吧。”

    朱君法心中想着事,虽然眼下腹中空空如也,却没有什么食欲,丢下一句话后便将自己扔进了那草棚深处,斜靠着思考目前的破局点。

    按照系统的说法,自己是能和朱由检在一个特定空间碰面,并且能相互交换身体。

    这大概算是在拯救大明朝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下,给出的唯一一个金手指了。

    只是到目前为止,朱君法都没有见到什么动静。

    而要拯救大明朝,势必不能南下,不说北上,至少也要让自己留在这应天城。

    虽说自从永乐年,大明的政治中心就从应天城搬到了北京城里,但应天城还是成了南方的政治中心,掌握着江南诸道的军政要务。

    心中想着事,朱君法不经意便有了几分困意。

    睡梦中,他好似是看见了大明历代君王,并对这某几位破口大骂。

    到了睡梦深处,一座巍峨的皇城出现在了朱君法眼前。

    在无数宫殿之间,独有一座官兵众多,灯火通明的殿宇前,开着的窗户后,一道身着明黄的身影正伏案苦思。

    下一刻,那身影动了一下,转过头看向外面,似是迎上了朱君法的注视。

    ……

    北京城。

    皇城大内,乾清宫中。

    亦是深夜,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仍未入歇,而是坐在榻上,伏案审阅着这个已经江河日落的帝国每一日出现的新问题。

    帝国如今四境艰难,处处都在朝着他伸手要钱,可是自己连内帑都用上来,却依旧灭不了天下间此起彼伏的战火。

    而这时,外面似是有一道目光正在注视着自己。

    朱由检转头看出去,却什么都没有,只有那些宫殿的屋檐在黑暗之中,亦如百年前一般。

    朱由检没来由一股困意涌上心头,眼皮止不住的耷拉下来。

    他的视线渐渐模糊起来,身子也软软的靠在了软枕上。

    身子变得越来越沉,但朱由检眼前的视线却逐渐清晰了起来。

    一道年轻的身影,和那张充满戏谑笑意的脸颊,暴露在朱由检面前。